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有关多线程

一、多线程到底是什么?简单说一说

你可以把程序想象成一台工厂。单线程就是工厂里只有一个员工,他做事情、搬产品、打包都靠一个人,他忙起来速度会慢一些。而多线程就像有多个员工同时工作,他们各自干自己的事情,整体效率更高。

多线程的核心目标:

  • 让程序在同一时间做多件事情(如同时下载、解码、渲染)
  • 充分利用多核CPU的能力

二、多线程的实际用途——都用在哪?

1. 提升性能

  • 比如网页浏览器:一个网页里加载图片、视频、内容都可以用不同的线程同时加载,不会让用户等待。
  • 游戏:场景渲染、声音、输入处理多线程同步进行,保证画面流畅。

2. 响应性

  • UI界面:点击按钮后,后台可能在做复杂计算,用不同线程避免界面“卡死”。
  • 服务器:响应多个客户端请求,不会因为一个请求卡住导致全部慢下来。

3. 进行后台任务

  • 定时任务、后台日志写入、数据备份等常在后台异步处理,让主程序运行不受影响。

4. 实现异步操作

  • 比如微信发消息:你发出去,后台还在处理,前台不用等待,继续干其他事。

三、多线程的实现方式——都有哪些实现方式?讲得详细点,通俗易懂

你可以把多线程实现方式比喻成“请工人帮忙”,不同方式就像“请不同类型的工人”。

1. 线程创建(最基本的方法)

  • 直接用“new”新建线程:就像请一个新工人帮忙干活,启动后开始工作。
  • 示例(伪代码):

    复制代码

    std::thread t1([](){ // 任务1 });
    t1.join(); // 等待任务1完成
    
  • 优点:直观简单
  • 缺点:管理复杂,容易出错(如死锁、资源冲突)

2. 线程池(实际中用得最多)

  • 比喻:工厂有一个“工人储备池”,预先训练好多工人,遇到任务就从池子里派人

  • 为什么用?: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 实现方式

    • 预定义一定数量的工作线程
    • 任务排队,线程轮流处理
    • 任务结束后,线程还在 Ready 状态,等待新任务
  • 示意

    复制代码

    // 创建线程池,向池中提交任务,池管理线程
    thread_pool.submit(任务);
    
  • 优点

    • 降低频繁开销
    • 更易管理和控制
    • 支持大量任务的并发处理
  • 缺点

    • 实现复杂,比直接用thread难搞

3. 任务队列(结合线程池使用)

  • 比喻:任务像快递单,放到“工作队列”里,工厂的工人(线程)由队列中读取
  • 实现方式
    • 多线程从队列里不断取任务,然后执行
    • 支持“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生产者放入任务,消费者(线程)处理)

4. 异步编程(简化多线程)

  • 比喻:你发送一封邮件(发请求),后台自动帮你处理,自己可继续做其他事,处理完后得到结果(回调或未来)
  • 在C++中
    • 使用 std::async() 和 std::future 提供异步任务管理
    • 让代码更像“顺序”写法,但实际异步执行

复制代码

auto future_result = std::async(std::launch::async, [](){ return heavy_computation(); });
int result = future_result.get(); // 等待结果
  • 优点
    • 方便快捷,少写管理细节
    • 更易于写出逻辑清晰的程序

四、多线程的注意点——不要踩坑!

  • 同步问题: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必须用“互斥锁”保护(就像工人轮流用工具)
  • 死锁:两个员工互相等待对方释放工具,结果都卡住了,要避免
  • 竞态条件:不按照预期顺序操作,导致结果错乱,要用“锁”保证顺序
  • 线程安全:共享数据要用锁或者原子操作,保证不出错
  • 资源管理:不要让线程泄露(比如死在等待上),需要合理启动和结束线程

五、总结

方法比喻优点缺点
直接创建新线程雇用一个临时工简单直观管理繁琐,成本高
线程池固定工人池高效、管理方便比较复杂的实现过程
异步任务提交任务到后台编写代码更简单、逻辑清晰依赖队列和同步机制
事件驱动/回调让事件“触发”处理非阻塞,响应快编码复杂,维护难

一、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详细讲解

什么是消息队列?

想象你有个“邮箱”或“留言板”。不同的程序(生产者)把信息写进去,另一些程序(消费者)轮流取出来处理。这个“邮箱”就是消息队列,它解决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异步通信”和“解耦合”问题。

核心思想

  • 解耦:生产者把事情放到队列里后,不用等待消费者处理完再继续,双方相互独立。
  • 缓冲:队列可以缓冲快速生产、慢速消费的场景。
  • 顺序保证:按照插入顺序,逐一“取出”消息。

内部工作流程

  • 生产(Put):把消息(任务、数据)放入队列
  • 消费(Get):取出消息,进行处理
  • 同步机制:当队列为空时,消费者等待(阻塞);当队列满时,生产者等待。

关键点

  • 阻塞与非阻塞:在某些情况下,取消息或放消息时会阻塞(等待)或直接返回。
  • 容量控制:可以设定队列最大宽度,防止内存无限膨胀。
  • 多生产、多消费:支持多线程/进程同时生产、消费,需同步。

常用实现

  • 使用 std::queue 搭配 mutex 和 condition_variable(如前面示例)
  • 使用操作系统或中间件提供的队列(如RabbitMQ、ActiveMQ)实现跨进程或分布式。

典型应用场景

  • 异步邮件通知
  • 任务调度
  • 事件通知系统
  • 日志收集

二、信号(Signals):详细讲解

什么是信号?

信号在操作系统中就像是一种“远程通知”。比如,当你按Ctrl+C(SIGINT),操作系统就会发出一个信号告诉程序“有人请求你中断”。

信号怎么工作?

