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中进程的属性:进程优先级

一、优先级和进程优先级

1.1什么是优先级

优先级就是获取某种资源的先后顺序,比如打饭时排队:排队就是在确认优先级

1.2为什么要有优先级

本质上其实是目标资源相对于需求者来说比较少,如CPU,磁盘,显示器,键盘等相对于进程来说并不充足

1.3优先级与权限有类似的地方,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优先级:能使用资源,决定谁先谁后问题

权限:决定能不能使用资源的问题

1.4进程优先级与竞争性的体现

1.4.1进程优先级竞争的资源

优先级的存在是因为资源较少,需要排顺序来竞争资源分配,那么对于进程优先级来说竞争的资源是什么呢?

竞争的是CPU资源

1.4.2竞争性的体现

竞争性的原因:资源稀缺

系统中进程数目很多,但是CPU很少,进程之间就有了竞争属性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更合理地竞争资源,便有了进程优先级

二、进程优先级是怎么实现的

2.1用户名和与之强相关的UID

2.1.1UID是什么

在Linux下,会为每个用户维护一个对应的UID整形值来代表用户名所对应地字符串

可以使用ls -n来查看

可以发现在-n选项下,用户名 my_normal对应的字符串被替换成了整数1000 

2.1.2为什么要有UID

UID标识了用户ID,代表进程是哪一个用户启动的

①Linux下一切皆文件,每个文件都会记录自己的拥有者,所属组以及对应的权限

②Linux下所有操作都是进程来完成,进程也属于文件,自然要记录“拥有者”,即:“谁(哪个用户)启动的我”

总而言之,进程通过记录“谁启动的我”来判断自身是否属于文件的拥有者/所属组,以此确定是否有权限进行一些操作,这就是权限控制实现的底层原理,也是UID的意义

2.2task_struct中优先级属性的实现原理

task_struct中的优先级属性是通过特定的几个int类型的变量来表示优先级的(优先级数字越小,代表优先级越高)

查看优先级:

可以通过ps -la指令查看所有自己创建的进程的详细信息,包括其优先级

其中:PRI和NI对应的就是优先级属性

PRI:最终优先级

NI:是nice(细微)的简写,代表优先级的修正数据

最终优先级=默认PRI(例子中为80)+NI

2.3如何修改进程优先级(注:此功能不是高频使用的,且不建议修改)

修改进程优先级使用的是top指令的一个功能:

进入top指令->输入r->输入PID->输入nice值

(注:OS禁止频繁修改优先级,同时UID对应用户没有权限的话也不允许修改)

原进程:

top的r功能:

 输入一个大于等于19的数,修改后:

再输入一个小于等于-20的数,触发OS保护机制,不允许连续修改进程优先级

 切换为root账户再修改:

综上,NI值有范围限制,在[-20,19]之间 ,共40个数字

2.3补:为什么要把nice值设置在一个可控范围内?为什么是[-20,19]?

分时OS的进程调度需要遵循尽量公平的原则,如果有一个进程优先级特别高,会破坏这一公平性

2.4进程切换

2.4.1时间片的概念与时间片对于进程有什么影响

①时间片

Linux基于时间片进行轮转调度,一个进程的时间到了它的时间片,进程切换

②时间片对于进程的影响

时间片到了,这一进程并不一定跑完,因此进程需要保存自己的运行状态,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被重新调度

2.4.2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轮转调度

就像在学校转而去当兵入伍,确定入伍名额需要向学校申请保留学籍

退伍后,需要向学校申请恢复学籍

其中保留学籍的目的是留存历史的学习痕迹,保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未来的恢复才是目的

类比起来

①学生就像进程,CPU就像学校,部队就像OS中,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就是时间片

②保留学籍就像保存上下文数据

③恢复学籍就像回复上下文数据

2.4.3切换过程和理解

①进程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临时数据在CPU的寄存器中保存,CPU内部有多个寄存器,我们称之为“一套寄存器”

CPU如何得知当前运行到代码中哪一行了呢?

