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章-6 总线定时:同步定时(同步通信)
参考视频:2.6_总线定时:同步定时 (同步通信)_哔哩哔哩_bilibili
1.什么是总线定时?
❓:解决主从设备双方,如何获知传输开始、传输结束
什么是总线定时呢?
假设总线上的一个主设备已经拿到了这个总线的控制权,这个时候在主从设备通信的过程中,包含了多个操作事件(比如发送地址、发送命令、提供数据、撤销命令、撤销数据)这些都是一个总线读周期或者总线写周期中的一些操作事件,就是这些操作事件在总线上出现的这个时序关系

2.总线定时:同步定时(通信)

操作事件它出现在这个总线上的时刻,由这个总线的时钟信号来确定的。假设总线上的主设备和从设备进行这个通信,主设备已经拿到了这个总线的这个控制权。为了方便演示我们把这个时钟信号控制线的话把它单独拿出来,它连接到这个总线控制器中的时钟。用于给每一个设备发送这个时钟控制信号。
接下来我们就以总线读这个事物为例。当这个时钟发送第一个这个时钟信号,在这一个时钟周期内主设备必须将地址发送给从设备;当第二个时钟信号发出的时候发出之后,在这一个时钟周期内主设备呢必须将读命令通过控制总线发送给从设备;当第三个这个时钟信号发出在这个时钟周期内从设备必须准备好数据,然后传输给主设备;当第四个时钟信号发出的时候,这个时钟周期内主设备撤销这个命令,从设备撤销数据,不再给总线上提供命令或者数据的同时的话,主设备释放这个总线的控制权。那这样的话呢在四个时钟周期内呢,就完成了一次读数据,我们把这一次总线传输耗费的时间呢,我们称为总线传输周期。
📢口诀:"主从时钟四步走,地址→命令→数据→放手!"
主从 → 主设备(Master)和从设备(Slave)的通信关系。
时钟 → 所有操作严格按总线时钟信号的节奏推进(每个时钟周期触发一个动作)。
四步走 → 读操作必须按四个不可颠倒的步骤完成:
地址(第1时钟周期):主设备发地址给从设备。
命令(第2时钟周期):主设备发读命令。
数据(第3时钟周期):从设备返回数据。
放手(第4时钟周期):双方撤销信号,主设备释放总线控制权。


3.总线定时:同步定时(通信) 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