  1. 发生:某个事件触发(如计时器到点、用户操作、硬件事件)
  2. 通知:操作系统通过信号机制通知应用程序
  3. 处理:你的程序可以定义“信号处理函数”,收到信号后执行特定代码

信号的作用

  • 异步通知:不在程序代码直线流程中,但需要立即响应
  • 进程控制:暂停、终止、重启
  • 共享信息:告诉多个进程某个状态变化

例子

  • SIGINT:用户按Ctrl+C,终止程序
  • SIGSTOP:程序暂停
  • SIGSEGV:非法访问内存导致的信号(比如崩溃时)

限制和注意事项

  • 信号处理函数一般限制在简单操作,不能调用会阻塞的系统调用
  • 由于信号是异步的,处理逻辑要避免复杂和脏操作

多线程中的信号

  • 信号通常由主线程接收,不能让多个线程同时处理同一个信号
  • 线程中的信号屏蔽机制:可以阻止某些线程处理信号

三、信号量(Semaphore):详细讲解

信号量的本质

想象你有一排停车位(比如3个),你想确保最多只有3辆车同时停车,不多也不少。这里,停车位的数量就是“信号量的值”。

作用

  • 控制访问:控制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的同时访问数量
  • 同步操作:保证某些操作在条件满足时才能执行(比如等待资源释放)

核心两操作

  • 等待(wait 或 P):占用资源,把信号量值减1(如果值为0,等待直到资源释放)
  • 释放(signal 或 V):释放资源,把信号量值加1(唤醒等待的线程)

举个例子

假设有一个“数据库连接池”,最多同时使用5个连接:

复制代码

std::counting_semaphore<5> sem(5); // C++20的标准库支持,也可用第三方库

每个请求连接:

复制代码

sem.acquire();   // 占用一个连接
// 使用连接
sem.release();   // 释放连接

特色

  • 可以是“计数的”,意味着同时允许多个线程访问
  • 也可以是二值的(0或1),类似“锁”

使用场景

  • 限制并发访问(避免资源耗尽)
  • 实现同步(保证一个线程等待另一个完成)

四、原子变量(Atomic Variables):详细讲解

为什么用原子变量?

在多线程中,如果没有同步措施,多个线程同时读写(比如对同一个计数变量)可能会出错,导致“数据错乱”。

原子变量的作用

  • 保证操作的完整性:读-改-写是一个不可中断的“原子操作”
  • 避免竞态条件:多个线程同时操作,结果依然正确
  • 高效率:无需锁,硬件原语支持,性能较好

常用方法(以C++为例)

复制代码

#include <atomic>std::atomic<int> count(0);// 多线程自增
count.fetch_add(1, std::memory_order_relaxed);

或者更简单的:

复制代码

count++; // C++11后,原子类型支持operator++

核心技术

  • 底层硬件支持:现代CPU支持原子指令(如CAS:Compare And Swap)
  • 内存顺序控制:指定操作的内存序(如 relaxed、acquire、release,帮助更复杂的同步)

常见应用

  • 计数器:统计任务数量
  • 状态标志:比如“是否已完成”
  • 简单同步:避免锁的开销,用于简单场景

五、总结——深入理解这几个概念的关系与区别

方面消息队列信号信号量原子变量
本质异步消息传递系统通知计数资源管理原子操作变量
主要用途解耦、异步通信事件通知、中断处理资源限制、同步变量安全更新
同步机制阻塞/等待异步中断等待/通知无锁原子操作
适用场景任务调度、事件驱动系统事件、信号通知共享资源控制计数器、状态标志

可能的补充内容

  • 锁(Mutex):一样是同步机制,用于保护临界区,避免数据竞争
  • 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结合锁实现线程等待特定条件
  • 管程(Monitor):封装锁和条件变量,简化同步
  • 现代多线程设计原则:尽量使用无锁(Atomic)和消息传递,而不是大量锁,提升性能与响应速度。

相关文章:

  • 总共76dp 空出20dp然后放一个控件的写法
  • Spring 中的 @ComponentScan注解详解
  • Android Framework学习五:APP启动过程原理及速度优化
  • Redis内存淘汰策略和过期键删除策略有哪些?
  • TAOCMS漏洞代码学习及分析
  • 微信开发者工具里面模拟操作返回、录屏、网络速度、截屏等操作
  • 企业级IP代理解决方案:负载均衡与API接口集成实践
  • 【CUDA】Sgemm单精度矩阵乘法(上)
  • 达梦数据库 【-6111: 字符串转换出错】问题处理
  • 【AI大模型】赋能【传统业务】
  • React构建组件
  • 微信小程序学习之轮播图swiper
  • 【unity游戏开发——编辑器扩展】EditorWindow自定义unity窗口拓展
  • 橙子、橘子相关(果实、叶片、疾病等)数据集大合集
  • SQL注入报错“Illegal mix of collations for operation ‘UNION‘”解决办法
  • 材料×工艺×AI:猎板PCB重构汽车电子四层板技术逻辑
  • [滑动窗口]越短越合法(可转化成越长越合法)
  • docker-compose的使用总结
  • Linux下的c/c++开发之操作Redis数据库
  • select、poll、epoll
  • 长三角首次,在铁三赛事中感受竞技与生态的共鸣
  • 端午假期购票日历发布,今日可购买5月29日火车票
  • “一百零一个愿望——汉字艺术展”亮相意大利威尼斯
  • 国台办: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历史经纬清晰,法理事实清楚
  • 加拿大总理宣布新内阁名单
  • 上海首发经济“卷”到会展业,浦东签约三个年度“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