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YSQL库表设计:范式

1.1.1. 概念

  • MySQL 的库表设计,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率性而为,往往在前期的设计中考虑并不全面,同时对于库表结 构的划分也并不明确,所以很多时候在开发过程中,代码敲着敲着会去重构某张表结构,甚至大面积重构 多张表结构,这种随心所欲的设计方式,无疑给开发造成了很大困扰。
  • 范式( Normal Form )是指设计数据库时要遵守的一些原则
  • 在设计 DB 库表结构时,需要遵守该规范,可以让在项目之初,设计的库表结构更为合理且优雅。数据库范 式中,声名远扬的有三大范式,但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其他设计规范,如:
  1. 数据库三大范式( 1NF2NF3NF
  2. 第四范式( 4NF )和第五范式:完美范式( 5NF
  3. 巴斯-科德范式( BCNF
  4. 域键范式
  5. 反范式设计
  • 小结:三大范式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后续的范式都基于前一个范式的基础上推行,比如:今天我要先炒 菜,然后吃饭,最后洗碗,这三者属于递进关系,后者都建立在前者之上,其顺序不能颠倒,比如先吃饭 再炒菜,这必然是行不通的。数据库的三大范式也一样,第二范式必须建立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之上,如若 设计的库表第一范式都不满足,那定然是无法满足第二范式的。

1.1.2. 第一范式(1NF

  • 原则:库表设计时为了确保原子性,其存储数据具备不可再分性,,例:

  • 在上述的学生表中,其中有一个 student 学生列,这一列存储的数据则明显不符合第一范式:原子性的规 定,因为这一列的数据还可以再拆分为姓名、性别、身高三项数据,因此为了符合第一范式,应该将表结 构更改为:
  •  如果不去拆分列满足第一范式,会造成什么影响?
  1. 客户端语言和表之间无法很好的生成映射关系。
  2. 查询到数据后,需要处理数据时,还需要对 student 字段进行额外拆分。
  3. 插入数据时,对于第一个字段的值还需要先拼装后才能进行写入。

1.1.3. 第二范式(2NF

原则:表中的所有列,其数据都必须依赖于主键,也就是一张表只存储同一类型的数据,不能有任何一列 数据与主键没有关系,例:
  • 虽然此时已经满足了数据库的第一范式,但此刻观察 course 课程、 score 分数这两列数据,跟前面的几 列数据实际上依赖关系并不大,同时也由于这样的结构,导致前面几列的数据出现了大量冗余,所以此时 可以再次拆分一下表结构:

  • 经过上述结构优化后,之前的一张表被拆分成学生表、课程表、成绩表三张,每张表中的 id 字段作为主 键,其他字段都依赖这个主键。无论在那张表中,都可以通过 id 主键确定其他字段的信息,每张表的业务 属性都具备“唯一性,也就是每张表都只会描述了一件事情,不会存在一张表中会出现两个业务属性。

1.1.4. 第三范式(3NF

  • 原则:表中每一列数据不能与主键之外的字段有直接关系,例:
  •  比如这张学生表,目前即符合第一范式,也符合第二范式,但看最后的两个字段, department 表示当前 学生所属的院校, dean 则表示这个院系的院长是谁。一般来说,一个学生的院长是谁,首先是取决于学生 所在的院系的,因此最后的 dean 字段明显与 department 字段存在依赖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表结 构:

  • 经过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后,又将原本的学生表拆为了院系表、学生表两张,学生表中则是只存储一个院系 ID ,由院系表存储院系相关的所有数据。至此,学生表中的每个非主键字段与其他非主键字段之间,都是 相互独立的,之间不会再存在任何依赖性,所有的字段都依赖于主键。
  • 为什么要这样调整?不调整会发生什么问题:
  1. 当一个院系的院长换人后,需要同时修改学生表中的多条数据。
  2. 当一个院长离职后,需要删除该院长的记录,会同时删除多条学生信息。 
  3. 如果设计的表结构,无法满足第三范式,在操作表时就会出现异常,使得整个表较难维护。

1.1.5. 三范式小结

  • 范式小结
  1. 1NF:确保原子性,表中每一个列数据都必须是不可再分的字段。
  2. 2NF:确保唯一性,每张表都只描述一种业务属性,一张表只描述一件事。
  3. 3NF:确保独立性,表中除主键外,每个字段之间不存在任何依赖,都是独立的。
  • 没有按照范式设计表时,会存在几个问题
  1. 整张表数据比较冗余,同一个学生信息会出现多条。
  2. 表结构特别臃肿,不易于操作,要新增一个学生信息时,需添加大量数据。
  3. 需要更新其他业务属性的数据时,比如院系院长换人了,需要修改所有学生的记录。
  • 经过三范式的设计优化后,整个库中的所有表结构,会显得更为优雅,灵活性也会更强。

