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三省】(C语言基础)怎样定义和引用一维数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SDN 时时三省
一维数组是数组中最简单的,它的元素只需要用数组名加一个下标,就能唯一地确定。如上面介绍的学生成绩数组s就是一维数组。有的数组,其元素要指定两个下标才能唯一地确定,如用s₂,₃表示“第2班第3名学生的成绩”,其中第1个下标代表班,第2个下标代表在本班中的学生序号。此时,s就是二维数组。还可以有三维甚至多维数组,如用s₄,₂,₃表示“4年级2班第3名学生的成绩”,此时,s就是三维数组。它们的概念和用法基本上是相同的。熟练掌握一维数组后,对二维或多维数组,很容易举一反二,迎刃而解。
怎样定义一维数组
要使用数组,必须在程序中先定义数组,即通知计算机:由哪些数据组成数组,数组中有多少元素,属于哪个数据类型。否则计算机不会自动地把一批数据作为数组处理。例如,下面是对数组的定义:
int a [ 10 ];
它表示定义了一个整型数组,数组名为a,此数组包含10个整型元素。
定义一维数组的一般形式为
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
说明:
( 1 )数组名的命名规则和变量名相同,遵循标识符命名规则。( 2 )在定义数组时,需要指定数组中元素的个数,方括号中的常量表达式用来表示元意的个数,即数组长度。例如,指定a [ 10 ],表示a数组有10个元素。注意,下标是从0开始的,这10个元素是a [ 0 ],a [ 1 ] ,a [ 2 ] , a [ 3 ] , a [ 4 ] , a [ 5 ] , a [ 6 ] , a [ 7 ] , a [ 8 ],a [ 9 ]。请特别注意,按上面的定义,不存在数组元素a [ 10 ]。
( 3 )常量表达式中可以包括常量和符号常量,如“int a [ 3 + 5 ];”是合法的。不能包含变量,如“inta「n ];”是不合法的。也就是说,C语言不允许对数组的大小作动态定义,即数组的大小不依赖于程序运行过程中变量的值。例如,下面这样定义数组是不行的:
int n ;
scanf ( " % d”,& n );/ /企图在程序中临时输入数组的大小
int a [ n ];
用“int a [ 10 ];”定义了数组a后,在内存中划出一片存储空间,存放了一个有10个整型元素的数组(如果用VisualC++,此空间大小为4×10 = 40字节)。可以看到,用一个
“int a [ 10 ];”,
就相当于定义了10个简单的整型变量,显然简捷方便。
怎样引用一维数组元素
在定义数组并对其中各元素赋值后,就可以引用数组中的元素。应注意:只能引用数下组元素而不能一次整体调用整个数组全部元素的值。
引用数组元素的表示形式为
数组名[下标]
例如,a [ 0 ]就是数组a中序号为0的元素,它和一个简单变量的地位和作用相似。“下标”可以是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例如下面的赋值表达式包含了对数组元素的引用:
a [ 0 ] = a [ 5 ] + a [ 7 ] - a [ 2×3 ]
每一个数组元素都代表一个整数值。
注意:
定义数组时用到的“数组名[常量表达式]”和引用数组元素时用的“数组名[下标]”形式相同,但含义不同。例如:
int a [ 10 ];/ /前面有int,这是定义数组,指定数组包含10个元素
t = a [ 6 ] ; / /这里的a [ 6 ]表示引用a数组中序号为6的元素
例题:
对10个数组元素依次赋值为0,1,2,3,4,5,6,7,8,9,要求按逆序输出。
解题思路:
显然首先要定义一个长度为10的数组,由于赋给的值是整数,因此,数组可定义为整型,要赋的值是0 ~ 9,有一定规律,可以用循环来赋值,同样,用循环来输出这10个值,在输出时,先输出最后的元素,按下标从大到小输出这10个元素,这个算法很简单,可以直接写出程序。
编写程序:
运行结果:
程序分析:
第1个for循环使a[0] ~ a [9]的值为0 ~ 9,第2个for循环按a [9] ~ a [0]的顺序输出各元素的值。
应当特别提醒的是:数组元素的下标从0开始,如果用“int a [ 10 ];”定义数组,则最大下标值为9,不存在数组元素a[10]。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为了使程序简洁,常在定义数组的同时给各数组元素赋值,这称为数组的初始化。可以用“初始化列表”方法实现数组的初始化。在定义数组时对全部数组元素赋予初值。例如:
int a [ 10 ] = ( 0,1,2,3,4,5,6,7,8,9 );
将数组中各元素的初值顺序放在一对花括号内,数据间用逗号分隔。花括号内的数据就称为“初始化列表”。
经过上面的定义和初始化之后,a [ 0 ] = 0,a [ 1 ] = 1,a [ 2 ] = 2,a [ 3 ] = 3,a [ 4 ] = 4,a[ 5 ] = 5,a [ 6 ] = 6,a [ 7 ] = 7,a [ 8 ] = 8,a [ 9 ] = 9。
( 2 )可以只给数组中的一部分元素赋值。例如:int a [ 10 ] = ( 0,1,2,3,4 );定义a数组有10个元素,但花括号内只提供5个初值,这表示只给前面5个元素赋初值,系统自动给后5个元素赋初值为0。
( 3 )如果想使一个数组中全部元素值为0,可以写成int a [ 10 ] = ( 0,0,0,0,0,0,0,0,0,0 );或int a [ 10 ] = ( 0 );
( 4 )在对全部数组元素赋初值时,由于数据的个数已经确定,因此可以不指定数组长度。例如:
int a [ 5 ] = ( 1,2 , 3 , 4,5 );
可以写成
int a []= ( 1,2,3,4,5 );
在第2种写法中,花括号中有5个数,虽然没有在方括号中指定数组的长度,但是系统会根据花括号中数据的个数确定a数组有5个元素。但是,如果数组长度与提供初值的个数不相同,则方括号中的数组长度不能省略。例如,想定义数组长度为10,就不能省略数组长度的定义,而必须写成
int a [ 10 ] = ( 1,2,3,4,5 );
只初始化前5个元素,后5个元素为0。
说明:
如果在定义数值型数组时,指定了数组的长度并对之初始化,凡未被“初始化列表”指定初始化的数组元素,系统会自动把它们初始化为0(如果是字符型数组,则初始化为' \0 ',如果是指针型数组,则初始化为NULL,即空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