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I智能体】基于Coze 制作高质量PPT实战操作详解

目录

一、前言

二、基于AI制作PPT常用方案

2.1 传统PPT制作过程与AI制作PPT对比

2.1.1 传统方式制PPT遇到的问题

2.1.2 AI制作PPT介绍

2.2 基于AI大模型制作PPT方案说明

2.2.1 AI大模型生成PPT方案操作流程

2.3 基于AI智能体生成PPT方案介绍

2.3.1 AI智能体平台生成PPT过程

2.3.2 AI智能体平台生成PPT优势

三、使用Coze 制作PPT 详细过程

3.1 基于Coze制作PPT生成方式一

3.1.1 创建一个智能体

3.1.2 配置智能体角色技能配置

3.1.3 iSlide插件补充介绍

3.1.4 添加iSlide插件

3.1.5 增加变量

3.1.6 添加开场白

3.1.7 效果测试

3.2 基于工作流制作PPT生成方式二

3.2.1 创建工作流

3.2.2 配置开始节点

3.2.3 添加并配置插件节点

3.2.4 增加代码节点

2.2.5 增加插件节点

3.2.6 增加生成PPT插件节点

3.2.7 配置结束节点

3.2.8 试运行测试效果

3.2.9 发布工作流

3.2.10 调整提示词

3.2.11 效果测试

四、写在文末


一、前言

在当下各类AI大模型应用异常火爆的今天,AI智能体也随之诞生,借助AI智能体,上到企业、各类组织机构,下到个体使用者,均可借助AI智能体完成一些之前很难个人完成的事项。比如过往想做一个智能客服系统,你需要一个完整的团队,从设计到最终完成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今,有了各类AI智能体和智能体编排平台,即便普通用户,也可以很快的做出一个在线使用的智能体应用,本文以一个实际案例进行说明,详细分享如何借助Coze平台完成一个PPT的制作过程。

二、基于AI制作PPT常用方案

PPT的设计和制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以说需求非常频繁。对于很多初入职场,甚至在职场深耕多年的人来说,制作PTT仍然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做过PPT的同学应该知道,做一个好的PPT,很重要的2点,一是思考过程的PPT文字大纲的编写,第二就是PPT排版的效果呈现。大纲部分还有迹可循,PTT的视觉效果涉及到一个人对审美的认知,短期突破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是目前很多不擅长制作PPT的同学遇到的问题。

2.1 传统PPT制作过程与AI制作PPT对比

2.1.1 传统方式制PPT遇到的问题

使用传统的方式制作PPT,可能会遇到下面的问题

  • 手动设计:选择模板、调整版式、插入文本、图片等。

  • 内容整理:收集资料、撰写文案、调整逻辑结构。

  • 视觉优化:调整字体、颜色、动画等细节。

  • 反复修改:与团队沟通、调整内容,确保符合需求。

1)优势

✅ 个性化 & 创意度高:可以完全根据个人风格进行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 ✅ 精细化控制:每个细节都能手动调整,确保符合品牌或个人喜好。 ✅ 内容严谨:适合需要精准数据、严谨表达的 PPT,如学术报告、商业计划书等。 ✅ 支持复杂交互:可以制作复杂的动画、数据可视化等高级效果。

2)劣势

❌ 耗时较长: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内容整理、设计、调整。 ❌ 学习成本高:需要掌握 PPT 设计技巧,如排版、配色、动画等。 ❌ 缺乏灵活性:如果模板有限,可能会导致创意受限,需要大量修改。

2.1.2 AI制作PPT介绍

使用AI制作PPT,其完整过程如下:

