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盈亏平衡分析
3.1.1 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
- 销售收入=总成本
-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单位可变成本、单位税金及附加)
2.分类
-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 通常只求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3.1.2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1.前提条件
- 产量等于销售量、当年生产的全年全部销售
- 产量发生变化时、单位可变成本不变。总成本费用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 固定成本:固定工资福利、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长期借款利息支出
- 可变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包装费、计件工资、单位产品税金及附加
- 产量发生变化时、产品售价不变。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2.盈亏平衡点的表达形式
- 产量、产品售价、单位可变成本、年固定成本。
- 生产能力利用率。小于70%为正常。
3.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和评价
- 产品售价* 产量=年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税金及附加 )*产量
- 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点的产量/设计生产能力产量
4.优缺点
- 计算简便、最关键的盈利性问题进行初步分析、预先估计方案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助于了解可承受风险的程度、也可以监测方案规模
- 不能揭示产生方案的根源
3.2 敏感性分析
3.2.1 敏感性分析的概念和分类
-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 财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
- 经济分析:敏感性分析
3.2.2 敏感性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1.确定分析指标
- 根据经济效果分析的目的和任务、方案的特点以及指标的重要程度来选择,必要时同时2个或2个以上
2.选取不确定因素
- 经济效果评价指标的因素很多,只是对那些在确定性经济效果评价中采用该因素的数据的准确性把握不大的、或者可能对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影响较大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
3.计算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 针对不确定因素的不利变化和有利变化进行,以便观察各种变化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 不确定因素变化的幅度,分别选取百分比;根据不确定因素的不同变化幅度;编制敏感性分析表或敏感性分析图的形式呈现
4.确定敏感因素
- 相对测定法和绝对测定法
- 相对测定法:敏感度系数确定,绝对测定法:临界点确定
1.敏感度系数
- 分析指标变化的百分率与不确定因素变化的百分率之比。
- 绝对值越大、敏感程度高。
- Saf=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时,分析指标的相应变化率/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率;Saf>0 同方向变化,<0 反方向变化
- 不能直接显示变化后分析指标的值,需要编制敏感性分析表、列出因素变动率及相应的分析指标值
2.临界点
- 可行变成不可行的临界数值。
- 近似值,不完全是直线关系,误差较大时,采用试算法、函数求解
- 敏感性分析表:基本方案的指标数值
- 敏感性分析图:横轴为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率、纵轴为分析指标。
5.对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分析
- 一般选择敏感程度小、承受风险能力强、可靠性大的方案
- 结合敏感度系数及临界点的计算结果、按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进行排序、找出那些较为敏感的不确定因素。敏感度系数绝对值较高者或临界点较低者为较为敏感的因素
- 定性分析临界点所表示的不确定因素变化发生的可能性。
- 归纳敏感性分析的结论、指出最敏感的一个或多个关键因素
3.2.3 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
- 对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作出了定量的描述
- 有助于搞清方案对不确定因素的不利变动所能容许的风险程度、有助于鉴别何者是敏感因素、排除那些无足轻重的变动因素的注意力,深入调查研究重点集中在那些敏感因素上、达到尽量减少风险、增加决策可靠性的目的。
- 不能得到那些影响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进一步借助概率分析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