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四可功能如何让光伏电站变身电网“优等生“?

一. 背景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今天,太阳能作为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正成为破解能源困局、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分布式光伏发电凭借其"就近发电、灵活消纳、高效节能"的显著优势,已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科瑞深耕能源管理领域多年,基于对电力行业的深刻洞察和技术创新,打造了新一代智能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三大核心价值重塑光伏应用体验:

  1. 高效发电:采用优质的光伏优化技术,最大化发电效率
  2. 智能管理:集成AI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发电精准预测和智能调度
  3. 安全可靠:多重防护设计,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我们的解决方案不仅帮助用户降低用电成本,更通过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助力企业实现碳减排目标,创造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二. 并网标准

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压等级可根据各并网点装机容量进行初步选择,推荐如下:

8kW 及以下可接入220V;

8kW~400kW可接入380V;

400kW~6MW可接入10kV;

5MW~30MW以上可接入35kV。

最终并网电压等级应根据电网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选论证确定。若高低两级电压均具备接入条件,优先采用低电压等级接入。13774430992

2.1 典型上网模式包含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完全自发自用模式(防逆流),全额上网模式

2.2 什么是"四可"?

在光伏发电调度中,“四可功能”是指为了确保光伏电站高效、稳定接入电网并参与电力系统调度而必须具备的四种核心能力。这四项功能是电网对新能源电站(包括光伏)的基本要求,具体包括:13774430992

(1)可观:是指实现低压分布式光伏统计数据、运行状态、调节控制、异常告警的全景可视化展示。构建低压分布式光伏采集通信架构,建立采集终端、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智能电能表、光伏专用断路器、光伏逆变器等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体系,形成低压分布式光伏台区线路拓扑图。

(2)可测:是指实现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数据分钟级采集,实现全部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15 分钟级负荷数据全采集,重要台区光伏用户及关键数据实现1分钟级采集,实现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负荷预测准确度进一步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实时感知、运行监测和异常分析。

(3)可调:是指应用群调群控装置和分布式电源接入单元/智能物联电能表等产品方案,建立柔性调节能力,实现低压分布式光伏功率和电压柔性可调。

(4)可控:是指应用光伏专用断路器建立刚性控制能力,实现全部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刚性可控。紧急情况下电网要有能力断开并网开关,以保障大电网的电压与频率的安全稳定。

2.3 为什么需要“四可功能”?

应对间歇性:光伏发电依赖光照,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四可”功能帮助电网消纳高比例新能源。

保障电网安全:避免电压越限、频率偏差等问题。

市场化运营:满足电力市场对可控资源的要求。

通过“四可功能”,光伏电站从“被动接入”转变为“主动参与”,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系统解决方案

针对用户新能源接入后存在安全隐患、缺少有效监控、发电效率无法保证、收益计算困难、运行维护效率低等通点,提出的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平台,对整个用户电站全面监控,为用户实现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减轻变压器负载、余电上网,提高收益;节能减碳,符合国家政策。

 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 系统拓扑:

防逆流柔性调节界面:

光功率预测系统界面:

 相关硬件介绍:

四.结语

针对用户新能源接入后存在安全隐患、缺少有效监控、发电效率无法保证、收益计算困难、运行维护效率低等通点,提出的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平台,对整个用户电站全面监控,为用户实现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减轻变压器负载、余电上网,提高收益;节能减碳,符合国家政策。保障全站安全稳定运行、发电效益与收益、标准规范并网、全站电力监控与运维。不仅提升了光伏电站的运维效率与发电收益,还为电网的可靠运行与能源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成为分布式光伏领域智能化升级的典范。

http://www.dtcms.com/a/209836.html

相关文章:

  • 2025年中级社会工作者备考精选练习题
  • 看海回测系统回测过程
  • 手写一个简单的线程池
  • 2025版CansCodeAPI管理系统:免费下载,全新升级!
  • Navicat 是只能通过查看数据的方式知晓是否执行吗?是否有日志作为提示?
  • C语言数据结构-单向链表
  • yolov5 安卓运行
  • 未授权访问漏洞利用链实战总结
  • 【LLM】使用 Ollama 和 RAGFlow 进行本地模型搭建知识库问答
  • 零代码构建 RAG 私有知识问答服务
  • 写起来比较复杂的深搜题目
  • 探索微观世界的“度量衡”:显微测量仪器解析
  • 7.6/Q1,GBD数据库最新文章解读
  • 【计网】五六章习题测试
  • 《牛客》数组中出现次数超过一半的数字
  • 班迪录屏--解决视频剪辑时声音和画面不同步的问题
  • 深度“求索”:DeepSeek+Dify构建个人知识库
  • Gradle快速入门
  • git 暂存功能使用
  • Java的动态加载及类加载器实践
  • 《进化陷阱》--AI 生成文章 《连载 2》
  • PH热榜 | 2025-05-23
  • 板卡设计资料:基于fpga的10G以太网AD、Camera数据传输适配器
  • Pluto实验报告——基于2ASK的简易的通信系统
  • 【普及+/提高】洛谷P2613 【模板】有理数取余——快读+快速幂
  • 邻近标记技术(PL)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
  • C语言拼接4字节数据为uint32_t
  • 数智浪潮下,解锁情绪自由密码
  • 使用DDR4控制器实现多通道数据读写(十三)
  • 六、OpenGL 2.0 通过引入可编程着色器,将渲染控制权从硬件厂商转移到开发者手中。这是如何实现的,或者说可编程着色器是如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