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感受野(​​Receptive Field​​)

感受野(​​Receptive Field​​)是卷积神经网络(CNN)中​​一个神经元在输入图像上能“看到”的区域范围​​。简单来说,它表示某个特征图中的像素点,对应原始输入图像中的多大区域。


​举个栗子🌰​

假设你有一个3×3的卷积核,第一层卷积输出的每个神经元,感受野就是3×3(直接覆盖输入图像的3×3区域)。
如果后续再叠加一个3×3卷积层,第二层神经元的感受野就会扩大到5×5(如下图所示)。
层级越深,感受野越大,网络能“理解”的图像范围越广。


​为什么感受野重要?​

  1. ​决定网络感知能力​​:
    • 小感受野适合捕捉局部细节(如纹理、边缘)。
    • 大感受野适合理解全局结构(如物体形状、上下文关系)。
  2. ​平衡细节与语义​​:
    浅层网络感受野小,关注局部特征;深层网络感受野大,提取抽象语义。
  3. ​任务适配​​:
    • 目标检测中,感受野需覆盖目标物体大小(如大物体需更大的感受野)。
    • 图像分割中,需同时保留局部细节和全局上下文。

​感受野计算公式​

对于第k层卷积,感受野大小RF_k​ 与前一层的关系为:

RF_k = RF_{k-1} + (kernel\_size_k - 1) \times \prod_{i=1}^{k-1} stride_i

其中,stridei 是第 i 层的步长,初始输入的感受野 RF_0 = 1

​示例计算​

假设网络结构如下:

  1. 输入图像 → 卷积层1(kernel=3×3, stride=1
    RF_1 = 1 + (3 - 1) \times 1 = 3
  2. 卷积层1 → 卷积层2(kernel=3×3, stride=2
    RF_1 = 3 + (3 - 1) \times 1 = 5
  3. 卷积层2 → 卷积层3(kernel=3×3, stride=1
    RF_1 = 5 + (3 - 1) \times 1 = 9
    最终第三层的感受野为9×9。

​增大感受野的方法​

方法原理特点
​加深网络​堆叠更多卷积层自然扩大,但增加计算量
​增大卷积核​直接使用更大的kernel(如5×5)简单暴力,可能参数量大
​空洞卷积​在卷积核中插入空洞(dilation)不增加参数,扩大感受野
​池化层​通过下采样(如最大池化)间接扩大牺牲空间分辨率

​实际应用技巧​

  1. ​目标检测网络设计​​:YOLO、Faster R-CNN 通过多尺度特征融合,兼顾不同感受野。
  2. ​语义分割优化​​:使用空洞卷积(如DeepLab系列)保持高分辨率的同时扩大感受野。
  3. ​可视化工具​​:用代码库(如receptivefield)计算各层感受野。

​一句话总结​

感受野决定了神经网络“看得有多广”,是平衡局部细节与全局语义的关键参数。

相关文章:

  • 高瓴资本张磊的顶级价值投资之道
  • SSR同构渲染深度解析
  • 实现在h5中添加日历提醒:safari唤起系统日历,其它浏览器跳转google日历
  • 阿里巴巴Qwen3发布:登顶全球开源模型之巅,混合推理模式重新定义AI效率
  • 选择AGV行业用的丝杆升降机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 Jupyter notebook快捷键
  • 飞蛾扑火算法优化+Transformer四模型回归打包(内含MFO-Transformer-LSTM及单独模型)
  • 高效 Transformer 的综述
  • Ansible 铸就 Linux 安全之盾(Ansible Builds Linux Security Shield)
  • 4、RabbitMQ的七种工作模式介绍
  • 算法备案类型解析:如何判断你的算法属于哪种类型?
  • 【动手学大模型开发】使用 LLM API:讯飞星火
  • ShenNiusModularity项目源码学习(25:ShenNius.Admin.Mvc项目分析-10)
  • Go语言Context机制深度解析:从原理到实践
  • 【angular19】入门基础教程(四):默认的css隔离作用域
  • 项目三 - 任务1:采用面向对象方式求三角形面积
  • Tauri 跨平台开发指南及实战:用前端技术征服桌面应用(合集-万字长文)
  • Javascript 中作用域的理解?
  • 【AI提示词】第一性原理
  • k8s学习笔记
  • 金科服务:大股东博裕资本提出无条件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总代价约17.86亿港元
  • AI观察|算力饥渴与泡沫
  • 第一集丨《无尽的尽头》值得关注,《榜上佳婿》平平无奇
  • 伊朗港口爆炸已造成25人死亡,灭火行动已近尾声
  • 新闻1+1丨应对外部冲击,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哪些信号?
  • 我国风电光伏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