  • 输入需求:提供主题、关键词、目标受众等信息。

  • AI 生成初稿:AI 自动生成 PPT 内容,包括文字、图表、配图等。

  • 自动优化:智能排版、调整字体、配色等,提高美观度。

  • 用户调整:可以在 AI 生成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个性化调整。

1)优势

✅ 效率高:AI 可以在几秒钟内生成一份 PPT,适合紧急任务。

✅ 智能优化:AI 具备良好的排版能力,自动优化布局、字体、颜色等。

✅ 内容辅助:AI 可自动生成摘要、市场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提高内容质量。

✅ 适合批量制作:可用于企业培训、报告、营销方案等高频使用场景。

2)劣势

❌ 个性化有限:虽然 AI 可以调整风格,但仍然无法完全满足个性化需求。

❌ 内容精准度不足: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够严谨,需要人工校对和调整。

❌ 创造力受限:相比人工制作,AI 可能更倾向于常规设计,难以展现独特创意。

❌ 交互性较弱:目前 AI 生成的 PPT 主要是静态页面,复杂动画仍需手动设计。

2.2 基于AI大模型制作PPT方案说明

2.2.1 AI大模型生成PPT方案操作流程

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基于AI大模型制作PPT,视频等能力非常火的时候,这是一种制作PPT非常便捷的方案,简单来说,基于AI制作PPT的核心步骤如下:

  1. 基于大模型生成PPT大纲

    1. 比如借助DeepSeek的深度思考+联网搜索能力,向DeepSeek提出具体的问题,比如你本次要做的PPT的内容,整理好之后,提供给DeepSeek,如果第一次DeepSeek给出的回答不够理想,可以多次修正,完善回答的内容;

    2. 同时,在整理的需求时,要求DeepSeek输出的内容格式为Markdown格式,方便Kimi在制作PPT时识别这样的格式

  2. 将生成的大纲投递给AI大模型生成PPT

    1. 比如将上一步输出的Markdown格式的内容导入到Kimi的PPT助手,一键生成PPT

    2. 或者将大纲内容投递给通义大模型,基于通义生成PPT;

    3. 或者其他支持PPT生成的AI大模型工具都是可以的。

比如kimi就提供了快速生成PPT的操作入口

同样,通义千问也提供了类似的功能入口

2.3 基于AI智能体生成PPT方案介绍

伴随着AI大模型的使用逐渐普遍,且大模型的周边生态和相关的能力也开始稳定的时候,AI智能体这样的平台也开始出现在大众人的视野中,借助智能体,人们可以更快、更高效便捷的完成更多复杂的事项,比如快速构建一个智能客服系统、一个天气查询助手、一个导游推荐系统等等,而且制作这类系统或应用的成本非常低,低到个人就可以快速完成并发布出去使用,像目前比较火热的扣子(Coze),Dify,FastGPT等智能体平台,均可以完成此类的功能。同样,基于智能体平台生成PPT也是一件快捷而简单的事情。

2.3.1 AI智能体平台生成PPT过程

智能体平台的一个强大之处在于,平台已经集成了很多插件,这些插件都是内置到智能体中的,使用者在智能体平台进行配置编排的时候,可以直接进行引用,比如你要做一个天气助手,就可以直接引入天气相关的插件,你要做一个地图类的智能体,可以直接引用高德、百度地图等插件,正是这些插件的存在,让智能体在编排的时候具备了强大的延展性,更重要的是,智能体应用一旦制作完成,后续就可以以很简单的方式进行实施和应用,如果要完善,只需要调整少量的提示词即可,以使用Coze制作PPT为例,其核心步骤如下:

  1. 创建一个智能体应用;

  2. 配置提示词

    1. 这里的提示词可以理解为,给当前这个智能体赋予特定领域的技能

    2. 提示词主要包括:角色,具备的各项技能,限制条件,需要调用的插件信息等

  3. 配置编排

    1. 在实际智能体应用制作中,需要借助平台的很多能力,比如插件、工作流、知识库、API调用等等

    2. 智能体编排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平台的这些能力进行各种组合使用的过程

  4. 发布使用

    1. 上一步编排完成后,就可以发布到各个平台进行使用,比如小程序、或者嵌入到公司自己的应用等;

2.3.2 AI智能体平台生成PPT优势

基于智能体(AI Agent)制作PPT具有以下显著优势,能够显著提升效率、质量和用户体验:

  • 高效省时,实现流动自动化

    • 快速生成初稿: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如"生成一份科技行业趋势分析PPT"),智能体可自动提取关键内容、生成大纲并设计排版,节省80%以上的基础工作时间。

