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层级、流量价格、流量速度如何突破?
有句话这样说:要有客户思维
投手的客户是谁?甲方爸爸?产品?用户?平台?
跟甲方爸爸谈恋爱,容易出轨;跟用户谈恋爱,很难伺候;跟平台谈恋爱,玩不过算法;跟产品谈恋爱,更新太快;
客户就是上帝,投手的客户一定是——流量
跟流量谈恋爱是奔着结婚的目的,目的纯且正,所以大概率会和流量牵手成功;
总结:做投放一定要对流量有所洞察,洞若观火,我把这种能力叫“流量感”
对流量感的理解:关注几个关键词
1:流量速度;2:流量价格; 3:流量层级
一:流量速度
千展:千次展现所需要的费用,千展指标的背后是不同流量速度的转化率
对平台来说,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始终是有限的,平台会看中流量价值的最大化,卖给老王也是卖,卖给老李也是卖,难道谁出价高,就卖给谁吗? 你想一下ECPM公式 :出价X点击率X转化率X1000, 如果谁出价高就卖给谁,物极必反,万物需平衡,所以公式里还有两率在维持稳定。
判断广告计划流速:
第一组数据:展现、点击
第二组数据:消耗、转化
第一组是起跑,第二组是加速, 想跑的像百米飞人博尔特,这两点必不可少。
单位时间内(按小时计算),以上二组数据起步很快,加速凶猛,比如连续3小时疯狂爬坡,那么就是流速高; 起跑也慢加速也慢,就是流速过低,还有一个中间值,稳定流速。
投手需要时刻监控流速,对流速超级敏感
1:流速过高:计划重点操作动作
2:流速过低:计划重点操作动作
3: 如何拉爆流速:重点操作动作
4:如何稳定流速: 重点操作动作
理解不同流速广告计划的底层逻辑,以及在不同流速状态下正确的操作方法才是手中的尚方宝剑
二:流量价格
如果你对流量只是看到了它是花钱买量的浅层交易,低出价买不到量,那就提高出价,不就是花钱买资源吗?这种对流量的感觉非常浅,对投放的认知思维停留在低层次运转,停留在表面现象,容易陷入投放玄学论,做出投放骚操作,比如预算99999,这就是普通投手。
如果你对流量有感觉,有洞察,有对流量的变化即刻就能想到对应的策略应对,对应的操作细节拆解,恭喜你,这种感受是一种微秒的东西,来之不易,把它总结下来,就是你的资本,这就是高手。
流速过高的压价方法,在哪个时间段去压,一次压多少,如何根据小时转化成本去分析一次压几元钱,通过几次压价达到这个阶段的目标。
流速过低,是用高价买量,高到多少?如何用头部计划,中间计划,测试计划去拉低总流量价格。
如何用高出价拉爆流量,拉爆后用分阶段降价拉低总买量成本,如何用出价去稳定流速。
当你对以上流量问题,有深度思考,有很强的流量感觉以及对应的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你就与其他投手拉开了认知上的差距,操作的层次高低。
三:流量层级
出价50,消耗一直停留在5K附近,到了瓶颈,换素材、大批量基建依然无法突破人群破圈,单计划最大消耗停留在三四千,如何破流量层级?
第一:观察大盘流量,比如这几天感觉大盘流量比较好,消费速度明显上升,账户也出现了一条潜力股计划,流速很快,消耗每小时跨度很大。
第二:马上给这条计划加价,加多少根据你账户的情况而定,尽量加多一点,提高ECPM竞争力,其次加预算,再次扩定向;三个操作都是正向操作。
第三:把流速拉爆,如果能不限制消耗,把这条计划无限放大,今日放到最大,让单条计划的消耗占账户总消耗60%以上。
例如:从每日消耗5K,通过以上操作直接拉到1万五, 这时候同样加大培育计划的数量,为后续拉爆选苗子,其次测试计划不能停,每天坚持上,给培育计划做筛选,一直让正向循环。
总结:
你会发现当你账户的流量层级到了一万五, 不管大盘流量如何波动,只要操作上没有大的问题,坚持正循环, 消耗就不会降很多,比如降到1万2, 1万,降到5千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流量层级。
写在最后:
对速度会控制,对价格能平衡,对层级很清楚,你的流量感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