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深度学习02-pytorch-06-张量的形状操作

在 PyTorch 中,张量的形状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你灵活地调整和处理张量的维度和数据结构。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张量形状函数及其用法,带有详细解释和举例说明:

1. reshape()

功能: 改变张量的形状,但不改变数据的顺序。

语法: tensor.reshape(*shape)

示例:

import torch
x = torch.tensor([[1, 2, 3], [4, 5, 6]])
x_reshaped = x.reshape(3, 2)
print(x_reshaped)

输出:

tensor([[1, 2],
      [3, 4],
      [5, 6]])

在这个例子中,张量 x 被从形状 (2, 3) 重塑为 (3, 2)

2. squeeze()

功能: 去除张量中大小为1的维度(例如,形状是 (1, 3, 1) 会变成 (3))。

语法: tensor.squeeze(dim=None)

示例:

x = torch.tensor([[[1, 2, 3]]])  # shape: (1, 1, 3)
x_squeezed = x.squeeze()
print(x_squeezed)

输出:

tensor([1, 2, 3])

在这个例子中,squeeze() 去除了前两个大小为1的维度。

3. unsqueeze()

功能: 在指定的维度插入大小为1的新维度。

语法: tensor.unsqueeze(dim)

示例:

x = torch.tensor([1, 2, 3])  # shape: (3,)
x_unsqueezed = x.unsqueeze(0)  # 插入新的0维
print(x_unsqueezed.shape)  # 输出: torch.Size([1, 3])

在这个例子中,

unsqueeze(0) 在第0个维度插入一个新的大小为1的维度,将形状从 (3,) 变成 (1, 3)

4. transpose()

功能: 交换张量的两个维度。

语法: tensor.transpose(dim0, dim1)

示例:

x = torch.tensor([[1, 2, 3], [4, 5, 6]])  # shape: (2, 3)
x_transposed = x.transpose(0, 1)
print(x_transposed)

输出:

tensor([[1, 4],
      [2, 5],
      [3, 6]])

在这个例子中,transpose(0, 1) 交换了维度0和维度1,使张量的形状从 (2, 3) 变成 (3, 2)

5. permute()

功能: 改变张量的维度顺序,允许对多个维度进行交换。

语法: tensor.permute(*dims)

示例:

x = torch.randn(2, 3, 5)  # shape: (2, 3, 5)
x_permuted = x.permute(2, 0, 1)
print(x_permuted.shape)  # 输出: torch.Size([5, 2, 3])

在这个例子中,permute(2, 0, 1) 重新排列了维度顺序,

使得形状从 (2, 3, 5) 变为 (5, 2, 3)

6. view()

功能: 类似于 reshape(),但是 view() 需要张量在内存中是连续的。

语法: tensor.view(*shape)

示例:

x = torch.tensor([[1, 2, 3], [4, 5, 6]])
x_viewed = x.view(3, 2)
print(x_viewed)

输出:

tensor([[1, 2],
      [3, 4],
      [5, 6]])

view() 的使用需要张量是连续的,否则会报错。

关于连续性,可以结合 contiguous() 使用。

7. contiguous()

功能: 将非连续的张量转换为在内存中连续存储的张量。

语法: tensor.contiguous()

示例:

x = torch.randn(2, 3, 5)
x_permuted = x.permute(2, 0, 1)  # 这使得张量不再连续
x_contiguous = x_permuted.contiguous().view(5, 6)  # 转换为连续后再进行view操作
print(x_contiguous.shape)

permute() 操作后的张量不一定是连续的,因此需要 contiguous() 来保证可以使用 view()

8. expand()repeat()

功能: 扩展张量到更高的维度。

  • expand() 只是广播,不复制内存。

  • repeat() 会实际复制数据。

示例:

x = torch.tensor([1, 2, 3])
x_expanded = x.expand(3, 3)  # 广播
x_repeated = x.repeat(3, 1)  # 重复数据
print(x_expanded)
print(x_repeated)

输出:

tensor([[1, 2, 3],
      [1, 2, 3],
      [1, 2, 3]])
​
tensor([[1, 2, 3],
      [1, 2, 3],
      [1, 2, 3]])

区别在于 expand() 不会占用更多内存,而 repeat() 会真正复制数据。

总结

上述这些张量操作函数在处理多维数据时非常有用,能够灵活地调整和转换张量的形状,以便进行各种操作和模型设计。

http://www.dtcms.com/a/12922.html

相关文章:

  • C++离线查询
  • 变压器设备漏油数据集 voc txt
  • QT 中中文乱码的问题处理
  • java重点学习-设计模式
  • 【Elasticsearch】-图片向量化存储
  • [数据集][目标检测]智慧养殖场肉鸡目标检测数据集VOC+YOLO格式3548张1类别
  • 828华为云征文|部署在线文件管理器 Spacedrive
  • 解决SVN蓝色问号的问题
  • 在HTML中添加图片
  • Kalman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的比较
  • 物品识别——基于python语言
  • 【Obsidian】当笔记接入AI,Copilot插件推荐
  • [Python学习日记-26] Python 中的文件操作
  • Spring Cloud Alibaba 03_使用 openFeign 实现远程调用
  • 【快手】前端校招一面
  • Python MongoDB
  • 项目第十一弹:客户端模块设计与实现
  • C++之多态
  • Vue 响应式原理
  • pycharm 使用 translation 插件通过openai进行翻译
  • 使用Maven创建一个Java项目并在repository中使用
  • 【机器学习(七)】分类和回归任务-K-近邻 (KNN)算法-Sentosa_DSML社区版
  • JDBC 编程
  • Postman cURL命令导入导出
  • 5.内容创作的未来:ChatGPT如何辅助写作(5/10)
  • 数据预处理方法—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归一化
  • 大话C++:第11篇 类的定义与封装
  • 【AI视频】Runway:Gen-2 运镜详解
  • 关于安卓App自动化测试的一些想法
  • 7、论等保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