    • 实时内容更新:连接数据库或网络时,智能体可动态更新数据(如最新财报、市场统计),避免手动修改的繁琐。

    • 批量处理:支持一键生成多份风格统一的PPT(如企业系列报告),适合团队协作需求。

  • 智能设计与专业美学

    • 自适应排版:智能体的AI插件会自动根据内容量自动调整布局(如文字转图表、分页优化),避免传统工具中常见的排版混乱。

    • 风格推荐:基于场景(商务、学术、路演)推荐配色、字体、动画,并提供多种模板变体供选择。

    • 视觉增强:自动建议或生成信息图表(Infographic)、数据可视化(如动态趋势图),提升专业度。

  • 支持个性化与深度定制

    • 多模态交互:通过语音、文字或图片输入指令(如"参考这张海报的风格"),智能体解析需求并调整设计。

    • 用户习惯学习:记忆常用模板、配色偏好,长期使用后生成内容更贴合个人/品牌调性。

    • 多语言支持:自动翻译内容并适配本地化设计规范(如中英双语排版)。

  • 降低技术门槛

    • 零设计基础友好:非专业人士也能产出高质量PPT,避免学习复杂软件操作(如PS/AI)。

    • 错误修正:自动检测错别字、图表数据矛盾、版权风险图片,并给出替代方案。

  • 降低成本

    • 减少人力投入:缩短设计师/文案人员的基础工作量,聚焦创意性环节。

    • 模板经济:智能生成的模板可沉淀为组织资产,复用率提升。

三、使用Coze 制作PPT 详细过程

Coze 快速入口:扣子

3.1 基于Coze制作PPT生成方式一

首先介绍第一种生成PPT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核心是需要借助Coze中的插件能力来生成,在本例中会用到iSlide这个PPT制作的插件,参考下面的详细操作过程。

3.1.1 创建一个智能体

创建一个新的智能体

填写智能体名称和介绍,为了让体验更好,图标可以自己上传一个

确认之后来到下面的智能体配置页面

3.1.2 配置智能体角色技能配置

在最左侧的人设与回复逻辑中,编写提示词,为智能体赋予角色和技能,参考如下提示词

#角色:iSlide插件专家
你是一名基于iSlide生成PPT文档的技术专家##目标:
通过用户输入的相关信息能准确生成相关的PPT文件##技能:
1、通过用户输入的主题能够借助`get_outline`插件获取对应的大纲内容
2、通过用户输入的样式能够借助`get_themes`获取对应的模板信息
3、通过上面两步获取的大纲和模板id,再通过`get_thumbnail_with_outline`获取生成PPT的缩略图和需要生成的PPT的id
4、最终通过`get_ppt`并结合第三步的id来生成PPT文件##工作流
1、通过get_outline获取用户输入主题对应的PPT大纲
2、通过get_themes获取用户输入样式对应的PPY模板,返回第一个模板信息的id
3、通过get_thumbnail_with_outline这个插件结合前面两步获取的大纲和模板id来获取PPT的缩略图和需要生成的PPT的任务id
4、通过get_ppt结合第3步获取的任务id来生成最终的PPT##输出格式
输出的是对应的PP文件的下载链接##限制
1、生成的内容风格正面积极
2、生成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3.1.3 iSlide插件补充介绍

在上一步的人设与回复逻辑提示词中,提到了iSlide这个插件,这个插件是Coze中内置的一个可以用于生成PPT的插件,如下图,在插件中可以搜到,在这个插件中,又细分成了多个具体的项,每一项对应的是生成PPT不同的阶段,可以理解为,要使用这个插件生成一个效果比较好的PPT,需要将里面的每一项按照顺序进行合理的组合使用,可以结合里面的介绍,以及上一步的提示词的说明进行深度的理解。各个项说明如下:

  • get_outline

    • 根据关键字获取大纲。

  • get_ppt

    • 通过任务id生成ppt。

  • get_themes

    • 根据关键字获取模版。

  • get_thumbnail

    • 根据模版id和大纲id获取PPT的缩略图,并输出生成ppt的任务id。

  • get_thumbnail_with_outline

    • 通过大纲的详细内容和模版id生成ppt的缩略图,并输出生成ppt的任务id。

3.1.4 添加iSlide插件

在插件中,将上一步提到的iSlide这个PPT插件添加进去

注意点:

  •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在技能描述中,提示词中的各项技能从上到下对应的是iSlide插件中不同的细项,也就是说需要按照顺序去调用才能得到最终的PPT文件,我们这样直接添加进去能够达到效果吗?

