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 设备分类详解:字符设备、块设备与网络设备解析

引言

在嵌入式 Linux 领域,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与硬件之间的桥梁。Linux 设备按照不同的访问方式和特性可以划分为字符设备、块设备和网络设备。理解它们的分类及特性,对于开发 Linux 设备驱动和操作底层硬件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三大类设备的特点、访问方式及其在 Linux 内核中的实现方式。


1. Linux 设备的分类

Linux 设备根据数据的读写方式和访问特性,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字符设备(Character Device)
  • 块设备(Block Device)
  • 网络设备(Network Device)

这些设备分别对应不同的驱动模型和访问方式,下面分别进行详细分析。


2. 字符设备(Character Device)

2.1 概述

字符设备是一种 按字节流方式 访问的设备,数据是 线性顺序 读写的,没有统一的缓存管理机制。例如,串口(UART)、I²C 设备、GPIO、键盘、显示器等,都属于字符设备。

2.2 访问方式

字符设备通常通过文件操作接口(openreadwriteioctl 等)进行访问。典型的访问方式如下:

c

复制

int fd = open("/dev/ttyS0", O_RDWR);
write(fd, "Hello", 5);
read(fd, buffer, sizeof(buffer));
close(fd);

2.3 驱动实现

字符设备驱动在 Linux 内核中通常使用 cdev 结构体进行管理。一个基本的字符设备驱动框架如下:

c

复制

static struct cdev my_cdev;
static dev_t dev_num;

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 my_fops = {
    .owner = THIS_MODULE,
    .read = my_read,
    .write = my_write,
    .open = my_open,
    .release = my_release,
};

static int __init my_driver_init(void) {
    alloc_chrdev_region(&dev_num, 0, 1, "my_device");
    cdev_init(&my_cdev, &my_fops);
    cdev_add(&my_cdev, dev_num, 1);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my_driver_exit(void) {
    cdev_del(&my_cdev);
    unregister_chrdev_region(dev_num, 1);
}

module_init(my_driver_init);
module_exit(my_driver_exit);

3. 块设备(Block Device)

3.1 概述

块设备是一种 以块(block)为单位 进行存取的设备,通常具有 缓冲区(Buffer)或者缓存(Cache) 机制,支持随机访问。典型的块设备包括 硬盘(HDD/SSD)、SD 卡、U 盘、eMMC 等

3.2 访问方式

块设备通常通过文件系统进行访问,用户可以使用 openreadwrite 进行文件操作,或者通过 dd 命令直接访问设备。例如:

sh

复制

dd if=/dev/sda of=backup.img bs=1M count=100

3.3 驱动实现

块设备驱动通常基于 request_queue 进行数据调度,基本的块设备驱动框架如下:

c

复制

static struct request_queue *my_queue;
static struct gendisk *my_disk;

static void my_request_fn(struct request_queue *q) {
    struct request *req;
    while ((req = blk_fetch_request(q)) != NULL) {
        // 处理请求
        __blk_end_request_all(req, 0);
    }
}

static int __init my_block_driver_init(void) {
    my_queue = blk_init_queue(my_request_fn, NULL);
    my_disk = alloc_disk(1);
    my_disk->queue = my_queue;
    snprintf(my_disk->disk_name, 32, "my_block");
    add_disk(my_disk);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my_block_driver_exit(void) {
    del_gendisk(my_disk);
    put_disk(my_disk);
    blk_cleanup_queue(my_queue);
}

module_init(my_block_driver_init);
module_exit(my_block_driver_exit);

4. 网络设备(Network Device)

4.1 概述

网络设备用于数据包(Packet)的收发,而不是以字节或块为单位进行访问。典型的网络设备包括 以太网网卡(Ethernet)、Wi-Fi 模块、LoRa、蓝牙(Bluetooth)等

