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的力量与智慧策略
坚持的力量与智慧策略
坚持的力量与智慧策略
- 坚持的力量与智慧策略
- 1. **《沁园春·雪》**
- 2. **《沁园春·长沙》**
- 3. **《七律·长征》**
- 4. **《忆秦娥·娄山关》**
- 5. **《清平乐·六盘山》**
- 6.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7. **《水调歌头·游泳》**
- 8.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 9. **《采桑子·重阳》**
- 10. **《菩萨蛮·大柏地》**
激励自己
1. 《沁园春·雪》
名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背景:1936年红军东征抗日途中,毛泽东面对北国雪景抒怀,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意象展现征服自然的豪情,借历史人物对比,彰显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自信。
特色:全词融自然景观与历史评述于一体,帝王将相皆成陪衬,结尾“今朝”二字掷地有声,被誉为“千古绝唱”。
2. 《沁园春·长沙》
名句: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背景:1925年秋,毛泽东重游橘子洲头,借“万山红遍”“百舸争流”的秋景,抒发青年革命者的壮志与担当。
特色:打破传统诗词悲秋主题,以“竞自由”的意象象征革命浪潮,结尾的“击水”暗喻推动时代变革的力量。
3. 《七律·长征》
名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背景:1935年长征胜利在望时所作,以“腾细浪”“走泥丸”的夸张手法,将险峻山川化为革命乐观主义的注脚。
特色:全诗凝练概括长征历程,以自然险阻反衬红军坚韧,被誉为“红色精神的史诗”。
4. 《忆秦娥·娄山关》
名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背景:1935年娄山关战役后,毛泽东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烈意象,表现革命斗争的艰难与决心。
特色:通过“西风烈”“霜晨月”的肃杀氛围,烘托出悲壮与豪情交织的意境。
5. 《清平乐·六盘山》
名句: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背景:1935年红军翻越长征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后,毛泽东以“天高云淡”的明快笔调,表达对革命胜利的期待。
特色:化用“长缨”典故,将革命理想与古典意象结合,凸显战略自信。
6.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名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背景:1949年南京解放后,毛泽东以“追穷寇”的决绝态度,强调彻底革命的重要性。
特色:引用李贺诗句,赋予“沧桑”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深度。
7. 《水调歌头·游泳》
名句: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背景:1956年毛泽东横渡长江时所作,借“一桥飞架南北”等意象,展现新中国建设的宏图。
特色:以“逝者如斯夫”的哲思串联古今,将个人豪情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
8.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名句: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背景:1963年回应国际局势,以“苍蝇”“蚂蚁”比喻敌对势力,彰显斗争精神。
特色:语言犀利直白,充满革命战斗的激情与全球视野。
9. 《采桑子·重阳》
名句: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背景:1929年重阳节,毛泽东在战火中写下对生命与革命的思考。
特色:一反传统重阳诗的感伤,以“战地花香”象征革命者的豁达。
10. 《菩萨蛮·大柏地》
名句: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背景:1933年重访大柏地战场,借雨后彩虹追忆战斗岁月,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特色:以瑰丽色彩描绘战争遗迹,将残酷转化为诗意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