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了解Android

Android 系统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Android操作系统分为五层。它们分别是:

  • 内核层
    Android系统是基于Linux内核的,这一层为Android设备的各种硬件提供了底层的驱动。
  • 硬件抽象层
    该层为硬件厂商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接口。这样可以在不影响上层的情况下,调整内部实现。
  • 系统库和运行时环境层
    这一层包括了Android Runtime(ART)和核心的Java类库。ART是一个虚拟机,用于执行应用程序的字节码。Android平台使用的是基于Java的编程语言,应用程序通常以Dalvik Executable(DEX)格式运行在ART上。
  • 应用框架层
    这一层提供了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所需的各种服务和API。开发人员可以利用这些API来构建应用程序,包括用户界面(UI)组件、通知系统、数据存储、多媒体支持、位置服务等。
  • 应用层
    最顶层是应用层,包括了用户直接与之交互的应用程序,例如浏览器、短信应用、社交媒体应用等。这些应用程序是构建在Android应用框架之上的,它们通过调用框架提供的服务来实现各种功能。

Android项目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gradle和.idea
这两个目录下放置的都是Android Studio 自动生成的一些文件,我们无需关心和编辑。
2.app
项目中的代码、资源等内容几乎都是放置在这个目录下的,我们后面的开发工作也都是在这个目录下进行的。
3.build
这个目录也无需关心,它主要包含了一些在编译时自动生成的文件。
4.gradle
这个目录包含了gradle wrapper的配置文件。
5. .gitignore
用来将指定的目录或文件排除在版本控制之外。
6.build.gradle
这是项目全局的gradle构建脚本。
7.gradle.properties
这个文件是全局的gradle配置文件,在这里配置的属性将会影响到项目中所有的gradle编译脚本。
8.gradlew和gradlew.bat
这两个文件是用来在命令行界面中执行gradle命令的,其中gradlew是在Linux或Mac系统中使用的,gradlew.bat是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的。
9.local.properties
这个文件用于指定本机的Android SDK路径,通常内容是自动生成的,不需要修改。
10.settings.gradle
用于指定项目中所有引入的模块。

app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build
包含编译时自动生成的文件
2.libs
如果项目中使用到了第三方jar包,就需要把这些jar包都放在libs目录下,该目录下的jar包都会被自动添加到构建路径里去。
3.androidTest
这里编写Android Test测试用例的,可以对项目进行一些自动化调试
4.java
java目录是放置我们所有java代码的地方。
5.res
这个目录下内容很多,项目中使用到的所有的图片、布局、字符串等资源都要放在这个目录下。
这个目录下还有很多子目录,图片放在drawable目录下,布局放在layout目录下,字符串放在values目录下等。
6.AndroidManifest.xml
这是整个Android项目的配置文件,在程序中定义的所有四大组件都需要在这个文件里注册,还可以在这个文件中添加权限声明。
7.test
用来编写UnitTest测试用例的,是对项目及逆行自动化测试的另一种方式。
8. .gitignore
这个文件用于将app模块内的指定的目录或文件排除在版本控制之外,作用和外层的.gitignore文件类似。
9.build.gradle
这是app模块的gradle构建脚本,这个文件会指定很多项目构建相关的配置。
10.proguard-rules.pro
这个文件用于指定项目代码的混淆规则,当代码开发完成后打成安装包文件,如果不希望代码被别人破解,通常会将代码进行混淆,从而让破解者难以阅读。

项目资源r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有以drawable开头的文件夹都是用来放图片的,所有以mipmap开头的文件夹都是用来放应用图标的,所有以values开头的文件夹都是用来放字符串、样式、颜色等配置的,layout文件夹时用来放布局文件的。

build.gradle文件

Android Studio是采用Gradle来构建项目的。
在项目结构中有两个build.gradle文件,一个在最外层目录下,一个在app目录下。这两个文件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里分析一下app目录下的build.gradle文件

里面内容很多较为复杂

plugins {
    id("com.android.application")
}

android {
    namespace = "com.example.blttttt"
    compileSdk = 34

    defaultConfig {
        applicationId = "com.example.blttttt"
        minSdk = 24
        targetSdk = 34
        versionCode = 1
        versionName = "1.0"

