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SSM
Spring SSM 是 Java 企业级开发中常用的一套框架组合,由 Spring、Spring MVC 和 MyBatis 三个框架组成,它们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模块,协同工作以简化企业级应用的开发流程。以下是对这三个框架的详细解析及它们的协同关系:
一、Spring 框架
核心定位:提供企业级应用的基础架构支持,核心是 IoC(控制反转) 和 AOP(面向切面编程)。
1. 核心功能
- IoC(Inversion of Control):
- 传统开发中,对象的创建和依赖管理由开发者手动控制;而 IoC 则将对象的创建、依赖注入等工作交给 Spring 容器管理,降低代码耦合度。
- 例如:通过
@Autowired
注解自动注入依赖对象,无需手动new
实例。
- 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 将日志、事务、安全等通用功能(横切关注点)从业务逻辑中分离,通过切面统一管理,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 例如:使用
@Transactional
注解声明事务,Spring 自动在方法执行前后处理事务提交或回滚。
- 其他功能:
- 对 JDBC、ORM(如 MyBatis)、缓存等技术的整合支持;
- 声明式事务管理、事件驱动模型等。
二、Spring MVC 框架
核心定位:基于 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的 Web 层框架,负责处理 HTTP 请求、响应及页面交互。
1. 核心组件
- DispatcherServlet(前端控制器):
- 接收所有 HTTP 请求,根据请求路径分发到对应的处理器(Controller),是 Spring MVC 的核心入口。
- Controller(控制器):
- 处理具体业务逻辑,接收请求参数,调用 Service 层方法,返回数据或视图。
- 例如:通过
@RequestMapping("/user")
映射请求路径,@GetMapping
/@PostMapping
处理 GET/POST 请求。
- Model(模型):
- 封装业务数据,在 Controller 和 View 之间传递数据(如使用
Model
或ModelAndView
对象)。
- 封装业务数据,在 Controller 和 View 之间传递数据(如使用
- View(视图):
- 展示数据,通常是 JSP、Thymeleaf 等模板引擎,或返回 JSON 数据(前后端分离场景)。
- ViewResolver(视图解析器):
- 根据 Controller 返回的视图名,解析并定位到具体的视图文件(如 JSP 路径)。
2. 工作流程
- 客户端发送 HTTP 请求到 DispatcherServlet;
- DispatcherServlet 根据请求路径调用 HandlerMapping 找到对应的 Controller;
- Controller 处理请求,调用 Service 层获取数据,返回 Model 和视图名;
- DispatcherServlet 通过 ViewResolver 解析视图名,渲染视图并响应客户端。
三、MyBatis 框架
核心定位:持久层框架,简化数据库操作,解决 JDBC 代码冗余问题,支持 SQL 语句与 Java 代码分离。
1. 核心功能
- SQL 映射:
- 通过 XML 配置文件或注解定义 SQL 语句,将 Java 方法与 SQL 绑定,避免硬编码。
- 例如:在 XML 中编写
<select id="findUserById" resultType="User">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id}</select>
,对应 Mapper 接口的User findUserById(int id)
方法。
- 参数映射与结果集映射:
- 自动将 Java 对象的属性与 SQL 参数绑定(如
#{username}
),将查询结果映射为 Java 对象(通过resultType
或resultMap
)。
- 自动将 Java 对象的属性与 SQL 参数绑定(如
- 动态 SQL:
- 提供
<if>
、<where>
、<foreach>
等标签,根据条件动态生成 SQL,避免拼接 SQL 字符串的麻烦。
- 提供
- 与 Spring 整合:
- 通过 Spring 的 IoC 容器管理 MyBatis 的 SqlSessionFactory、Mapper 接口等,简化配置(如使用
@Mapper
注解扫描 Mapper 接口)。
- 通过 Spring 的 IoC 容器管理 MyBatis 的 SqlSessionFactory、Mapper 接口等,简化配置(如使用
四、SSM 框架的协同关系
三个框架分工明确,形成 “Web 层(Spring MVC)→ 业务层(Spring)→ 持久层(MyBatis)” 的完整架构:
- 用户请求流程:
- 浏览器发送 HTTP 请求 → Spring MVC 的 DispatcherServlet 接收 → 分发到 Controller;
- Controller 调用 Spring 管理的 Service 层(业务逻辑);
- Service 层调用 MyBatis 的 Mapper 接口,操作数据库;
- 数据经 Service → Controller → 视图渲染或返回 JSON 响应给用户。
- 依赖关系:
- Spring 是核心,整合 Spring MVC 和 MyBatis(通过 IoC 管理所有对象);
- Spring MVC 依赖 Spring 的 IoC 和 AOP 功能;
- MyBatis 通过 Spring 的配置(如
SqlSessionFactory
)整合到框架中。
五、SSM 框架的优势
- 低耦合:通过 IoC 减少对象依赖,AOP 分离通用功能;
- 高灵活性:MyBatis 允许手写 SQL,适合复杂查询场景;
- 易扩展:分层架构(Web→Service→Dao)便于功能扩展和单元测试;
- 成熟稳定: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开发,社区支持完善。
六、使用场景
- 传统 Java Web 应用(如管理系统、电商平台);
- 前后端分离项目(Spring MVC 负责提供 RESTful API,MyBatis 处理数据,Spring 管理业务逻辑)。
总结
SSM 框架组合通过分工协作,解决了 Java 开发中 Web 层、业务层、持久层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级开发的经典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