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性能测试常用指标(转自百度AI)
Web性能测试常用指标
Web性能测试涉及多个维度的指标,主要分为前端页面性能指标和后端服务性能指标两大类,以下为关键指标详解:
一、前端页面性能指标
通过浏览器开发者工具(如Chrome DevTools)或专用工具(如Lighthouse)监测:
-
首次内容绘制(First Contentful Paint, FCP)
-
浏览器首次渲染文本/图像的时间,反映初始加载速度。
-
目标值:≤1.8秒1
-
-
最大内容绘制(Largest Contentful Paint, LCP)
-
可视区域内最大元素(如Banner图)的渲染完成时间。
-
目标值:≤2.5秒1
-
-
累积布局偏移(Cumulative Layout Shift, CLS)
-
衡量页面视觉稳定性(避免元素意外位移)。
-
目标值:≤0.11
-
-
首次输入延迟(First Input Delay, FID)
-
用户首次交互(如点击按钮)到浏览器响应的延迟。
-
目标值:≤100毫秒1
-
-
可交互时间(Time to Interactive, TTI)
-
页面完全可交互所需时间,需满足:
-
所有关键资源已加载
-
主线程连续5秒无长任务阻塞
-
-
二、后端服务性能指标
通过压测工具(如JMeter、LoadRunner)测量:
-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
请求发出到收到完整响应的时间,包含:
-
网络传输时间
-
服务器处理时间(应用+数据库)
-
-
分级标准:
-
2秒内(优秀)
-
2-5秒(可接受)
-
5秒(需优化)2
-
-
-
吞吐量(Throughput)
-
单位时间处理的请求量(如RPS:每秒请求数)。
-
计算公式:
吞吐量=并发用户数平均响应时间吞吐量=平均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
-
-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 Users)
-
同时向系统提交请求的用户数量,需区分:
-
系统用户数:注册用户总量(影响数据库存量)
-
在线用户数:某时段访问用户数(影响内存占用)
-
并发用户数:瞬时提交请求的用户数2
-
-
-
错误率(Error Rate)
-
失败请求占总请求的百分比,目标值:<1%。
-
-
资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
-
服务器资源消耗:
-
CPU使用率(警戒线:≥80%)
-
内存占用率
-
磁盘I/O与网络带宽
-
-
关键测试实践
-
预热(Warm-up):
压测前先运行脚本模拟在线用户,使磁盘数据调入内存,减少测试误差2。 -
工具推荐:
-
前端:Lighthouse、WebPageTest
-
后端:JMeter、Gatling、Locu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