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借贷分录+会计科目+账户,几个银行会计的重要概念
1.借贷分录还是借贷分路
正确表述是“借贷分录”。 “分录”即会计分录,它是指预先确定每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名称,以及计入账户的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简称分录。
在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通过“借”和“贷”来表示记账方向,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例如,企业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 。
2.会计要素有哪些以及之间的关系:
会计核算要素通常指会计六大要素,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等式来表示:
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 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例如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像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都属于负债。
-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也称为股东权益。它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比如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
-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例如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 基本会计等式(静态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资产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说明这些资源的来源。负债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 经营成果等式(动态等式):收入 - 费用 = 利润
- 该等式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利润增加,费用的增加则会使利润减少。如果收入大于费用,企业实现盈利;反之则发生亏损。
- 综合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 - 费用)
- 此等式反映了在企业期末结账之前,静态等式和动态等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会计期末,企业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计算出利润后,利润会影响所有者权益。盈利会使所有者权益增加,亏损则使所有者权益减少。待会计结账后,会计等式又恢复到基本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的形式。
3.COA的含义-----会计科目表
COA是Chart of Accounts的缩写,中文称为会计科目表,它是一个企业或组织用于记录财务交易的分类系统,列出了所有的会计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各类账户。这些科目都有唯一的编码和名称,方便在财务记录和报表编制过程中进行分类和汇总。
4.多段值科目体系
多段值科目体系是一种将会计科目按照多个维度进行细分和编码的体系。
每个维度代表一个特定的分类标准,通过不同维度的组合,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和记录财务交易。
例如,在银行业务中,可能会有机构维度、业务类型维度、产品维度等。
通过多段值的设置,可以清晰地反映每一笔交易在不同维度下的归属,有助于更细致地进行财务分析和管理。
5.常见会计科目的分类:
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类(可能是资产/可能是负债),所有者权益类,收入支出类,表外科目类。其中只有损益类(收入类+支出类)不能开设账户,其他都可开设账户。
6.会计账户可以分为内部账户+客户合约账户(结算账户+非结算账户)
结算账户的开立,监管部门对其有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