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中安全性估计策略与应用
1. 安全性估计概述
1.1 安全性估计的定义与重要性
1.1.1 安全性估计的定义
-  安全性估计旨在准确评估药物或干预措施的安全性特征,涵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与治疗的因果关系等关键要素。 
-  依据 ICH E9(R1) 指南,需明确定义目标人群、伴发事件处理方式及分析策略,为药物安全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1.1.2 重要性
-  准确的安全性估计是药物研发的关键环节,有助于识别潜在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  对监管决策、临床实践及药物市场推广具有深远影响,是药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目标人群与伴发事件处理
-  目标人群的界定直接影响安全性估计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需根据研究目的和药物特性精准确定。 
-  伴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多样,如停药或使用其他药物,需合理选择以减少偏倚,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2. 常用安全性估计策略
2.1 基于治疗接受情况的策略
2.1.1 定义与适用场景
-  定义:纳入所有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否完成治疗或发生伴发事件。 
-  适用场景:全面评估药物暴露后的潜在安全风险,适用于需要广泛了解药物安全性的研究。 
2.1.2 优点与缺点
-  优点:反映真实世界中患者可能经历的全部安全性风险,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参考。 
-  缺点:可能包含与药物无关的事件,如疾病进展导致的不良事件,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