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创业之路-361]: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2-战略制定-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失败案例

一、失败案例

1、使命方面的失败案例

  • 真功夫创业者内乱:真功夫在创业过程中,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共同创始人及公司大股东潘宇海与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蔡达标产生管理权矛盾。双方在公司发展方向、管理改革等方面无法达成一致,导致公司陷入混乱。这反映出真功夫在使命执行过程中,未能有效协调内部利益关系,使得公司偏离了原本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中式快餐的使命,影响了公司的稳定发展。
  •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领袖,发动太平天国起义时提出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平等社会的目标,具有一定的使命感。然而,在起义过程中,由于内部权力斗争、战略失误等原因,未能有效应对清军的进攻,最终导致太平天国失败。这表明太平天国在使命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领导,未能将使命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和成果。

2、愿景方面的失败案例

  • HTE公司愿景迷失:高技术工程公司(HTE)的总经理B先生希望改革HTE,使其成为美国最好的制造公司之一,并提出了愿景。但在改革过程中,公司进行了多次自上而下的重组,削弱了领导作用,员工产生不稳定情绪,改革造成了员工士气和产量的迅速下降。员工开始搞不清楚他们的职责以及如何为公司的目标而努力工作,B先生提出的愿景开始迷失,最终HTE陷入资金危机,B先生让出总经理的职位,其愿景未能实现。
  • WeWork愿景泡沫:WeWork旨在为自由职业者、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提供灵活、高效且安全的办公环境,愿景是打造“空间即服务”的科技巨头。然而,其商业模式存在误判,混淆了科技公司与房地产租赁的本质,夸大了数据与网络效应价值盈利无解。同时,公司治理失控,创始人权力滥用,软银在WeWork无盈利路径下持续加注,最终WeWork在IPO前估值暴跌,陷入困境。

3、价值观方面的失败案例

  • 星行科技“宫斗”:深圳星行科技有限公司三位创始人在创立公司时,没有树立正确的为社会创造价值、以科技改变世界或相互尊重、顾全大局、团结拼搏的价值观,而是每个人都持有“抓住机会,迅速致富,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核心价值观。三人相识时间短,尚未深入了解彼此的品行就联合创业,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三人谁都不服谁,为了个人利益不断争斗,导致公司内部管理混乱,业务无法正常开展,最终把企业搞黄
  • 搜狐价值观偏差: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事业巅峰时期,核心价值观暴露出追求生活享乐是人生的最大幸福的问题。他完全丧失了奋斗精神,将公司业务交给了几个高管,自己沉迷于各种作秀和名利场。这种核心价值观也扩散到了搜狐公司内部,搜狐没有加班文化,自由度比较高。结果搜狐不但错过了手机支付、社交、O2O、电商、短视频等所有的风口,自家的新闻、游戏、视频等核心业务皆掉队,全线被超越。那些想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高管并不认同这种价值观,感觉在搜狐已无发展空间,十分沮丧,于是选择了离开。

二、如何识别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不是纸面上的口号?

要识别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并非只是纸面上的口号,可从内部管理和运营、外部市场表现、员工反馈与行为、社会影响与责任四个维度展开深入考察,以下是详细说明:

1、内部管理和运营层面:选人、用人

  • 制度与流程体现
    • 招聘选拔企业若将使命、愿景、价值观融入招聘流程,会更倾向选拔与自身理念契合的人才。例如,一家强调创新的企业,在招聘时会重点考察应聘者的创新思维、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可查看招聘要求、面试问题及评估标准,判断是否围绕这些理念展开。
    • 培训发展:关注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培训内容。若使命是“提升客户体验”,企业可能会开展客户沟通技巧、需求分析等方面的培训;若价值观包含“团队合作”,培训中会有团队协作项目、沟通技巧课程等。
    • 绩效考核:查看绩效考核指标是否与企业理念相关。如企业愿景是“成为行业领先的绿色企业”,考核指标可能包括环保措施执行情况、资源利用效率等。
  • 决策与战略制定
    • 战略规划:分析企业战略规划是否与使命、愿景、价值观一致。若企业使命是“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战略规划可能包括开发健康产品、拓展健康服务领域等。
    • 危机决策:观察企业在面临危机时的决策方式。例如,一家价值观强调诚信的企业,在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会主动召回产品、承担责任,而不是隐瞒或推诿。

