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测试】测试基础概念

目录

1、软件测试定义

2、什么是需求:

3、开发模型

1)瀑布模型:

2)螺旋模型

3)增量模型、迭代模型

4)敏捷模型

 4、测试模型

1)V模型

2)W模型


1、软件测试定义

软件测试就是验证软件产品特性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2、测试岗位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软件测试开发⼯程师
2)测试⼯程师
面试题:
一、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的区别:
相同点:
1、都统称为测试人员
2、对产品质量负责,保障产品的质量
不同点:
测试开发比测试多“开发”二字,而这个开发并不是指业务开发,因为业务开发时开发人员的主要职责,这里的开发是指 需要开发测试效率工具,通过效率工具来替身测试的笑傲率和测试质量,比如自动化、性能测试等就是效率工具。
二、⾛测试岗位为什么还要学习开发知识?
1)
测试⼈员也需要编写代码,如⾃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开发测试效率⼯具等。测试⼈员
需要能够看懂代码、了解开发框架
2)
学好开发知识能够提⾼软件测试质量。通过查看代码中数据的⾛向能够更好的从代码层
⾯去发现问题。
三、为什么⾛测试岗位⽽不⾛开发岗位?
从岗位⼯作性质分析+个⼈性格/爱好+个⼈职业规划三个⽅⾯阐述。
1)
个⼈兴趣爱好:从性格和兴趣出发,测试⼯作需要测试⼈员具备良好的耐⼼、细⼼,接
触了测试内容后对测试⼯作产⽣浓厚兴趣
2)
岗位性质:不管是测试还是测试开发都统称为测试⼈员,测试⼈员主要以保障项⽬测试
质量为主,通过开发⼀些测试效率⼯具(⽐如我们学的⾃动化就是效能⼯具,除此之外还
有我们课件上写的内存泄漏⼯具等等)来提⾼测试效率。⽽软件开发主要以业务编码为
主。
3)个⼈职业规划:⼤学期间就树⽴了⾛测试⽅向的⽬标,今后将继续提⾼测试和开发能
⼒,争取在测试领域做出⼀番有影响⼒的事务

2、什么是需求:

用户需求:就是一句话,但是能不能真的实现,不一定

软件需求:或者叫功能需求,该需求会详细描述开发⼈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软件需求是测试⼈员进⾏测试⼯作的基本依据。可以作为开发和测试的工作依据

3、开发模型

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

需求分析---计划----设计----编码----运行维护

常见的开发模型:


1)瀑布模型:

缺点: 

瀑布模型的适⽤场景:需求固定的⼩项⽬

2)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中各个阶段都引入风险分析+原型

引入的目的是减少各个阶段遗留的风险问题,避免把问题留到后面的阶段 

缺点:

3)增量模型、迭代模型

增量模型:将大需求拆分成小需求,每个小需求独立开发上线。(刚开始画人就只有头、再有脖子、再有、慢慢增加)

迭代模型:基础版本--->优化版本1---->优化版本2.....(刚开始这个人基础的模型就都有了)

迭代模型和增量模型现在不会单独去使用,而是配合去使用的。 

4)敏捷模型

在项目开发期间处理来自客户的变更请求以及合并这些变更需的高成本和时间。在实际工作中,一款产品的功能是不断在变化的。是促进项目的快速完成。

特点:轻⽂档,轻流程,重⽬标,重产出

1、Scrum是敏捷模型中的⼀种,⼜称为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模型

主要有三个⻆⾊和五个重要会议
三个角色:产品经理、项目经历、研发团队
scrum的基本流程如上图所⽰:
产品负责⼈负责整理user story,形成左侧的product backlog。
发布计划会议:product owner负责讲解user story,对其进⾏估算和排序,发布计划会议的产出
就是制定出这⼀期迭代要完成的story列表,sprint backlog。
迭代计划会议:项⽬团队对每⼀个story进⾏任务分解,分解的标准是完成该story的所有任务,每
个任务都有明确的负责⼈,并完成⼯时的初估计。
每⽇例会:每天scrum master召集站⽴会议,团队成员回答昨天做了什么今天计划做什么,有什么
问题。
演⽰会议:迭代结束之后,召开演⽰会议,相关⼈员都受邀参加,团队负责向⼤家展⽰本次迭代取
得的成果。期间⼤家的反馈记录下来,由po整理,形成新的story。
回顾会议:项⽬团队对本期迭代进⾏总结,发现不⾜,制定改进计划,下⼀次迭代继续改进,以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
需求发布会议、计划发布会议、每日会议、演示会议(提出新的需求放到需求池中,不断进行迭代)、回顾会议

 4、测试模型

1)V模型

优点:明确的标注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测试

缺点:仅仅把测试作为在编码之后的⼀个阶段,未在需求阶段就介⼊测试。缺点同瀑布模型。

2)W模型

又称双V模型,这两个V各个阶段都是并行的。开发V并不是单单指编码阶段,而是为产品开发流程而实施的各个阶段。

优点:有利于尽早地全⾯的发现问题。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员就应该参与到对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以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难度和测试⻛险及早制定应对措施,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进度

缺点:

1、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串⾏的;
2、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上⼀阶段完全结束,才可正式开始下⼀个阶段⼯作。
3、重流程,⽆法⽀持敏捷开发模式。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面临困惑。

相关文章:

  • 重塑“DATA+AI“的共生范式:DataBuilder如何赋能企业数据价值跃迁
  • 在K8S集群中部署EFK日志收集
  • ubuntu20.04系统搭建k8s1.28集群-docker作为容器运行时
  • Ubuntu——执行echo $USE什么都不显示
  • tocmat 启动怎么设置 jvm和gc
  • 机器学习第十讲:异常值检测 → 发现身高填3米的不合理数据
  • CSS盒子模型:Padding与Margin的适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初学c语言14(指针6)
  • CentOS7原有磁盘扩容实战记录(LVM非LVM)【针对GPT分区】
  • SpringBoot Vue MySQL酒店民宿预订系统源码(支付宝沙箱支付)+代码讲解视频
  • 【Linux】Linux 的管道与重定向的理解
  • 监控易一体化运维:网络流量分析的智慧引擎
  • 使用Git+Cron实现BIND的Named域名配置自动化管理!
  • java加强 -File
  • 【Java-EE进阶】SpringBoot针对某个IP限流问题
  • 【Linux C/C++开发】轻量级关系型数据库SQLite开发(包含性能测试代码)
  • 【设计模式】- 创建者模式
  • 【AI面试秘籍】| 第9期:Transformer架构中的QKV机制深度解析:从原理到实践实现
  • SparkSQL操作MySQL
  • 【C语言指针超详解(六)】--sizeof和strlen的对比,数组和指针笔试题解析,指针运算笔试题解析
  •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初次审议检察公益诉讼法
  •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费高云卸任副省长职务
  • 安徽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余三元调任省社科院院长
  • 复旦大学与上海杨浦共建市东医院
  • 盖茨说对中国技术封锁起到反作用
  • 80后莆田市文旅局长马骏登台与杨宗纬合唱,“演唱会秒变旅游推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