点云的无监督语义分割方法
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是点云分割的优秀且强大的解决方案,但语义分割能否在数据处理方面更简单、更快速?如今,我们专注于深度学习,但人工智能是以数据为中心的。生成这些数据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解决方案,我们能否尝试采用简单的无监督语义分割来有效地“预标记”点云?
目前已有一些成熟的方法可以基于颜色、强度、几何形状、拓扑关系以及混合方式对点云进行分割。因此,我们将在此回顾这些方法,并探索一种融合解决方案,以更快、更高效的方式解决“预标记”过程。
基于颜色
- 根据一系列颜色
- 从点云中提取定义的颜色
- 所谓的“半监督”——需要一些手动标记或颜色范围的先验知识
- 例如,可以使用 K 均值聚类根据颜色相似性对点进行分组,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分类或分割
基于几何
- 点的几何特性,坐标(X,Y,Z)
- 聚类算法,例如 K-means 或 DBSCAN
- 识别点云中的不同形状或结构
关于 DBSCAN 的更多信息
DBSCAN 工作原理示例
- 根据其密度
- 将密集的点视为属于同一簇
- 将点分类为核心点、边界点或噪声
- 核心点在指定距离(epsilon)内有足够数量的邻近点
- 边界点具有较少的相邻点,但在核心点的 epsilon 距离内
- 噪声点是不属于任何聚类的孤立点
- 通过将核心点连接到其相邻的核心点或边界点来扩展聚类
与基于几何的解决方案相比,基于颜色的分割的优点和局限性
对于样本 1 和样本 2,基于几何的分割以及基于颜色和几何的混合融合解决方案可以更好、更有效地从低密度和超小占地面积的 LiDAR 点云中分割出这些椅子。
样本1(原椅子数量:14)
仅基于几何:5/14(35.7%),混合:14/14(100%)
样本2(原椅子数量:20)
仅基于几何:8/20(40%),混合:18/20(90%)
混合解决方案可以对目标椅子实现约 90% 到 100% 的分割准确率。然而,由于基于颜色的分割,一些点可能会从点云中被预先过滤掉。这是因为基于颜色的方法可能无法覆盖椅子所有可能的颜色范围。
在拥有更宽的颜色范围和实现更有效的几何分割之间存在权衡。增加颜色范围可能会削弱几何分割,导致分割精度降低。
换句话说,如果颜色范围扩大到包含更多变化,几何分割的效果可能会降低,因为颜色相似但几何属性不同的点可能会被归为一类。另一方面,如果颜色范围较窄,几何分割会更加精确,因为它将更多地依赖于点的空间排列,而不是颜色信息。
基于拓扑
- 点云的拓扑特征
- 地面点和非地面点之间的区别
- 通过模拟或预定义的高度阈值分析点的高度信息,可以将地面点与非地面点分离
- 例如,通过布料流体模拟提取地面
- 在机载激光雷达点云中,高度检测是方法之一
有关布料模拟过滤器(CSF)的更多信息
用布料模拟滤波器(CSF)处理的机载LiDAR点云样本
- 旨在从点云中提取地面点
- 模拟布料覆盖在点云上的行为
- 模拟假设地面的行为类似于具有某些物理特性的布料
- 通过将顶点分配给点云中的地面点来定义布料的初始状态
- 对布料应用物理特性,例如弹性、重力和摩擦力
- 根据这些特性模拟布料的运动和变形。
- 在模拟过程中,布料顶点与点云中的周围点相互作用
- 不属于地面的点对布料施加力,导致其变形或脱落
- 布料逐渐贴近地面
- 提取已达到稳定状态的布料顶点,因为它们代表地面点。
基于几何的混合解
与基于几何的解决方案相比,基于拓扑的分割的优点
对于样本 3 和样本 4,混合拓扑和几何的分割比仅基于几何的方法更好。
样本 3 和 4(原椅子:19)
仅基于几何:11/19(57.8%),混合:19/19(100%)
基于布料模拟滤波器的特性,非地面点的去除会大大促进基于几何的分割。一旦我们将地面点和非地面点进行分类,点云特征形状的差异就会更大。
基于强度
- 根据反射率的性质 -> 传感器捕获的强度值
- 从点云中提取相似的强度值,并根据强度阈值或聚类方法分配类标签
- 根据反射特性区分不同的材料或物体
- 样本使用叶上和叶下分割
GeoSLAM 样本数据集,按强度提取的树枝,有叶(左)和无叶(右)点云
混合方法
- 结合不同的方法并将它们集成到一个工作流程中
点云无监督语义分割方法的建议方法和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