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网站建设评价seo服务工程
一、基本概念
- 逻辑:一次性定义多个相同类型的变量,并存储到一片连续的内存中
- 语法释义:
int buf[5];
- buf是数组名,即这片连续内存的名称
- [5] 代表这片连续内存总共分成5个相等的格子,每个格子称为数组的元素
- int 代表每个元素的类型,可以是任意基本类型,也可以是组合类型,甚至可以是数组初始化:在定义的时候赋值,称为初始化
int buf[5] = {100,200,300,400,500}; // ok,正常初始化
- 示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1)、一次性定义多个相同类型的变量 // a、以往的写法:int num1 = 100;int num2 = 200;int num3 = 300;// b、现有的写法:int num[100]; // 想象中的:100 int num;num[0]; // 如何表示数组的元素(从0开始到100-1)// ...num[99];// (2)、 存储到一片连续的内存中// 1、num1、num2、num3其实他们三个变量的内存也是连续存储的(如何证明:打印其地址即可)printf("num1的地址 == %p\n", &num1); // &符号是取变量的地址的意思printf("num2的地址 == %p\n", &num2); printf("num3的地址 == %p\n", &num3); /*地址分析:num1的地址 == 0x7ffc85bc4294 num2的地址 == 0x7ffc85bc4298num3的地址 == 0x7ffc85bc429c说明:1个地址 == 1个字节,所以以上三个变量是相邻的*/// 2、数组在内存中的说明int buf[5] = {100, 200, 300, 400, 500};// A、数组的元素在一片连续的内存中printf("buf[0]内存的值 == %d, buf[0]的地址 == %p\n", buf[0], &buf[0]);// printf("buf[0]+1的地址 == %p\n", &buf[0]+1);printf("buf[1]内存的值 == %d, buf[1]的地址 == %p\n", buf[1], &buf[1]);printf("buf[2]内存的值 == %d, buf[2]的地址 == %p\n", buf[2], &buf[2]);printf("buf[3]内存的值 == %d, buf[3]的地址 == %p\n", buf[3], &buf[3]);printf("buf[4]内存的值 == %d, buf[4]的地址 == %p\n", buf[4], &buf[4]);/*内存值、地址解析:buf[0]内存的值 == 100, buf[0]的地址 == 0x7fff52e71d80buf[1]内存的值 == 200, buf[1]的地址 == 0x7fff52e71d84buf[2]内存的值 == 300, buf[2]的地址 == 0x7fff52e71d88buf[3]内存的值 == 400, buf[3]的地址 == 0x7fff52e71d8cbuf[4]内存的值 == 500, buf[4]的地址 == 0x7fff52e71d90每个数组元素(int型),相隔4个地址,也就是4个字节,所以可以证明数组里面的元素的内存都是相邻的(也就是数组是一片连续的内存构成的)*/// B、buf是数组名,即这片连续内存的名称(也表示数组首元素的地址)// a、buf代表的地址printf("buf代表的地址 == %p\n", buf);// b、buf的作用范围(如何求一个地址的作用范围???让其+1,并将其和原先的地址进行比较即可)printf("buf+1代表的地址 == %p\n", buf+1);/*解析:buf代表的地址: 0x7fff52e71d80 buf+1代表的地址: 0x7fff52e71d84所以可以得出buf的作用范围是4个字节,它和&buf[0]是相等的*/// c、&buf的作用范围printf("&buf代表的地址 == %p\n", &buf);printf("&buf+1代表的地址 == %p\n", &buf+1);/*解析:buf代表的地址: 0x7fff52e71d80 buf+1代表的地址: 0x7fff52e71d94 所以可以得出&buf代表的作用范围是20个字节(刚好就是整个数组的大小)*/// (3)、数组的初始化:int buf1[5] = {100, 200, 300, 400, 500}; // ok,正常初始化// int buf2[5]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 不ok,越界了(会报一个警告: warning: excess elements in array initializer)int buf3[5] = {100,200,300}; // ok,只初始化数组元素的一部分int buf4[] = {100,200,300}; // ok,自动根据初始化列表分配数组元素个数return 0;
}
二、数组元素的赋值和引用
- 存储模式:一片连续的内存,按数据类型分割成若干相同大小的格子
- 元素下标:数组开头位置的偏移量,a[0]引用第1个格子,a[1]引用第2个格子,以此类推
- 元素下标偏移量
- 示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 计算数组元素的个数
#define CAL_ARR_NUM(A) (sizeof(A)/sizeof(A[0]))// 整个数组的大小 / 数组的首元素的大小 == 数组元素个数// 主函数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初始化int buf1[5] = {1,2,3,4,5}; // int型数组的12345,和char型数组(字符串)的"12345"是不一样的 char buf2[5] = {'1','2','3','4','\0'}; // 等价于 char buf2[5] = "1234";// (1)、单个赋值buf1[0] = 100;buf1[1] = 200;buf1[2] = 300;buf1[3] = 400;buf1[4] = 500;// buf1[5] = 600; // 到此为止,后面的内存是非法区域(也就是你没有权限对其进行操作)printf("buf[5] == %d\n", buf1[5]);// (2)、循环赋值unsigned long int ret = CAL_ARR_NUM(buf2);printf("数组buf2的元素个数 == %lu\n", ret);for (int i = 0; i < ret; i++){buf2[i] = 'A'+i;printf("buf2[%d] == %c\n", i, buf2[i]);}return 0;
