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刷卡器的分类和网口通讯流程
网络刷卡器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读取和写入RFID标签的设备,它具有通过网络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能力。这种类型的读卡器通常支持ISO 14443A/B或ISO 15693等国际标准协议,适用于非接触式智能卡、电子标签等应用场合。
网络刷卡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接触式刷卡器要求用户将卡片插入到设备中,通过物理接触的方式让卡片内部的芯片与读卡器直接接触。当芯片接触到读卡器的触点时,数据通过这些触点进行交换。这类刷卡器主要用于读取嵌入式芯片卡,接触距离通常定义为0cm,即卡片必须完全插入读卡槽才能完成数据传输。
非接触式刷卡器则无需物理接触,只需将卡片或标签靠近读卡器表面即可完成读写操作。这种类型的刷卡器基于RFID技术,常见的标准有ISO 14443和ISO 15693等。非接触式卡片内嵌有RFID芯片及天线,当卡片接近读卡器时,两者之间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非接触式的有效读取距离一般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根据不同的RFID标准和技术,低频的接触距离通常为几厘米,而超高频UHF的读取距离可以达到数米以上。对于高频应用场合,比如公交系统、小额支付等,通常设计成较短的读卡距离以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网络刷卡器通常需要用到网口进行通讯,网口通讯指的是该读卡器可以通过以太网端口连接到局域网或广域网,与服务器或其他网络设备直接交换数据。具体通讯过程如下:
数据读取:当卡片或者标签靠近网络刷卡器时,读卡器通过射频天线发送信号并接收卡片或标签反馈的数据。
处理数据:读卡器内部包含微处理器及相关的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RFID数据进行解码和初步处理。
网络传输: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其内置的以太网控制器封装成符合TCP/IP协议的数据包,并通过RJ45网口发送至网络中。
通信协议:采用TCP/IP等网络通信协议与其他系统交互,可以实时上传刷卡信息至后台服务器进行验证、存储、统计分析等操作。
远程控制与管理:由于具备网络功能,管理员能够远程对这类读卡器进行配置、更新软件、监控状态以及获取报警信息等管理操作。
网络刷卡器的应用广泛,例如门禁控制系统、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资产管理、供应链追溯等领域中,能大大提高数据采集和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