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常考计算机操作系统面试习题(四)

目录

1. Peterson 算法伪代码

2. 信号量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分析

3. 注释 Peterson 主函数并分析输出结果

4. 用 fork 创建子进程的程序


1. Peterson 算法伪代码

题目:

写出 Peterson 算法的伪代码。

参考答案:

// 定义变量
boolean flag[2];     // 表示每个线程是否希望进入临界区
int turn;            // 表示轮到哪个线程进入临界区

// 线程 i 的代码
do {
    flag[i] = true;  // 表示线程 i 希望进入临界区
    turn = j;        // 将权利让给线程 j
    while (flag[j] && turn == j) {
        // 等待线程 j 完成临界区
    }
    // 临界区
    // ...
    flag[i] = false; // 离开临界区
    // 剩余区
    // ...
} while (true);

说明:

Peterson 算法是用于两个线程的同步算法,保证了互斥和死锁避免。

  • flag[i] 表示线程 i 是否希望进入临界区。

  • turn 变量表示当前轮到哪个线程进入临界区,确保不会发生竞争条件。

2. 信号量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分析

题目:

注释以下代码,并说明三个信号量的含义,以及 A 和 B 哪个是生产者进程,哪个是消费者进程。

semaphore full = 0, empty = n, mutex = 1;

A: 
do {
    … produce an item in nextp …
    wait(empty);
    wait(mutex);
    add nextp to buffer;
    signal(mutex);
    signal(full);
} while (1);

B: 
do {
    wait(full);
    wait(mutex);
    … remove an item from buffer to nextc …
    signal(mutex);
    signal(empty);
    … consume the item in nextc …
} while (1);

参考答案:

注释代码:

semaphore full = 0;    // 表示缓冲区中的产品数,初始值为 0。
semaphore empty = n;   // 表示缓冲区的空位数,初始值为 n(缓冲区大小)。
semaphore mutex = 1;   // 用于实现对缓冲区操作的互斥访问,初始值为 1。

进程 A 是生产者:

  • produce an item in nextp; 生产一个产品并将其存储在 nextp

  • wait(empty); 确保缓冲区有空位可以存放新产品。

  • wait(mutex); 确保对缓冲区的互斥访问。

  • add nextp to buffer; 将产品添加到缓冲区。

  • signal(mutex); 释放对缓冲区的互斥访问。

  • signal(full); 增加缓冲区中产品的计数。

进程 B 是消费者:

  • wait(full); 确保缓冲区中有可供消费的产品。

  • wait(mutex); 确保对缓冲区的互斥访问。

  • remove an item from buffer to nextc; 从缓冲区中取出产品到 nextc

  • signal(mutex); 释放对缓冲区的互斥访问。

  • signal(empty); 增加缓冲区的空位计数。

  • consume the item in nextc; 消费产品。

3. 注释 Peterson 主函数并分析输出结果

题目:

注释以下 Peterson 主函数的每行程序,并分析程序可能的输出结果。

boolean flag[2];
flag[0] = false;
flag[1] = false;
int turn;

do {
    flag[i] = true;
    turn = j;
    while (flag[j] && turn == j) {}
    // 临界区
    flag[i] = false;
    // 剩余区
} while (1);

参考答案:

注释代码:

boolean flag[2];        // 定义两个标志位,用于表示线程是否希望进入临界区。
flag[0] = false;        // 初始化标志位,表示线程 0 初始时不希望进入临界区。
flag[1] = false;        // 初始化标志位,表示线程 1 初始时不希望进入临界区。
int turn;               // 定义变量,用于指示当前轮到哪个线程进入临界区。
flag[i] = true;         // 线程 i 表示希望进入临界区。
turn = j;               // 将优先权交给线程 j。
while (flag[j] && turn == j) {}  // 如果线程 j 也希望进入临界区且优先级是 j,则等待。
// 临界区:执行线程 i 的临界区代码。
flag[i] = false;        // 线程 i 退出临界区。
// 剩余区:线程 i 执行非临界区代码。

程序输出分析:

  • Peterson 算法保证了互斥性:只有一个线程能进入临界区,两个线程不会同时进入临界区。

  • 死锁避免:通过 turn 变量的使用,确保没有线程因互相等待而永远阻塞。

  • 饥饿避免:因为 turn 变量的轮换机制,确保了每个线程都会有机会进入临界区。

4. 用 fork 创建子进程的程序

题目:

写一个程序,完成以下功能:用 fork 创建子进程,若失败,输出 “failed”,程序退出;在子进程中输出 “child”;在父进程中等待子进程返回后,输出 “parent”。

参考答案: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wait.h>

int main() {
    pid_t fpid;  // 定义进程号变量
    fpid = fork();  // 创建子进程

    if (fpid < 0) {  // fork 返回值小于 0 表示创建失败
        printf("failed\n");
        exit(-1);  // 退出程序
    } else if (fpid == 0) {  // fork 返回值等于 0 表示当前是子进程
        printf("child\n");
    } else {  // fork 返回值大于 0 表示当前是父进程
        wait(NULL);  // 等待子进程结束
        printf("parent\n");
    }

    return 0;
}

程序运行结果:

  • 如果 fork() 成功,输出:
    child
    parent
    
  • 如果 fork() 失败,输出:
    failed
    

说明:

  • fork() 用于创建子进程,子进程从 fork() 返回点开始执行。

  • 父进程和子进程的区别是 fork() 的返回值不同。

  • wait() 使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结束后再继续执行。

相关文章:

  • 区块链在医疗数据共享中的应用:解锁安全与透明的新维度
  • 【C++进阶】函数:深度解析 C++ 函数的 12 大进化特性
  •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体育赛事直播数据分析与观众互动优化中的应用(142)
  • Rust vs. Go: 在使用最快框架时的性能测试[译]
  •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预测葡萄酒质量
  • Colab——大规模数据集解压问题:Unzip解压不完整/时间过长/强制掉线
  • 树莓派5的供电与启动
  • 测试基础入门
  • Selenium Web UI自动化测试:从入门到实战
  • 操作系统之进程控制
  • Linux | 安装 Samba将ubuntu 的存储空间指定为windows 上的一个磁盘
  • sin、cos、tan、arcsin、arccos、arctan图像
  • Redis的单线程模型与多线程优化
  • QT开发(6)--信号和槽
  • C++::多态
  • 安全守护:反光衣检测技术的革新之路
  • 【MySQL】数据库和表的操作
  • 宝塔平替!轻量级开源 Linux 管理面板 mdserver-web
  • AI代码编辑器:Cursor和Trae
  • Java设计模式
  • 河南省委常委会会议:坚持以案为鉴,深刻汲取教训
  • 秦洪看盘|指标股发力,A股渐有突破态势
  • 国台办:80年前台湾重归中国版图,80年后不可能让台湾分裂出去
  • 重庆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陆克华被决定逮捕
  • 检疫期缩减至30天!香港优化内地进口猫狗检疫安排
  • SIFF动画单元公布首批片单:《燃比娃》《凡尔赛玫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