2、外部市场表现层面:客户、产品、服务

  • 产品与服务特点
    • 产品定位看企业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其使命、愿景。若企业愿景是“让科技普惠大众”,产品可能会具有高性价比、易用性强的特点,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 服务质量:优质的服务能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如企业价值观包含“客户至上”,在服务过程中会提供及时响应、个性化解决方案等。
  • 市场推广策略
    • 广告宣传:分析企业的广告宣传内容是否传递其使命、愿景、价值观。例如,一家以环保为使命的企业,广告中可能会强调产品的环保特性、企业的环保行动等。
    • 品牌合作:观察企业选择的合作伙伴。若企业价值观是“追求卓越”,可能会与同行业的高端品牌或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合作。

3、员工反馈与行为层面

  • 员工认同感
    • 内部调研:通过参与企业内部的员工调研,了解员工对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如果大部分员工认为这些理念与实际工作相符,且能从中获得工作动力和方向,说明企业理念得到了员工的认可。
    • 日常交流:与不同层级的员工进行交流,倾听他们对企业的看法。若员工在交流中能自然地提及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并将其与自身工作联系起来,说明这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 员工行为表现
    • 工作态度:观察员工在工作中的态度和积极性。若企业价值观强调“敬业奉献”,员工会主动加班、积极解决问题,对工作充满热情。
    • 团队协作:在团队合作项目中,看员工是否能遵循企业的价值观进行协作。如企业价值观包含“团结协作”,团队成员会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4、社会影响与责任层面

  • 公益活动参与
    • 活动主题:查看企业参与的公益活动是否与其使命、愿景、价值观相关。若企业使命是“关爱弱势群体”,可能会参与扶贫、助学等公益活动。
    • 投入程度:了解企业在公益活动中的投入情况,包括资金、物资、人力等。持续投入且投入较大的企业,更可能是真心践行其理念。
  • 行业口碑与社会评价
    • 行业排名与奖项:关注企业在行业内的排名和获得的奖项。若企业因在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获得相关奖项,说明其在践行使命、愿景、价值观方面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 社会舆论:通过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渠道,了解社会对企业行为的评价。如果社会舆论普遍认为企业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企业,说明其使命、愿景、价值观不是空谈。

三、什么迹象表明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只是纸面上的口号?

当企业存在以下多方面迹象时,往往表明其使命、愿景、价值观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口号:

1、内部管理层面

制度执行与理念脱节
  • 招聘环节:企业宣称重视创新、团队合作等价值观,但在招聘时,仅关注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对候选人与企业价值观的契合度缺乏考察。例如,面试过程中没有设置相关问题来评估应聘者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导致招进来的人与企业倡导的价值观不符。
  • 培训体系:虽然制定了包含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培训课程,但培训内容空洞、形式化,只是照本宣科地宣读文件,没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讲解和引导。员工参加培训后,对这些理念的理解依然停留在表面,无法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 绩效考核:考核指标只关注业绩和利润,没有将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践行情况纳入其中。例如,销售人员的考核只依据销售额和客户数量,而不考虑其销售行为是否符合企业的价值观,是否为客户提供了优质、诚信的服务。
决策过程忽视理念
  • 战略决策:企业在制定战略时,没有充分考虑使命和愿景的指引。比如,一家以环保为使命的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决定进入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这与企业的使命背道而驰。
  • 日常决策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管理层不遵循价值观行事。例如,企业价值观强调客户至上,但在面对客户投诉时,管理人员却推诿责任,不积极解决问题,让客户感到失望。
2、内部沟通缺乏理念渗透
  • 会议交流:在企业内部的会议上,很少提及使命、愿景、价值观,即使提到也只是简单带过,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员工无法从会议中感受到这些理念的重要性,也无法将其与工作实际相结合。
  • 信息传递:企业内部的文件、通知等信息载体中,很少涉及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内容,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很难接触到这些理念,导致其逐渐被遗忘。