4.2 访问方式

网络设备通常不会通过 /dev 文件访问,而是通过 socket(套接字) 进行通信。例如,使用 socket 编程来创建 TCP 连接:

c

复制

int 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connect(sock,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send(sock, "Hello", 5, 0);
recv(sock, buffer, sizeof(buffer), 0);
close(sock);

4.3 驱动实现

网络设备驱动基于 net_device 结构体,并使用 netif_rx() 处理接收数据包。基本的网络设备驱动框架如下:

c

复制

static struct net_device *my_netdev;

static int my_net_open(struct net_device *dev) {
    netif_start_queue(dev);
    return 0;
}

static int my_net_stop(struct net_device *dev) {
    netif_stop_queue(dev);
    return 0;
}

static netdev_tx_t my_net_xmit(struct sk_buff *skb, struct net_device *dev) {
    dev_kfree_skb(skb);
    return NETDEV_TX_OK;
}

static struct net_device_ops my_netdev_ops = {
    .ndo_open = my_net_open,
    .ndo_stop = my_net_stop,
    .ndo_start_xmit = my_net_xmit,
};

static int __init my_net_driver_init(void) {
    my_netdev = alloc_netdev(0, "mynet%d", NET_NAME_UNKNOWN, ether_setup);
    my_netdev->netdev_ops = &my_netdev_ops;
    register_netdev(my_netdev);
    return 0;
}

static void __exit my_net_driver_exit(void) {
    unregister_netdev(my_netdev);
    free_netdev(my_netdev);
}

module_init(my_net_driver_init);
module_exit(my_net_driver_exit);

5. 设备号与 /dev 目录

Linux 通过 主设备号(Major Number)次设备号(Minor Number) 标识设备。主设备号标识设备类型,次设备号标识具体的设备实例。例如:

sh

复制

ls -l /dev/
crw-rw---- 1 root dialout 4, 64 /dev/ttyS0  # 字符设备
brw-rw---- 1 root disk    8, 0  /dev/sda    # 块设备

设备号的分配可通过 mknod 命令手动创建:

sh

复制

mknod /dev/my_device c 240 0  # 创建字符设备
mknod /dev/my_block b 241 0   # 创建块设备

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 Linux 设备的三大类别——字符设备、块设备和网络设备,并解析了它们的访问方式、驱动模型和 Linux 内核中的实现方式。在嵌入式 Linux 开发中,理解设备分类及其驱动原理是开发高性能、稳定的系统的基础。希望本文能为你的 Linux 设备驱动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关文章:

  • 算法-二分查找
  • (番外篇一)学习webgl是先从现有的框架还是直接从底层开始学?
  • 小米15怎么录音转文字?录音转文字技巧软件、分享
  • LarkXR用户调研洞察:2024-2025年度平行云客户满意度报告
  • 事务的四大特性(ACID)详解
  • Spring 管理线程并实现Runnable接口的任务
  • Zabbix实践教程: ssl证书有效期监控
  • Python 常用标准库功能与用法指南
  • Linux dma的使用与理解
  • 【PPO】小白的强化学习算法笔记
  • 一文讲清楚Python中函数和类区别和联系
  • 【更新中】【React】基础版React + Redux实现教程,自定义redux库和react-redux库
  • 【vue】vue + vant实现上传图片添加水印
  • 25、web前端开发之CSS3(二)
  • 1.6 循环嵌套
  • USB总线示波器采集卡--2 通道,10G采样
  • DML 数据操纵语言学习笔记
  • 【NLP 48、大语言模型的神秘力量 —— ICL:in context learning】
  • ffmpeg-将多个视频切片成一个新的视频
  •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核心特点与发展趋势
  • 政府机关网站备案/口碑营销的产品
  • 网站的开发环境怎么写/长沙做网站推广
  • 免费做团购网站的软件/足球比赛直播
  • wordpress 媒体库角色权限/长沙百度快照优化排名
  • 海阔天空网站建设/如何制作网页广告
  • 做网站每年需付费吗/百度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