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质量管理】现代TRIZ问题识别中的功能分析——相互接触分析

        在文章【质量管理】现代TRIZ中问题识别中的功能分析——组件分析-CSDN博客中我们知道了如何对产品进行组件分析,那么组件分析出来有什么作用呢?组件分析就是为了接下来相互接触分析使用的。

什么是相互接触

        相互接触分析是功能分析的一部分,用于识别工程系统组件或超系统组件两两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接触的概念非常简单,相互接触了就算是相互接触。比如下图所示,女士与男士的衣服相互接触了。

        相互接触分析主要是为了输出一个相互接触矩阵。因为如果发现其中某个组件与其它任何组件都没有相互接触,那么则说明这个组件是不会有功能的,而在系统功能分析中,我们讲到过,用户需求的就是产品的功能,功能才是产品的本质。如果完全没有功能,那我们可以将这个组件去掉。 

相互接触矩阵操作步骤

        相互接触分析的目的就是得到相互接触矩阵,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在矩阵的第一行中列出组件分析中所得到的组件,在第一列中也列出组件分析中得到的组件,顺序与第一行完全相同。

        我们拿文章【质量管理】现代TRIZ中问题识别中的功能分析——组件分析-CSDN博客中已经识别出的眼镜组件和超系统组件(未完全)为例,进行相互接触分析。

        将已经识别到的组件与超系统组件(未完全)列表如下:

        两两分析组件,看二者有无相互接触,如果接触了就写上“+”号,如果没有接触就写上“-”号。一直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将表格填满。(注意不要只写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这样的话两部分我们是可以核对的,通过冗余的操作来防止分析出现错误)。

        以下列出参考:

        检查时我们可以以先看第一个列相互接触关系有6个加号,然后再看第一行相关关系也是6个加号。同时再看加号位置是++-+--+---++ 是一致的,其他行和列也是一样这么检查。

                

相互接触分析的注意事项

        有的组件是靠场来相互接触的,比较容易被忽略,因此我们需要注意。

        在做相互分析时,不要只做一半,应该将另一半也完成,这样可以检查是否有遗漏。如下所示红色框,比如耳朵与其他组件的关系中,们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存在问题,这样在检查的时候就能检查得出。

相关文章:

  • 滑动窗口leetcode 209和76
  • PostgreSQL自定义函数
  • 特殊运算符详解:身份运算符、成员运算符与三目运算符
  • Ghost-Downloader-3开源下载软件,使用 Python 构建的跨平台 Fluent-Design AI-boost 多线程下载器
  • 使用mybatis实例类和MySQL表的字段不一致怎么办
  • 文件操作--文件下载读取漏洞
  • Fedora升级Google Chrome出现GPG check FAILED问题解决办法
  • 【Linux】关于虚拟机
  • 【AI提示词】奥卡姆剃刀思维模型专家
  • Semantic Kernel 快速入门
  • 神州趣味地名-基于天地图和LeafLet的趣味地名探索
  • C++ 的 lambda 表达式
  • 自制qrcode二维码生成扫码美化
  • 第6篇:EggJS数据库操作与ORM实践
  • 组件通信-props
  • BLE协议栈的解析
  • 4.3 random模块
  • 中小企业MES系统详细设计
  • 低代码/AI是否会取代前端开发?
  • 倒排索引与数据库索引
  • 格桑花盛放上海,萨迦艺术团襄阳公园跳起藏族舞
  • 短剧迷|《权宠》一出,《名不虚传》
  • 贵州锦屏县委原书记舒健已任黔东南州政府办主任
  • 迪卡侬回应出售中国业务30%股份传闻:始终扎根中国长期发展
  • 摩根大通任命杜峯为亚太区副主席,加码中国市场业务布局
  •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赢得未来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