3、员工层面

员工认知模糊
  • 问卷调查通过匿名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员工对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内容一知半解,甚至有些员工完全不清楚。这表明企业没有有效地将这些理念传达给员工,或者传达方式存在问题。
  • 日常交流:在与员工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很少主动提及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即使提到也只是机械地复述文件中的内容,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认同。
员工行为背离理念
  • 工作态度员工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不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例如,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不惜牺牲产品质量或损害客户的利益,这与企业倡导的价值观相违背。
  • 团队协作团队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协作,各自为政,互相推诿责任。这与企业强调的团队合作价值观不符,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项目进展缓慢。

4、外部市场层面

产品与服务与理念不符
  • 产品质量企业宣称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但实际上产品质量不过关,存在各种缺陷和问题。例如,一家以质量为生命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却频繁出现故障,让消费者对其失去信任。
  • 服务水平企业在宣传中承诺提供优质的服务,但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却存在服务态度差、响应不及时等问题。这与企业价值观中强调的客户至上相悖,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形象。
市场策略违背理念
  • 虚假宣传企业为了吸引客户,进行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例如,一家企业宣传其产品具有某种神奇的功效,但实际上并没有科学依据,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企业的诚信价值观。
  • 不正当竞争:企业采用不正当手段与竞争对手竞争,如恶意诋毁、低价倾销等。这与企业倡导的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价值观不符,破坏了市场秩序。

5、社会影响层面

社会责任缺失
  • 公益活动:企业很少参与公益活动,或者参与公益活动只是为了作秀,没有真正投入资源和精力去解决社会问题。例如,在环保公益活动中,企业只是象征性地捐款,而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来减少自身的环境污染。
  • 合规经营:企业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如偷税漏税、侵犯知识产权等。这与企业应该遵守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相违背,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公众口碑不佳
  • 消费者评价:通过查看消费者的评价和反馈,发现大部分消费者对企业的印象不好,认为企业只是说一套做一套,没有真正践行其使命、愿景、价值观。
  • 媒体报道媒体对企业的报道多为负面消息,如产品质量问题、服务纠纷、违规经营等,这进一步印证了企业没有将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相关文章:

  • 第12章 Java多线程机制
  • 什么是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
  • 图绘Linux:基础指令脉络阁
  • 高效查询:位图、B+树
  • iOS 工厂模式
  • 【AGI】模型性能评估框架EvalScope
  • C++函数基础:定义与调用函数,参数传递(值传递、引用传递)详解
  • ubuntu 安装mq
  • 碎片笔记|PromptStealer复现要点(附Docker简单实用教程)
  • web系统安全管理
  • Java核心API实战:从字符串到多线程全解析
  • 企业级小程序APP用户数据查询系统安全脆弱性分析及纵深防御体系构建
  • 禾本科植物胚乳的发育
  • 定时器相关概念
  • CSS 浮动(Float)及其应用
  • 2025年、2024年最新版IntelliJ IDEA下载安装过程(含Java环境搭建+Maven下载及配置)
  • Java求职面试揭秘:从Spring到微服务的技术挑战
  • 知识图谱(KG)与大语言模型(LLM)
  • 前端获取用户的公网 IP 地址
  • btc交易所关键需求区 XBIT反弹与上涨潜力分析​​
  • 曾毓群说未来三年重卡新能源渗透率将突破50%,宁德时代如何打好换电这张牌
  • 网文书单|推荐4本网文,可以当作《绍宋》代餐
  • 世界高血压日|专家: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同时应注重心率管理
  • 全国游泳冠军赛:孙杨、潘展乐同进400自决赛,今晚将正面对决
  • 蒲慕明院士:未来数十年不是AI取代人,而是会用AI的人取代不会用的
  • 首次带人形机器人走科技节红毯,傅利叶顾捷:机器人行业没包袱,很多事都能从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