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算法基础】冒泡排序算法 - JAVA

一、算法基础

1.1 什么是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比较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待排序的数列,依次比较相邻两个元素,如果顺序错误就交换它们,直到没有元素需要交换为止。

1.2 基本思想

  • 比较相邻元素:从头开始,两两比较相邻元素
  • 交换位置: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则交换位置
  • 重复操作:每完成一次迭代,最大的元素会"冒泡"到数组末尾
  • 多次迭代:重复以上步骤,每次排除已排好序的末尾元素

1.3 时间复杂度

  • 最好情况:O(n),当数组已经排好序
  • 最坏情况:O(n²),当数组逆序排列
  • 平均情况:O(n²)

二、冒泡排序的分类

2.1 标准冒泡排序

标准版本每次将最大元素冒泡到末尾:

  •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轮数,最多n-1轮
  • 内层循环:控制每轮比较次数,逐渐减少
  • 无优化:即使数组已排序仍会执行全部循环

2.2 优化冒泡排序

通过标记变量检测一轮比较中是否有交换发生:

  • 设置标记:初始假设本轮无交换
  • 发生交换:更新标记变量
  • 提前终止:若一轮比较无交换发生,则排序完成

三、冒泡排序实现

3.1 标准实现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标准冒泡排序算法* @param arr 待排序数组*/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arr.length;//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轮数for (int i = 0; i < n - 1; i++) {// 内层循环进行相邻元素比较和交换// 每轮结束后,最大的i+1个元素已经排好序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交换它们if (arr[j] > arr[j + 1]) {int temp = arr[j];arr[j] = arr[j + 1];arr[j + 1] = temp;}}}}
}

3.2 优化实现

public class OptimizedBubbleSort {/*** 优化版冒泡排序算法* @param arr 待排序数组*/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arr.length;boolean swapped;// 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轮数for (int i = 0; i < n - 1; i++) {swapped = false;// 内层循环进行相邻元素比较和交换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if (arr[j] > arr[j + 1]) {// 交换元素int temp = arr[j];arr[j] = arr[j + 1];arr[j + 1] = temp;// 标记发生了交换swapped = true;}}// 如果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组已经有序,提前结束if (!swapped) {break;}}}
}

3.3 双向冒泡排序(鸡尾酒排序)

public class CocktailSort {/*** 双向冒泡排序(鸡尾酒排序)算法* @param arr 待排序数组*/public static void cocktailSort(int[] arr) {int left = 0;int right = arr.length - 1;boolean swapped;while (left < right) {swapped = false;// 从左向右,将最大元素冒泡到右侧for (int i = left; i < right; i++) {if (arr[i] > arr[i + 1]) {int temp = arr[i];arr[i] = arr[i + 1];arr[i + 1] = temp;swapped = true;}}// 如果没有交换,数组已经有序if (!swapped) {break;}right--; // 最大元素已经到位,缩小右边界swapped = false;// 从右向左,将最小元素冒泡到左侧for (int i = right; i > left; i--) {if (arr[i] < arr[i - 1]) {int temp = arr[i];arr[i] = arr[i - 1];arr[i - 1] = temp;swapped = true;}}// 如果没有交换,数组已经有序if (!swapped) {break;}left++; // 最小元素已经到位,缩小左边界}}
}

四、算法分析与优化

4.1 理论推导

冒泡排序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数学表达式描述:

  • 比较次数:(n-1) + (n-2) + ... + 1 = n(n-1)/2
  • 最大交换次数:同上 n(n-1)/2
  • 元素移动次数:最多3×n(n-1)/2(每次交换需要3次移动)

