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中的焊接技术
程序员Feri一名12年+的程序员,做过开发带过团队创过业,擅长Java、鸿蒙、嵌入式、人工智能等开发,专注于程序员成长的那点儿事,希望在成长的路上有你相伴!君志所向,一往无前!
最早的电路连接技术
导线、螺丝和螺母——最早的电路连接技术
下面的图片展示了一台1920年代收音机的内部构造。
通过拆解,能够看到其内部电路依赖大量铜片、端子以及螺丝和螺母进行物理连接,这些元件共同构成了当时先进的通信技术。
记不记得小时候,拆开过的家中的电源开关,是不是有这种相似的连接技术。
最早的电路连接技术的缺点
尽管使用端子和螺丝螺母为电子元件的连接提供了一个基本方法,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
(1)首先,这种连接的电气和机械可靠性通常不够高,容易受到振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2)其次,由于需要适应端子和固定件,设备的整体尺寸往往较大,这限制了对小型化的追求。
(3)最后,这种手动连接方法使得生产过程难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成本并降低了效率。
什么是锡焊技术
锡焊技术是一种将两个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通过加热和熔化焊料(通常是锡和铅的合金),然后将其引入金属部件之间的结合处。
当焊料冷却和凝固后,它会形成一个坚固的电气和机械连接。
锡焊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和修理领域,用于制作和维护电路板、连接电线和组件等。
点对点构造(Point-to-point construction)
在锡焊普及的影响下,点对点构造的电子设备开始普及。点对点构造是指产品内部的电子元件或导线直接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电路的路径。
点对点构造的不足
虽然锡焊和点对点构造解决了元件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但灵活的布线导致生产出来的电路很难维护。甚至每个员工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点对点构造还是没有解决标准化和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点对点构造的改进
点对点构造的连接方式在工业生产中持续了一段时间。
为了解决不易维护的问题,工程师们尝试在此基础之上让电路尽可能变得整洁。
因此引入了一块电木板,然后要求所有的元件必须摆到规定的位置上去。
虽然导线的连接还是比较随意,但是元件已经变得整齐。这大大提高了可维护性。
电路板雏形
后来,随着技术发展,人们意识到不仅可以在板子上放置元件,还可以在板子上用铜来铺设导线。
因此就有了下面这种电路板。上面是一个点对点和电路板的混合电路,但随着电路板的引入,我们可以观察到电路已经变得十分整洁了。
好啦,就到这里吧,有机会自己买个电烙铁,实际动手焊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