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 实现 AI SSE (Server-Sent Events)接口方式输出(对接AI模型API)

以下是一个使用 C# 实现接收 SSE(Server-Sent Events)接口数据、进行数据修改解析,然后再以 SSE 方式输出给前端的示例代码。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IO;
using System.Net;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Microsoft.AspNetCore.Mvc;

// 模拟一个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调整
[ApiController]
[Route("[controller]")]
public class SseController : ControllerBase
{
    [HttpGet]
    public async Task Get()
    {
        // 设置响应头以支持 SSE
        Response.Headers.Add("Content-Type", "text/event-stream");
        Response.Headers.Add("Cache-Control", "no-cache");
        Response.Headers.Add("Connection", "keep-alive");

        // 模拟一个 SSE 数据源
        var sseSourceUrl = "https://example.com/sse-source";
        var request = (HttpWebRequest)WebRequest.Create(sseSourceUrl);

        using (var response = (HttpWebResponse)await request.GetResponseAsync())
        using (var stream = response.GetResponseStream())
        using (var reader = new StreamReader(stream))
        {
            string line;
            while ((line = await reader.ReadLineAsync()) != null)
            {
                // 这里可以对数据进行修改解析
                var modifiedData = ModifyData(line);

                // 以 SSE 格式发送数据到前端
                var sseData = $"data: {modifiedData}\n\n";
                var buffer = Encoding.UTF8.GetBytes(sseData);
                await Response.Body.WriteAsync(buffer, 0, buffer.Length);
                await Response.Body.FlushAsync();
            }
        }
    }

    // 模拟数据修改解析的方法
    private string ModifyData(string input)
    {
        // 这里可以添加具体的数据修改逻辑
        return $"Modified: {input}";
    }
}    

代码说明

  1. 设置响应头:在 Get 方法中,设置了必要的响应头,以确保响应是 SSE 格式。
  2. 模拟 SSE 数据源:使用 HttpWebRequest 从模拟的 SSE 数据源获取数据。
  3. 数据修改解析:在 ModifyData 方法中,可以添加具体的数据修改逻辑。这里只是简单地在原始数据前添加了 Modified: 
  4. 以 SSE 格式发送数据:将修改后的数据以 SSE 格式发送到前端。

注意事项

  • 请将 sseSourceUrl 替换为实际的 SSE 数据源 URL。
  • 此示例是一个简单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在实际应用中,你可能需要将其集成到 ASP.NET Core 项目中。
http://www.dtcms.com/a/61434.html

相关文章:

  • 无公网IP也能远程控制Windows:Linux rdesktop内网穿透实战
  • 使用VS Code remote ssh进行远程开发的笔记
  • UI自动化:Selenium常规的页面元素定位方法
  • golang从入门到做牛马:第十二篇-Go语言数组:数据的“有序集合”
  • LangChain使用总结-第二章
  • webshell一些上传心得
  • 【Java 面试 八股文】计算机网络篇
  • 大模型工具Ollama存在安全风险
  • LeetCode - #225 使用两个队列实现 LIFO 栈
  • Windows中在VSCode/Cursor上通过CMake或launch文件配置CUDA编程环境
  • react使用拖拽,缩放组件,采用react-rnd解决 -完整版
  • gbase8s rss集群通信流程
  • 前端(vue)学习笔记(CLASS 3):生命周期工程化开发入门
  • 物联网中设备异构的问题-甚至可以用工业数据采集器?
  • 深度评测DeepSeek、ChatGPT O1和谷歌Gemini AI应用开发场景 - DeepSeek性能完胜!
  • HTML左右分页2【搬代码】
  • labview实现16进制数据相加取反,取低16位校验
  • 【JavaEE】线程池
  •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
  • OSPF-单区域的配置
  • Python 入
  • (openstack搭建)openstack云平台部署-详细完整教程
  • 【每日学点HarmonyOS Next知识】对话框去掉圆角、数组拼接、自定义对话框依附某个控件、平移动画、页面栈管理
  • (二)企业级监控系统 - ZABBIX 部署
  • STM32-SPI通信协议
  • Visual Studio Code 基本使用指南
  • Ultravox:融合whisper+llama实现audio2text交互
  • 三维仿射变换矩阵
  • 安裝do時出現log file support is not available
  • 【软件测试开发】:软件测试常用函数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