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弹力》
教会什么:弹性、弹力、弹簧测力计
培养什么:如何将感性思维转化为理性思维
课标:
(二)运动和相互作用
2.2 机械运动和力
2.2.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例3 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2.4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例5 分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受力情况。
(四)实验探究
4.1.6 用弹测力计测量力。
例6 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体验1N、2N、4N力的大小,测量一本物理教科书所受的重力。
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外力为0,那么这个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8.1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与受力成正比。(F=ma)——高中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7.1
弹力、重力、摩擦力等是按力的性质分类的,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分类的,
因此这几种力的概念可能会相互重叠。
在初中阶段,压力和支持力被算作为弹力范畴内。(需要发生弹性形变)
一、导入——弹性、塑性、(脆性)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力的主要知识,那么今天来稍微研究一些有点特别的力了。
就像是生物学,将动物分成了哺乳动物、卵生生物……等,物理学家也将“力”进行了分类,比如你们经常听到的压力、重力……以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弹力”,
“弹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回忆一下,
我们在做什么的时候会感觉到“弹力”?(拉橡皮筋、捏像皮球时候)
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呢?(具有弹性)
这些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会发生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