1.1.6. 巴斯-科德范式(BCNF

  • 概念:
  1. 前题:一般在一张表中,可以用于区分每行数据的一个列,通常会被咱们设为主键,例如常用的 ID 字段就是如此,这类主键通常被称为单一主键,即一个列组成的主键。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联合主 键的概念,也就是由多个列组成的主键
  2. 巴斯-科德范式也被称为 3.5NF ,是第三范式的补充版
  3. 第三范式的要求是:任何非主键字段不能与其他非主键字段间存在依赖关系,也就是要求每个非主键 字段之间要具备独立性。而巴斯-科德范式在第三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任何主属性不能对其他 主键子集存在依赖
  4. 大白话:规定了联合主键中的某列值,不能与联合主键中的其他列存在依赖关系  
  • 例:

  • 分析
  • 这张学生表,此时假设以 classes 班级字段、 class_adviser 班主任字段、 name 学生姓名字段,组合成一个联合主键,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联合主键,确定学生表中任何一个学生的信息,比如:熊 竹老师管的计算机-2201班,哪个竹子同学有多高啊?可以通过上述的联合主键精准定位到表中第一 条数据,并且最终能够给出答案为 185cm
  • 出现问题:在这张表中,一条学生信息中的班主任,取决于学生所在的班级,比如「竹子同学、子竹 同学」在「计算机-2201班」,所以它们的班主任都是「熊竹老师」,因此班主任字段其实也依赖于 班级字段。那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1. 当一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换人后,需要同时修改学生表中的多条数据。
  2. 当一个班主任老师离职后,需要删除该老师的记录,会同时删除多条学生信息。
  3. 想要增加一个班级时,同时必须添加学生姓名数据,因为主键不允许为空。
  •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明显得知,如果联合主键中的一个字段依赖于另一个字段,同样也会造成不小的问题, 使得整张表的维护性变差,因此这里需要进一步调整结构:

 

  • 经过结构调整后:
  1. 原本的学生表则又被拆为了班级表、学生表两张,在学生表中只存储班级 ID ,然后使用 classes_id 班级 ID name 学生姓名两个字段作为联合主键。
  2. 之前的三个问题也不存在,如换班主任后只需要更改班级表,无需修改学生表中的学生信息;增加班 级时,只需要在班级表中新增数据,也不会影响学生表。
  • 小结:第三范式只要求非主键字段之间,不能存在依赖关系,但没要求联合主键中的字段不能存在依赖, 因此第三范式并未考虑完善,巴斯-科德范式修正的就是这点,是对第三范式的补充及完善,修正了第三范 式。

1.1.7. 第四范式(4NF

  • 多值依赖:表中的字段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也就是一个字段的具体值会由多个字段来决定(一个表中 至少需要有三个独立的字段才会出现多值依赖问题)
  • 示例:

 经典的业务,用户角色权限表,各字段含义:

  • user_name 字段 -- 用户名
  • role 字段 -- 角色信息:
  • USER :普通用户角色。ADMIN :管理员角色。
  • ROOT :超级管理员角色。
permission 字段 -- 权限信息:
  • * :超级管理员拥有的权限级别, * 表示所有。
  • BACKSTAGE :管理员拥有的权限级别,表示可以操作后台。
  • LOGIN :普通用户拥有的权限级别,表示可以登录访问平台。
  • 此时假设我们需要新增一条数据,那表中的权限字段究竟填什么?这个值是需要依赖多个字段决定的,权 限来自于角色,而角色则来自于用户。也就是说,一个用户可以拥有多个角色,同时一个角色可以拥有多 个权限,所以此时咱们无法单独根据用户名去确定权限值,权限值必须依赖用户、角色两个字段来决定, 这种一个字段的值取决于多个字段才能确定的情况,就被称为多值依赖。
  • 因此第四范式的定义就是要消除表中的多值依赖关系,上述表格拆分为:

 

  • 观察上述的五张表正是大名鼎鼎的权限五表,将原本的用户角色权限表,拆分成了用户表、角色表、权限 表、用户角色关系表、角色权限关系表。
  • 经过这次拆分之后,一方面用户表、角色表、权限表中都不会有数据冗余,第二方面无论是要删除亦或新 增一个角色、权限时,都不会影响其他表。后面的两张关系表,主要是为了维护用户、角色、权限三者之 间的关系。

1.1.8. 第五范式(5NF/完美范式

  • 定义:建立在 4NF 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表中的连接依赖,直到表中的连接依赖都是主键所蕴含的
  • 第五范式解决的是无损连接问题,基本没有实际意义,了解即可,因为无损连接很少出现,而且难以察觉