3.1.5 增加变量

在变量一栏中增加2个变量,添加之后点击保存,然后就可以看到两个新增的变量信息

3.1.6 添加开场白

开场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导用户能够快速理解你这个智能体的作用,以及知道怎么输入对应的问题,从而生成自己想要的PPT,参考下面的开场白配置

这是一个PPT生成助手,你可以输入你想要制作的PPT主题和风格,然后它就可以为你生成对应的PPT了

输入之后,在最右侧就可以看到实时的智能体预览效果窗口

3.1.7 效果测试

上一步配置完成后,接下来就可以在右侧输入问题进行效果验证了,我们直接使用开场白中的示例进行提问,看智能体最终输出的效果,经过一定的时间等待,最终生成了PPT的下载链接

下载并打开,效果如下,整体来说,这个PPT效果比较粗糙,后文我们通过其他的方式进一步优化这个过程。

3.2 基于工作流制作PPT生成方式二

上一步的操作,尽管生成了PPT,但是效果并不满意,其主要原因在于生成PPT过程中,插件在发挥效用的时候,其顺序并不能很好的保障,这个问题正好可以借助Coze的工作流来实现,接下来使用工作流的方式来制作PPT。

3.2.1 创建工作流

在当前的编排页面,点击添加工作流

填写工作流名称之后点击确认

确认之后来到下面的工作流配置页面,接下来就需要在这个页面完成各种节点的配置和操作

  •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这个页面的底部默认内置了一些模板,这些模板是针对某些场景下系统自动创建好的,如果你的使用场景中正好用的上,就可以基于其中的某个模板直接改造配置即可。

3.2.2 配置开始节点

为开始节点增加两个输入参数,接收请求的参数传递给后面的节点,如下

3.2.3 添加并配置插件节点

1)配置第一个插件节点

在开始节点后面增加一个插件节点

插件仍然使用上面的那个iSlide这个插件,这里选择里面的几个细项时,需要注意顺序

  • 首先是获取PPT的大纲,因此选择第一个 get_outline

添加进去之后,修改一下原始的名称,并且配置下输入的变量为开始节点的theme参数

稳妥起见,直接点击一下测试,输入描述,测试下插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2)配置第二个插件节点

增加一个插件节点,用于获取PPT的主题,仍然使用iSlide插件,选择 get_themes 这一项

修改get_themes 这个节点的名称,并配置其引用参数为开始节点中的style这个参数

点击试运行,从效果来看,返回了很多参数

为了方便从这个节点中获取结果参数,并方便传递到后面的节点使用,在这个节点后面增加一个代码节点,通过内置编写代码的方式来获取。

3.2.4 增加代码节点

如下,在获取PPT模板主题节点后面增加一个代码节点,输入参数为上一个节点的返回结果中的themes 这个对象列表

点击右侧节点配置中的在IDE中编辑,弹出左侧的代码编辑区域,选择适合你的代码

在默认的代码模板中,对提供的方法给出了解释,只需要基于此简单的做下改造即可,参考下面的代码

2.2.5 增加插件节点

增加iSlide中的 get_thumbnail_with_outline 这个插件,用于根据前面的大纲和模板ID,生成缩略图,并输出生成PPT 的任务ID

配置节点参数,配置该节点的两个输入参数,outline 和 themeId,参考下图

3.2.6 增加生成PPT插件节点

在当前节点之后,增加iSlide插件中的这个生成PPT的插件

该插件通过上一步输出的任务ID来生成最终的PPT,当前节点需要接受一个historyId的参数,选择上一个节点返回参数的historyId,参考下面的配置

3.2.7 配置结束节点

如下,将上一步获取PPT的插件节点直接指向结束节点即可,同时参数中的输出变量为上一步得到的PPT文件

完整的节点流程如下

3.2.8 试运行测试效果

上面配置完成后,点击下方的试运行,在输入参数中输入主题和风格两个参数,然后点击试运行,这个过程可能有点长,如果运行过程中没问题的话,将会出现类似下面的效果,最终会输出一个PPT文件的下载url

