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并发GIS数据处理的一点经验分享
1、背景介绍
笔者过去几年在参与某个大型央企的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了十分棘手的难题。其与我们平常接触的项目性质完全不同。在一般的项目中,客户一般只要求我们能够通过桌面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将各类地理信息数据加工处理成地图/场景和工作空间,然后再将工作空间通过iServer发布为各类GIS服务。由于GIS数据处理比较专业,对准确性要求也较高,所以一般的客户通常情况下都会对数据处理、制图保持敬畏的心态,不去过多接触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便可以通过人工自行维护的方式帮客户完成数据处理和制图的操作。
但在笔者参与的这个大型能源央企的日常业务中,数据生产是这个客户的核心需求。并且,由于数据生产均为各下级设计院的一线设计人员完成。各个设计人员的专业为石油管道相关的专业,对地理信息的理解非常有限。并且其日常设计工作工期紧,压力非常大,没有办法像我们一样进行专业化的GIS数据处理。
同时,出于管控的需要,甲方要求各个下级设计院提交的成果必须按照统一的地图模板、数据集模板来进行数据生产和成果汇交,不允许各设计院自行制图及随意填充数据。这样就得用尽可能自动化的方式完成数据建库、地图制图、场景配置。
为此,甲方联合项目组制定了一套实体的属性结构和制图规范,并将其下发给各个设计院。各个设计院基于这套工作空间进行数据生产。并且在通过设计软件设计实体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