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下)

1.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

1.1 分层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描述的是,计算机网络有几层,有什么功能,用的什么协议。

        水平方向的关系,

        协议,说的是对等实体间通信需要遵守的规则。用于约束,这个约束的方向是水平的。 

        垂直方向的关系,

1.2 PDU、SDU、PCI

PDU是传输中包含加工项的数据,

PCI是对数据进行的“加工”,

SDU是除开当前层“加工”后,留下的数据(可能包含上一层的加工), 

        PDU由SDU和PCI组成。 

1.3 协议三要素

语义,描述发送方和接收方分别需要做什么动作。

时序,描述语义说的动作的触发条件和先后顺序。

1.4 总结

2.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

2.1 OSI

2.1.1 名称和顺序

2.1.2 功能层次

2.1.3 功能

        物理层

        比特流的传输可能会因为外部因素而出现误差。此时,需要数据链路层来帮忙。

        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只能保证这个帧的正确,即保证局部正确。比特组成帧。

        网络层

        可以保证分组正确,即保证全局正确。帧组成分组。(所谓局部和全局只是相对的)

         传输层

        主机与主机之间的传输。分组组成报文段。

         复用与分用,

 5~7层

 数据传输单位总结

        数据的拆分,称为数据的分段;将分段组合,称为数据的重装。

2.1.4 总结

2.2 TCP

2.2.1 名称和顺序

2.2.2 TCP与OSI的区别

        (1).应用层等

        TCP删除了表示层和会话层(数据格式和会话管理),这两层的功能改为由应用层的特定协议实现。就是实现了可选择,更灵活,有些数据并不需要这两个功能,但是,在OSI中不论是否需要都必须经过这两个功能的处理。

        (2).网络接口层

        TCP对网络硬件的限制更少

        (3).

        总结一下,

        (4).网络层

        TCP去除了纠错功能,使得传输的数据不在可靠。

        (5).传输层

        TCP的传输层负责检查全局的正确性,由全局正确推至局部正确。(不可反推)

         (6).

        总结,

        TCP简化了功能,减少了成本。

2.2.3 总结 

        TCP模型的应用层在部分时候是允许使用不可靠数据的(OSI不允许)。如,在直播中,观众可以接受画面丢掉几个帧,但要保证画面的传输流畅性。 

相关文章:

  • 贪心算法 Part04
  • Python数据分析实战:Pandas高效处理Excel数据指南
  • DataOutputStream DataInputStream转换流
  • Mysql-数据闪回工具MyFlash
  • IOMMU打开 关闭
  • 【76. 最小覆盖子串】
  • Java使用mybatis-plus做查询时LocalDateTime报错处理方案
  • Oracle Enqueue Names
  • Nginx配置同一端口不同域名或同一IP不同端口
  • DSP定时器的计算
  • [每日一题] 3356. 零数组变换ii
  • C++初阶-vector的模拟实现2
  • WebRTC与RTSP|RTMP的技术对比:低延迟与稳定性如何决定音视频直播的未来
  •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诊断功能开发全流程解析
  • Shell入门篇二
  • CPS是什么?
  • 基于Springboot + vue3实现的流动摊位管理系统
  • 【CCS】关于CCS12 编译报错:error #10099-D:program will not fit into available memory解决办法
  • 使用MATLAB输出给定范围内的所有质数
  • 07 接口自动化-用例管理框架之pytest单元测试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