1.1.9. 第六范式(6NF)/域键范式

  • 域键范式,也被称之为终极范式,但目前也仅有学术机构在研究,在生产环境中实际的用途也不大

1.1.10. 反范式

  • 概念:不遵循数据库范式设计的结构,就被称为反范式结构。
  • 遵循数据库范式设计优点如下:
  1. 避免了大量的数据冗余
  2. 节省了大量存储空间
  3. 表整体结构更为优雅,能让 SQL 操作更加便捷且减少出错。
  • 但随着范式的级别越高,设计出的结构会更加精细化,原本一张表的数据会被分摊到多张表中存储,表的 数量随之越来越多。会存在一个致命问题,也就是当同时需要这些数据时,只能采用联表查询的形式检索 数据,有时候甚至为了一个字段的数据,也需要做一次连表查询才能获得。这其中的开销无疑是花费巨大 的,尤其是当连接的表不仅两三张而是很多张时,有可能还会造成索引失效,这种情况带来的资源、时间 开销简直是一个噩梦,这会严重地影响整个业务系统的性能。
  • 因此,也正是由于上述一些问题,在设计库表结构时,我们不一定要 100% 遵守范式准则。这种违反数据库 范式的设计方法,就被称之为 反范式设计
  • 设计原则:无论那种范式只要能够对业务有利,那就可以称之为好的设计方案。在设计时千万不要拘泥于 规则之内,一定要结合实际业务考虑,遵循业务优先的原则去设计结构.
  • 注意:不是所有不遵循数据库范式的结构设计都被称为反范式,反范式设计是指自己知道会破坏范式,但 对业务带来好处大于坏处时,刻意设计出破坏范式的结构。

1.1.11. 数据库范式设计总结

  • 经过一系列的阐述后,其实不难发现,越到后面的范式,越难令人理解,同时为了让表满足更高级别的范 式,越往后付出代价也越大,而且拆分出的表数量也会越多
  • 一般项目中仅需满足到第三范式或 BC 范式即可,因为这个度刚刚好,再往后就会因为过于精细化设计,导 致整体性能反而下降。
  • 控制到第三范式的级别,一方面数据不会有太多冗余,第二方面也不会对性能影响过大。同时,如若打破 范式的设定能对业务更有利,那也可以违背范式原则去设计。
  • 生产项目中库表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区别如下:
  • 不合理的结构设计会造成的问题:
  1. 数据冗余,会浪费一定程度上的存储空间
  2. 不便于常规 SQL 操作(例如插入、删除),甚至会出现异常
  • 合理的结构设计带来的好处:
  1. 节省空间, SQL 执行时能节省内存空间,数据存储时能节省磁盘空间
  2. 数据划分较为合理, DB 性能整体较高,并且数据也非常完整
  3. 结构便于维护和进行常规 SQL 操作  
  • 各范式之间的递进关系图:

  • 范式概念: 
  1.  第一范式:原子性,每个字段的值不能再分。
  2. 第二范式:唯一性,表内每行数据必须描述同一业务属性的数据。
  3. 第三范式:独立性,表中每个非主键字段之间不能存在依赖性。
  4. 巴斯范式:主键字段独立性,联合主键字段之间不能存在依赖性。
  5. 第四范式:表中字段不能存在多值依赖关系。
  6. 第五范式:表中字段的数据之间不能存在连接依赖关系。
  7. 域键范式:试图研究出一个库表设计时的终极完美范式。

相关文章:

  • Error parsing column 10 (YingShou=-99.5 - Double) dapper sqlite
  • [Unity]-[UI]-[Image] 关于UI精灵图资源导入设置的详细解释
  • 【AI提示词】蝴蝶效应专家
  • 编译日志:关于编译opencv带有ffmpeg视频解码支持的若干办法
  • JWT原理及工作流程详解
  • 图像匹配导航定位技术 第 10 章
  • 单片机-STM32部分:10、串口UART
  • 虚拟文件系统
  • Rust 中的 Pin 和 Unpin:内存安全与异步编程的守护者
  • VS Code配置指南:打造高效的QMK开发环境
  • 操作系统的初步了解
  • YOLOv8目标检测性能优化:损失函数改进的深度剖析
  • STM32外设-串口UART
  • WORD压缩两个免费方法
  • leetcode - 双指针问题
  • 抖音 “碰一碰” 发视频:短视频社交的新玩法
  • Spring Boot 框架概述
  • 主题分析建模用法介绍
  • FPGA:如何提高RTL编码能力?
  • 第20篇:Linux设备驱动程序入门<七>
  • 呼和浩特推进新一轮国企重组整合:杜绝一项目一公司、一业务一公司
  • 马上评|让“贾宝玉是长子长孙”争议回归理性讨论
  • 98年服装“厂二代”:关税压力下,我仍相信中国供应链|湃客Talk
  • 人民日报整版调查:中小学春秋假,如何放得好推得开?
  •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普京总统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 少年中国之少年的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