是依靠pc指针与ir指针

磁盘中的代码和数据加载到内存中,在这段内存空间中,每一句代码都有自己的地址

此时的eip寄存器(又名pc指针,i是instruction的简写,意思为指令;p是point的简写,意思是指针)存储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ir寄存器:指令寄存器,保存的是当前从内存加载到CPU中,正在执行的指令

②CPU内部寄存器中的一系列数据,是进程执行时的瞬时状态信息数据(又名上下文数据)

2.4.3补:寄存器!=寄存器里的上下文数据,还有其他内容

2.4.4进程切换的核心:上下文数据的保存和恢复

进程切换的核心就是进程上下文数据的保存和恢复,一个可执行程序开始运行的过程:

①pc中存main函数的地址,

②之后把执行加载到ir中,更新pc值

③ir将指令交给CPU中一个控制器来执行,执行结束进行下一行代码的读取

之后运行进程一的时间片,到时间后换到进程二,以此类推

假如这个过程不保护(不保存上下文数据):

进程一运行结束,回到调度队列,CPU中pc指针读取了进程二的首语句,会把原来进程一的痕迹覆盖;下一次轮到进程一执行,找不到上次的痕迹,无法继续运行

无法完成调度与切换

做保护:

会在CPU外的某个位置将进程一的上下文数据保存起来,再进行pc指针读取进程二首语句

进程切走:将相关寄存器数据保存起来

进程切回:将历史保存的寄存器数据恢复到寄存器中

2.4.5进程切换过程中,CPU寄存器被共享使用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上下文数据,这些上下文数据需要加载到CPU寄存器内部来使用,而CPU寄存器只有一套,所以CPU被多个进程共享使用

2.4.6每个进程的上下文数据究竟存储在哪里

现在电脑对于进程上下文数据的保护体系已经十分完善了,涉及到多个位置

但我们可以理解为上下文数据保存在内存的PCB中

源码中可以看出端倪:

在task_struct中有一个tss的定义,而它是这个:

 所以进程的上下文数据保存在任务状态段(TSS) 的结构体中

相关文章:

  • Pytorch-CUDA版本环境配置
  • The Traitor King (10 player 25 player)
  • 哈希函数详解(SHA-2系列、SHA-3系列、SM3国密)案例:构建简单的区块链——密码学基础
  • 游戏引擎学习第256天:XBox 控制器卡顿和修复 GL Blit 伽玛问题
  •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战:从鸢尾花到乳腺癌数据集
  • AI日报 · 2025年5月03日|Perplexity 集成 WhatsApp,苹果传与 Anthropic 合作开发 Xcode
  • list类的详细讲解
  • day13 python不平衡数据集的处理(补)
  • 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详解
  • InnoDB索引的原理
  • 实验二 软件白盒测试
  • 状压 DP 详解
  • 一种快速计算OTA PSRR的方法(Ⅰ)
  • 前端面经-VUE3篇--vue3基础知识(二)计算属性(computed)、监听属性(Watch)
  • 双指针(5)——有效三角形个数
  • 头皮理疗预约小程序开发实战指南
  • 大模型开发学习笔记
  • Java 自旋锁:实现机制与优化策略
  • 【Bootstrap V4系列】学习入门教程之 表格(Tables)和画像(Figure)
  • 动态思维——AI与思维模型【91】
  • 赵乐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森林法全面有效贯彻实施
  • 溢价率19.48%,民企番禺置业3.07亿元竞得广州番禺融媒体中心北侧地块
  • 山大齐鲁医院通报“子宫肌瘤论文现男性患者”:存在学术不端
  • 蓝佛安主持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系列会议并举行多场双边会见
  • 演员扎堆音乐节,是丰富了舞台还是流量自嗨?
  • 全国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预计今日发送204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