4.2 优化策略

  1. 提前终止优化:如前述,检测是否有交换发生
  2. 记录最后交换位置:每轮记录最后一次交换的位置,下一轮只需扫描到该位置即可
  3. 奇偶交替扫描:类似鸡尾酒排序,减少"乌龟"(小元素靠后)的情况
public class EnhancedBubbleSort {/*** 记录最后交换位置的优化冒泡排序* @param arr 待排序数组*/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arr.length;int lastSwappedIndex = n - 1;int newLastSwappedIndex;while (lastSwappedIndex > 0) {newLastSwappedIndex = 0;for (int i = 0; i < lastSwappedIndex; i++) {if (arr[i] > arr[i + 1]) {// 交换元素int temp = arr[i];arr[i] = arr[i + 1];arr[i + 1] = temp;// 记录最后交换的位置newLastSwappedIndex = i;}}// 更新下一轮排序的终止位置lastSwappedIndex = newLastSwappedIndex;}}
}

五、完整示例程序

public class BubbleSort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数据int[]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System.out.println("原始数组: ");printArray(arr);// 执行优化版冒泡排序optimizedBubbleSort(arr);System.out.println("\n排序后数组: ");printArray(arr);}/*** 优化的冒泡排序实现*/public static void optimized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arr.length;boolean swapped;for (int i = 0; i < n - 1; i++) {swapped = false;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 如果当前元素大于下一个元素,交换它们if (arr[j] > arr[j + 1]) {swap(arr, j, j + 1);swapped = true;}}// 如果没有发生交换,数组已经有序if (!swapped) {System.out.println("提前结束于第 " + (i + 1) + " 轮");break;}}}/*** 交换数组中两个元素*/private static void swap(int[] arr, int i, int j) {int temp = arr[i];arr[i] = arr[j];arr[j] = temp;}/*** 打印数组*/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 {for (int num : arr) {System.out.print(num + " ");}System.out.println();}
}

六、总结

冒泡排序是一种经典的排序算法,其特点如下:

6.1 优点

  • 实现简单:代码直观易懂,适合教学使用
  • 稳定性好:相等元素不会改变相对顺序
  • 原地排序:不需要额外空间
  • 自适应性:对于部分有序数据效率较高

6.2 缺点

  • 效率低下: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²)
  • 比较次数多:即使数据已经有序,基本版本仍需大量比较

6.3 适用场景

  • 小规模数据:元素数量较少时表现尚可
  • 教学演示:算法思想简单直观
  • 接近有序数据:优化版本在这种情况下效率较高

冒泡排序虽然在大规模数据中效率不高,但其思想简单,实现容易,是学习排序算法的良好起点。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数据特性选择更高效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相关文章:

  • 【质量管理】现代TRIZ问题识别中的功能分析——组件分析
  • 从零开始讲DDR(9)——AXI 接口MIG 使用(2)
  • 文章五《卷积神经网络(CNN)与图像处理》
  • 第 6 篇:AVL 树与 SB 树:不同维度的平衡探索 (对比项)
  • 【质量管理】现代TRIZ问题识别中的功能分析——相互接触分析
  • 滑动窗口leetcode 209和76
  • PostgreSQL自定义函数
  • 特殊运算符详解:身份运算符、成员运算符与三目运算符
  • Ghost-Downloader-3开源下载软件,使用 Python 构建的跨平台 Fluent-Design AI-boost 多线程下载器
  • 使用mybatis实例类和MySQL表的字段不一致怎么办
  • 文件操作--文件下载读取漏洞
  • Fedora升级Google Chrome出现GPG check FAILED问题解决办法
  • 【Linux】关于虚拟机
  • 【AI提示词】奥卡姆剃刀思维模型专家
  • Semantic Kernel 快速入门
  • 神州趣味地名-基于天地图和LeafLet的趣味地名探索
  • C++ 的 lambda 表达式
  • 自制qrcode二维码生成扫码美化
  • 第6篇:EggJS数据库操作与ORM实践
  • 组件通信-props
  • 新势力4月销量出炉:零跑逾4万辆再夺冠,蔚来环比增近六成,小米下滑
  • 玉渊谭天:美方多渠道主动接触中方希望谈关税
  • 向左繁华都市,向右和美乡村,嘉兴如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本
  • 前行中的“模速空间”:要攻克核心技术,也要成为年轻人创业首选地
  • 先去上海后赴北京,苏中城市泰州为何接连拥抱顶流“大城”?
  • “面具女孩”多次恐吓电梯内两幼童,当事女孩及家长道歉后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