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ght》北京大学联合团队突破量子计算微型化革命:0.1毫米超表面集成多逻辑门,效率提升95%

量子计算的“纳米级手术刀”**
在量子计算领域,逻辑门的物理实现一直是制约芯片集成度的核心难题。传统方案需要堆叠大量分束器和波导,导致设备体积庞大且误差率居高不下。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发表突破性成果——通过单层梯度超表面实现多种量子CZ门集成,器件尺寸仅百微米量级,逻辑操作保真度高达99%。这项技术犹如为量子芯片植入“纳米级手术刀”,将复杂的光量子电路压缩至一片玻璃表面,为高密度量子集成打开了全新维度。


突破性成果:一片超表面,四类CZ门
研究团队设计的梯度超表面基于几何相位调控原理,采用非晶硅纳米鳍阵列结构(单元尺寸389×219×830 nm),在1550 nm通信波段实现了偏振-路径-轨道角动量多重自由度耦合。通过精密设计超表面衍射特性,单器件可同时支持以下功能:

  1. 偏振编码CZ门:利用左/右旋圆偏振态作为量子比特载体,通过超表面分光干涉产生条件π相位;
  2. 路径编码CZ门:通过路径-偏振锁定特性,天然过滤比特翻转误差;
  3. 并行独立CZ门:利用不同衍射级次实现空间隔离,单表面最多集成6组逻辑门;
  4. 级联CZ门:共享控制比特,实现三量子GHZ纠缠态制备(保真度>99%)。

实验模拟显示,超表面分光比误差控制在5%以内,光子传输效率达96%,相比传统波导方案体积缩小至1/1000,逻辑门密度提升3倍


技术颠覆:从“搭积木”到“画电路”
传统量子光学器件如同“搭积木”——每个分束器(Beam Splitter, BS)需单独制造并精密对准,而超表面方案直接将复杂光路“印刷”在平面结构上。团队提出的**“并行分光”机制**(图2)是核心突破:超表面通过26个旋转纳米鳍单元构成周期性相位梯度,使得入射光子同时经历多路径干涉,等效于3组1:2分光器的并联操作

这种设计带来了三重优势:

  • 误差免疫:路径-偏振锁定特性自动过滤分光过程产生的比特翻转噪声;
  • 多维操控:通过引入涡旋相位,可同步调控光子轨道角动量,为高维量子纠错奠定基础;
  • 可扩展性:单表面支持最多6组独立CZ门,通过级联可构建多比特纠缠网络。

“这就像用一支笔在芯片上直接绘制量子电路,而非逐个焊接元件。”论文通讯作者顾颖教授比喻道。


行业冲击波:量子集成的“摩尔定律”
当前量子芯片面临“集成度-保真度”悖论:波导耦合损耗、工艺不对称性等问题导致器件规模扩大时性能骤降。超表面方案通过以下创新破解困局:

  1. 零耦合损耗:光子直接在自由空间传输,无需波导入射/出射接口;
  2. 工艺容错:纳米鳍单元的大规模阵列可通过电子束光刻一次成型,规避分立元件对准误差;
  3. 多功能集成:单个器件同步支持逻辑运算、纠缠制备与错误检测。

据测算,采用该技术的量子处理器原型可将逻辑门密度提升至1000门/cm²,为光量子计算机的桌面化铺平道路。


未来蓝图:从实验室到量子互联网
研究团队已着手推进技术落地:

  • 可见光版本:采用二氧化钛材料,适配量子通信常用波长;
  • 动态调控:结合液晶或相变材料,实现可重构量子逻辑门;
  • 混合集成:与超导量子比特结合,构建异构量子计算平台。

“未来5年,我们有望看到硬币大小的超表面量子芯片,直接执行Shor算法或量子机器学习任务。”第一作者刘琦博士展望道。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该技术为星地量子通信提供了轻量化解决方案——一片手机屏幕大小的超表面即可替代传统卫星载荷中的复杂光学系统。


结语:量子时代的“平面革命”
这项研究不仅证明了超表面在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巨大潜力,更颠覆了“量子设备必复杂”的传统认知。当三维堆叠的量子电路被压缩为二维平面,或许正如集成电路取代真空管般,一场“量子扁平化革命”已然拉开序幕。正如审稿人评价:“他们用一片玻璃,改写了量子集成的游戏规则。”

深入点此处:超表面逆向设计(CST+FDTD)

相关文章:

  • 自动化 NuGet 包打包与上传:完整批处理脚本详解(含 SVN 支持)
  • Milvus 视角看重排序模型(Rerankers)
  • Java 中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详细说明
  • Java Spring Boot 控制器中处理用户数据详解
  • 零成本打造专属AI图像处理平台:IOPaint本地部署与远程访问指南
  • JetBrains Toolbox 闪退
  • OpenCV进阶操作:人脸检测、微笑检测
  • LangChain的预定义的角色
  • OpenCV + PyAutoGUI + Tkinter + FastAPI + Requests 实现的远程控制软件设计方案
  • 边缘计算网关工业物联网应用:空压机远程运维监控管理
  • 搜索二维矩阵 II
  • QMK RGB矩阵灯效配置详解:从理论到实践(实操部分)
  • 第七节第二部分:接口的综合案例
  • Selenium-Java版(环境安装)
  • 【LINUX操作系统】线程同步与互斥
  • Selenium-Java版(操作元素)
  • 毕业论文,如何区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级联与端到端对话系统架构解析:以Moshi为例
  • 二叉树前中后序遍历统一迭代法详解:空标记法与栈操作的艺术
  • LIO-SAM框架理解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答记者问
  • 4月新增社融1.16万亿,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信贷增速超过8%
  • 秘鲁总理辞职
  • 专访|茸主:杀回UFC,只为给自己一个交代
  •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北外滩有何举措?
  • 迪奥部分客户数据遭泄露,公司称正持续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