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媒体内容运营的五重变奏
算法驱动的个性化推荐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面临着海量的内容选择,如何让用户快速找到感兴趣的人工智能内容,成为媒体运营的关键。算法驱动的个性化推荐模式应运而生,它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如浏览历史、点赞、评论、搜索关键词等,构建用户兴趣画像 ,再依据画像为用户精准推送相关的人工智能内容。
以抖音为例,它借助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如协同过滤、神经网络等,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如果一位用户经常观看人工智能科普类短视频,点赞和评论相关内容,抖音的算法就会识别出该用户对人工智能科普感兴趣,进而为其推荐更多同类型的优质短视频,可能是不同创作者从不同角度讲解人工智能知识的内容,或者是最新的人工智能科普资讯。这样的个性化推荐,让用户更容易发现感兴趣的内容,提高了用户的留存率和活跃度。抖音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用户,成为短视频领域的佼佼者。
今日头条同样是个性化推荐的典型代表。它通过收集用户在平台上的各种行为数据,运用文本分析、行为分析等技术,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对于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用户,今日头条会根据其兴趣偏好,推送最新的人工智能行业动态、专家观点、研究成果等文章和视频。这种个性化推荐不仅满足了用户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还提高了平台的用户黏性和内容传播效率。据相关数据显示,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荐使得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和内容阅读量都有显著提升,有力地证明了个性化推荐模式在内容运营中的有效性。
智能创作与内容生成
人工智能在内容创作领域的应用,正逐渐改变着媒体内容的生产方式。新闻写作机器人便是 AI 在媒体领域的典型应用之一。在体育和财经新闻报道中,新闻写作机器人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它们能够快速抓取赛事比分、球员数据、财经数据等信息,并依据预设的模板和算法,在短时间内生成新闻稿件 。
2016 年里约奥运会期间,今日头条的新闻写作机器人 “张小明” 大显身手。在奥运会开幕后的 13 天内,它共撰写了 457 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平均每天 30 篇以上。其发稿速度极快,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让观众在第一时间就能了解赛事情况。“张小明” 的核心 “写稿模块” 由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同北京大学计算机所万小军团队共同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