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集电极输出电路分析
目录
总述:
一、详细分析(R85在集电极)
连接关系总结:
二、作用分析(R85在集电极)
1. 限流/保护作用:
2. 输出电平控制:
3. 作为开关(推挽)输出:
三、总结:
简要说明:
总述:
主要分析:R85在电路中的作用?
一、详细分析(R85在集电极)
连接关系总结:
- R84(1kΩ):连接在VCC(3.3V)到晶体管集电极(Q14的c)之间
- R85(1kΩ):连接在晶体管的集电极与“Count in”输入端之间
- Q14(S8050):NPN晶体管,集电极在上(连接到R84,R85)
- 基极由Count out输出高低电平控制
- 发射极接GND(:灰色线或直接接地)
二、作用分析(R85在集电极)
1. 限流/保护作用:
- R85在集电极到“Count in”之间,起到限流作用。
- 它限制晶体管导通时,集电极的电流,防止过大导致损坏(并联分流原理!)。
2. 输出电平控制:
- 当晶体管导通(饱和状态)时,集电极电压将较低(接近GND),“Count in”端会被拉低,输出一个低电平。
- 当晶体管截止时,集电极在R84上拉电阻作用下会保持高电平(3.3V),输出“高”。
- R84电阻电压降:
- 由于Ic ~ 0A,根据欧姆定律 V = I x R,电阻上的电压降也几乎为零。
- 集电极电位:
- 集电极电位主要由电源电压和电阻上的电压降决定。
- 由于电阻上的电压降可忽略不计,集电极电位将接近电源电压。
- 结论:当三极管关断时,集电极将接近3.3V。
- 说明:
- 实际考虑:
- 在实际电路中,三极管关断时可能会有微小的漏电流,导致集电极电位略低于3.3V。
- 如果存在其他并联支路或电路复杂性,也可能影响集电极电位。
- 近似计算:
- 在理想情况下,忽略漏电流和其他影响因素,可以认为集电极电位为3.3V。
- 实际考虑:
- 总结:
- 当三极管关断且集电极与3.3V电源之间串联一个电阻时,由于集电极电流几乎为零,R84电阻上的电压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集电极电位将接近3.3V。
3. 作为开关(推挽)输出:
- 这种连接方式类似共集极(或共源极)配置,晶体管在导通时,将“Count in”拉低(输出为低电平)。
- 在截止状态时,“Count in”端被拉至高电平。
三、总结:
- R85作为限流电阻,保护晶体管(Q14)和“Count in”端,避免过大电流。
- 通过改变量子管的导通状态,控制“Count in”的电平变化,从而实现“计数”或“脉冲触发”功能。
简要说明:
状态 | Q14导通情况 | 输出“Count in”电平 | R85作用 |
---|---|---|---|
导通(饱和) | 是 | 低(接近GND) | 限制电流,保护晶体管 |
截止 | 否 | 高(VCC) | 将“Count in”拉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