}
三、其它类型的数组
(1)、多维数组
- 概念:若数组元素类型也是数组,则该数组称为多维数组
- 语法:
int buf[2][3]; // 相当于int [3] buf[2];
- 示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一、二维数组int buf[2][3] = {{1,2,3},{4,5,6}};// (1)、二维数组各个地址的表示说明(推导)// 1、&buf的作用范围printf("\n");printf("&buf代表的地址 == %p\n", &buf);printf("&buf+1代表的地址 == %p\n", &buf+1);/*解析(本地址和后面的地址不相干,是之前编译分配的地址):&buf代表的地址 == 0x7fff037540c0&buf+1代表的地址 == 0x7fff037540d8说明:c到d == 16, 0到8 == 8, 总:24字节*/// 2、buf的作用范围printf("\n");printf("buf代表的地址 == %p\n", buf);printf("buf+1代表的地址 == %p\n", buf+1);printf("\n");printf("&buf[0]代表的地址 == %p\n", &buf[0]);printf("&buf[0]+1代表的地址 == %p\n", &buf[0]+1);/*解析(本地址和后面的地址不相干,是之前编译分配的地址):buf代表的地址 == 0x7fff24d28480buf+1代表的地址 == 0x7fff24d2848c&buf[0]代表的地址 == 0x7fff24d28480&buf[0]+1代表的地址 == 0x7fff24d2848c说明:0到c == 12, 总:12字节*/// 3、buf[0]的作用范围printf("\n");printf("buf[0]代表的地址 == %p\n", buf[0]);printf("buf[0]+1代表的地址 == %p\n", buf[0]+1);printf("\n");printf("&buf[0][0]代表的地址 == %p\n", &buf[0][0]);printf("&buf[0][0]+1代表的地址 == %p\n", &buf[0][0]+1);/*解析(本地址和后面的地址不相干,是之前编译分配的地址):buf[0]代表的地址 == 0x7ffc5d50d2f0buf[0]+1代表的地址 == 0x7ffc5d50d2f4&buf[0][0]代表的地址 == 0x7ffc5d50d2f0&buf[0][0]+1代表的地址 == 0x7ffc5d50d2f4说明:0到4 == 4, 总:4字节*/// 4、buf[1]的作用范围printf("\n");printf("buf[1]代表的地址 == %p\n", buf[1]);printf("buf[1]+1代表的地址 == %p\n", buf[1]+1);/*解析(本地址和后面的地址不相干,是之前编译分配的地址):buf[1]代表的地址 == 0x7ffc8c006c2cbuf[1]+1代表的地址 == 0x7ffc8c006c30说明:2c到30 == 4, 总:4字节*/return 0;}
(2)、字符数组
- 概念:专门存放字符的数组,称为字符数组
- 示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二、字符数组// (1)、字符串数组的初始化char s1[5] = {'a', 'b', 'c', 'd', 'e'}; // 字符数组,不是字符串(末尾没有'\0')(字符串是一个特殊的字符数组)char s2[5] = {'a', 'b', 'c', 'd', '\0'}; // 它既是字符数组,又是字符串char s3[5] = {"nihao"}; // 字符数组(末尾没有'\0')// printf("%s\n", s3); // 此处因为没有'\0',有可能打印不出数据来char s4[5] = {"niha"}; // 字符串(末尾有'\0')char s5[5] = "niha"; // 字符串的简写// (2)、字符串数组的赋值和引用// a、字符数组的赋值和引用和前面的普通数组的赋值一样(为什么?因为char型本质上就是单字节的int整型)// b、字符串的赋值,可以使用字符串处理函数(str开头的函数)// 栈区(可读可写) 常量区(可读不可写)char s6[256] = "多姿多彩"; // 初始化printf("s6 == %s\n", s6);// 使用strcpy函数对字符串数组进行赋值bzero(s6, sizeof(s6)); // 将s6数组清零(清sizeof(s6)这么大的空间)// 将常量区的数据,复制到栈区中(s6),后面修改s6的值,修改是栈区s6的值strcpy(s6, "多姿多彩");printf("s6 == %s\n", s6);//问题:// 栈区(可读可写) 常量区(可读不可写) char *s7 = "nihao,shijie";// 将常量区("nihao...")的数据,通过s7指针复制到另一个常量区""nihao.."// strcpy(s7, "hello world"); // Segmentation fault (core dumped)return 0;
}
四、数组语法解析
- 任意的数组,不管有多复杂,其定义都由两部分组成。
- 第1部分:说明元素的类型(type),可以是任意的类型(除了函数)
- 第2部分:说明数组名(x)和元素个数(N)
- 示例代码:
int a[4]; // 第一部分:int(元素的类型), 第二部分:a[4](数组名+元素个数)
int b[3][4]: // 第一部分:int [4](元素的类型), 第二部分:b[3](数组名+元素个数)
int c[2][3][4]; // 第一部分:int [3][4](元素的类型), 第二部分:c[2](数组名+元素个数)
int *d[6]; // 第一部分:int *(元素的类型), 第二部分:d[6](数组名+元素个数)
int (*e[7])(int,char); // 第一部分:int (*)(int,char)(元素的类型), 第二部分:e[7](数组名+元素个数)
至此,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有所收获,我是Bardb,译音八分贝,期待下期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