下载PPT打开之后,可以看到这一次生成的效果相比上面的效果要好很多

3.2.9 发布工作流

上一步测试没问题之后,发布一下当前的工作流才能使用

发布完成后,调整到上面的智能体配置页面,如下,这里直接选择添加进去即可

3.2.10 调整提示词

基于工作流生成PPT之后,之前的提示词就需要调整一下了,主要是在技能设置中,将生成PPT的过程调整为使用工作流来做,参考下面的提示词设置

#角色:iSlide插件专家
你是一名基于iSlide生成PPT文档的技术专家##目标:
通过用户输入的相关信息能准确生成相关的PPT文件##技能:
当用户需要生成PPT的时候,将用户输入的主题和风格样式交给`ppt_workflow`这个工作流来生成对应的PPT##限制
1、用户输入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否则给出用户提示
2、最终生成的是对应的PP文件的下载链接

3.2.11 效果测试

配置完提示词之后,在右侧的对话框中输入主题和风格样式进行测试,输入问题之后,等待最终的结果生成

从回复的内容来看,生成PPT的过程中调用了我们上面配置的工作流

四、写在文末

本文通过实战案例操作详细演示了基于Coze制作一个高质量的PPT的智能体应用的完整过程,希望对看到的同学有用哦,本篇到此结束,感谢观看。

http://www.dtcms.com/a/264635.html

相关文章:

  • 打造Docker Swarm集群服务编排部署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 降低网络安全中的人为风险:以人为本的路径
  • mr 任务运行及jar
  • FAISS 简介及其与 GPT 的对接(RAG)
  • 人机融合智能 | 人智交互中的人类状态识别
  • WSL2与Windows交换端口命令记录
  • Flink-1.19.0源码详解5-JobGraph生成-前篇
  • 渐变色的进度条控件
  • 探访国际数字影像产业园 短剧制作发行的全新平台
  • 基于FPGA的ds18b20温度采集
  • 123页满分PPT | 华为流程体系建设与运营华为数字化转型流程解决方案及建设案例
  • ECharts 安装使用教程
  • 分布式事务理论基础及常见解决方案
  • glTF /glb文件深度指南:揭示 3D 可视化的核心
  • ESP32-S3开发板LVGL图形界面开发实战教程
  • 【实战指南】Ubuntu源码部署LNMP生产环境|企业级性能调优方案
  • STEP-BACK PROMPTING:退一步:通过抽象在大型语言模型中唤起推理能力
  • Ubuntu-18.04-bionic 的apt的/etc/apt/sources.list 更换国内镜像软件源 笔记250702
  • 【Note】《深入理解Linux内核》 Chapter 5 :内存地址的表示——Linux虚拟内存体系结构详解
  • Minio安装配置,桶权限设置,nginx代理 https minio
  • (nice!!!) (LeetCode 每日一题) 3333. 找到初始输入字符串 II (贪心+动态规划dp+前缀和)
  • 如何解决wordpress批量删除媒体库中的图片很慢甚至卡死问题
  • 音视频会议服务搭建(设计方案-两种集成方案对比)-03
  • U+平台配置免密登录、安装Hadoop配置集群、Spark配置
  • OpenLayers 入门指南【一】:WebGIS基础与OpenLayers概述
  • Chart.js 安装使用教程
  • AI自动化神器-DroidRun使用体验
  • OpenCASCADE学习|点云可视化深度优化指南
  • 【数字后端】- tcbn28hpcplusbwp30p140,标准单元库命名含义
  • 记一次事务中更新与查询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