        testInstrumentationRunner = "androidx.test.runner.AndroidJUnitRunner"
    }

    buildTypes {
        release {
            isMinifyEnabled = false
            proguardFiles(
                getDefaultProguardFile("proguard-android-optimize.txt"),
                "proguard-rules.pro"
            )
        }
    }
    compileOptions {
        sourceCompatibility = JavaVersion.VERSION_1_8
        targetCompatibility = JavaVersion.VERSION_1_8
    }
    externalNativeBuild {
        cmake {
            path = file("src/main/cpp/CMakeLists.txt")
            version = "3.22.1"
        }
    }
    buildFeatures {
        viewBinding = true
    }
}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androidx.appcompat:appcompat:1.6.1")
    implementation("com.google.android.material:material:1.9.0")
    implementation("androidx.constraintlayout:constraintlayout:2.1.4")
    testImplementation("junit:junit:4.13.2")
    androidTestImplementation("androidx.test.ext:junit:1.1.5")
    androidTestImplementation("androidx.test.espresso:espresso-core:3.5.1")
}
  • plugins
    应用的插件,这里一般有两种值可选:com.android.application,表示这是一个应用程序模块;还有一个是com.android.library,表示这是一个库模块。
  • android闭包
    这是一个大的android闭包,在这个闭包里可以配置项目构建的各种属性。
    • compileSdk指定项目编译时使用的sdk版本
  • defaultConfig闭包
    • applicationId:项目的包名
    • minSdkVersion:项目最低兼容的版本
    • targetSdkVersion:项目的目标版本
    • versionCode:版本号
    • versionName:版本名称
  • buildTypes闭包
    • release {}闭包:指定生成正式版安装文件的配置
    • isMinifyEnabled:指定是否对项目的代码进行混淆
    • proguardFiles{}:指定混淆时使用的规则文件,里面指定了两个文件
    • proguard-android-optimize.txt:在Android SDK目录下,里面是所有项目通用的混淆规则
    • proguard-rules.pro:在当前项目的跟目录下,里面可以编写当前项目特有的混淆规则。
  • dependencies{}闭包
    指定当前项目所有的依赖关系。通常有三种依赖方式:本地依赖、库依赖和远程依赖。

从Android Studio3.0后compile引入库不在使用,而是通过api和implementation,api完全等同于以前的compile,用api引入的库整个项目都可以使用,用implementation引入的库只有对应的Module能使用,其他Module不能使用。

Android 四大组件

Android四大组件分别为:Activity、Service、Content Provider、Broadcast Receiver。

  • Activity
    一种包含用户界面的组件,主要用于和用户进行交互。
  • service
    service用于在后台完成用户指定的操作。
  • Content Provider
    负责在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数据。
  • Broadcast Receiver
    允许应用接收来自各处的广播消息,也可以向外发出广播消息。

日志工具

Android日志工具Log

Android中的日志工具类是Log(android.util.Log),这个类中提供了5个方法。

  • Log.v():用于打印那些最为繁琐、意义最小的日志信息。对应级别verbose。
  • Log.d():用于打印一些调试信息,这些信息对调试程序和分析问题应该是有帮助的。对应级别是debug。
  • Log.i():用于打印一些比较重要的数据,这些数据应该是可以帮助分析用户行为的数据。对应级别info。
  • Log.w():用于打印一些警告信息,提示程序在这个地方可能会有潜在风险,最好去修复一下出现警告的地方。对应级别warn。
  • Log.e():用于打印程序中的错误信息当有错误信息打印出来的时候,一般都代表程序出现问题了,要尽快修复。对用级别error。

Log.d()方法

在调试时,我们一般使用Log.d()方法,这个方法传入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tag,一般传入当前类名,用于对打印信息进行过滤;第二个参数是msg,就是想要打印的信息。

相关文章:

  • DVWA综合靶场漏洞讲解
  • python 异常处理
  • 在Windows11强制开启copilot
  • 独立站PrestaShop安装
  • 获取当前路由器的外网IP(WAN IP)
  • 电脑硬盘坏了怎么恢复数据?
  • 蓝桥杯2021第十二届蓝桥杯青少年组省赛试题真题
  • Vue3重置reactive变量造成循环引用导致JSON.stringify语法报错
  • python之matplotlib (1 介绍及基本用法)
  • vin查询汽车品牌-vin查询汽车品牌接口-车辆信息查询接口
  • ubuntu中python 改为默认使用python3,pip改为默认使用pip3
  • 【个人学习】JVM(7):方法区概述、方法区内部结构、垃圾回收等
  • 什么是光伏电站气象站——气象监测
  • YoloV9改进策略:下采样与上采样改进|下采样模块和DUpsampling上采样模块|即插即用
  • Linux安装MQTT 服务器(图文教程)
  • Java Web —— 第七天(Mybatis案例 部门管理)
  • 关于鸿蒙开发中泛型的介绍
  • java代码中<>符号的含义
  • Swift编译加速:精通编译器标志的高效使用
  • 分布式缓存———数据一致性问题
  • 毕赣新作《狂野时代》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易烊千玺舒淇主演
  • 印方称若巴方决定升级局势,印方已做好反击准备
  • 长和获准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以外的港口?外交部:该报道没有依据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新加坡国会选举投票抽样结果公布,执政党已获超半数议席
  • 陈芋汐世界杯总决赛卫冕夺冠,全红婵无缘三大赛“全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