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eq2Seq - 编码器(Encoder)和解码器(Decoder)

本节实现一个简单的 Seq2Seq(Sequence to Sequence)模型 的编码器(Encoder)和解码器(Decoder)部分。

 重点把握Seq2Seq 模型的整体工作流程

理解编码器(Encoder)和解码器(Decoder)代码

本小节引入了nn.GRU API的调用,nn.GRU具体参数将在下一小节进行补充讲解

1. 编码器(Encoder

类定义
class Encod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vocab_size, embedding_dim, hidden_size):
        super().__init__()
        self.emb = nn.Embedding(vocab_size, embedding_dim)
        self.rnn = nn.GRU(embedding_dim, hidden_size, batch_first=True)
  • vocab_size:输入词汇表的大小,即输入序列中可能出现的不同单词或标记的数量。

  • embedding_dim:嵌入层的维度,即每个单词或标记被映射到的向量空间的维度。

  • hidden_size:GRU(门控循环单元)的隐藏状态维度,决定了模型的内部状态大小。

主要组件
  1. 嵌入层(nn.Embedding

    • 嵌入层会将输入序列形状转换为 [batch_size, seq_len, embedding_dim] 的张量。

    • 这种映射是通过学习嵌入矩阵实现的,每个单词索引对应嵌入矩阵中的一行。

  2. GRU(nn.GRU

    • embedding_dim 是 GRU 的输入维度,hidden_size 是隐藏状态的维度。

    • batch_first=True 表示输入和输出的张量的第一个维度是批量大小(batch_size),而不是序列长度(seq_len)。

前向传播(forward
def forward(self, x):
    embs = self.emb(x) #batch * token * embedding_dim
    gru_out, hidden = self.rnn(embs) #batch * token * hidden_size

    return gru_out, hidden
  • 输入 x 是一个形状为 [batch_size, seq_len] 的张量,表示一个批次的输入序列。

  • embs 是嵌入层的输出,形状为 [batch_size, seq_len, embedding_dim]

  • gru_out 是 GRU 的输出,形状为 [batch_size, seq_len, hidden_size],表示每个时间步的隐藏状态。

  • hidden 是 GRU 的最终隐藏状态,形状为 [1, batch_size, hidden_size]用于传递给解码器。

 

2. 解码器(Decoder)

类定义
class Decod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vocab_size, embedding_dim, hidden_size):
        super().__init__()
        self.emb = nn.Embedding(vocab_size, embedding_dim)
        self.rnn = nn.GRU(embedding_dim, hidden_size, batch_first=True)
  • 解码器的结构与编码器类似,但它的作用是将编码器生成的上下文向量(hidden)解码为目标序列。

主要组件
  1. 嵌入层(nn.Embedding

    • 与编码器类似,将目标序列的单词索引映射到嵌入向量。

  2. GRU(nn.GRU

    • 与编码器中的 GRU 类似,但其输入是目标序列的嵌入向量,初始隐藏状态是编码器的最终隐藏状态。

前向传播(forward
def forward(self, x, hx):
    embs = self.emb(x)
    gru_out, hidden = self.rnn(embs, hx=hx) #batch * token * hidden_size
    # batch * token * hidden_size
    # 1 * token * hidden_size

    return gru_out, hidden
  • 输入 x 是目标序列的单词索引,形状为 [batch_size, seq_len]

  • hx 是编码器的最终隐藏状态,形状为 [1, batch_size, hidden_size]作为解码器的初始隐藏状态。

  • embs 是目标序列的嵌入向量,形状为 [batch_size, seq_len, embedding_dim]

  • gru_out 是解码器 GRU 的输出,形状为 [batch_size, seq_len, hidden_size]

  • hidden 是解码器 GRU 的最终隐藏状态,形状为 [1, batch_size, hidden_size]

3. Seq2Seq 模型的整体工作流程⭐

  1. 编码阶段

    • 输入序列通过编码器的嵌入层,将单词索引映射为嵌入向量。

    • 嵌入向量通过 GRU,生成每个时间步的隐藏状态和最终的隐藏状态(上下文向量)。

    • 最终隐藏状态(hidden)作为编码器的输出,传递给解码器。

  2. 解码阶段

    • 解码器的初始隐藏状态是编码器的最终隐藏状态。

    • 解码器逐个生成目标序列的单词,每次生成一个单词后,将该单词的嵌入向量作为下一次输入,同时更新隐藏状态。

    • 通过这种方式,解码器逐步生成目标序列。

http://www.dtcms.com/a/122447.html

相关文章:

  • Linux系统安全及应用
  • Spring AI Alibaba MCP 市场正式上线!
  • spark安装过程问题
  • CSS 定位属性的生动比喻:以排队为例理解 relative 与 absolute
  • HP EVA SAN 的基础知识及常见数据丢失问题
  • 【nnUNetv2进阶】二十九、nnUNetv2 魔改网络-小试牛刀-引入RCM(Rectangular Self-Calibration Module)
  • Mybatis操作数据库
  • 8. git branch
  • spring mvc 异常处理中@RestControllerAdvice 和 @ControllerAdvice 对比详解
  • Linux服务器——Samba服务器
  • 【C++编程基础-关键字】:constexpr和const
  • Vue3服务端渲染实战:Nuxt3深度解析与高性能SSR架构设计
  • vLLM实战:多机多卡大模型分布式推理部署全流程指南
  • 深入探究Python的re模块及其在爬虫中的应用
  • 界面控件DevExpress WPF v25.1新功能预览 - 数据网格、报表性能增强
  • [特殊字符] Hyperlane:Rust 高性能 HTTP 服务器库,开启 Web 服务新纪元!
  • ARM裸机全集学习笔记【链接来源:向阳而生,逆风翻盘】
  • 智能家居设备
  • Ansible(5)——编写 Playbook
  • SpringMVC的请求-文件上传
  • 如何利用 Java 爬虫获取京东商品详情信息
  • scala总结与spark安装
  • 游戏引擎学习第213天
  • 【scikit-learn基础】--『预处理』之 正则化
  • JetBrains Terminal 又发布新架构,Android Studio 将再次迎来新终端
  • 21 天 Python 计划:MySQL中DML与权限管理
  • Java基础 4.9
  • 如何生成一个requestid
  • 地图服务热点追踪:创新赋能,领航出行与生活
  • Windows 下 Rust 安装全攻略(无需 Visual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