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控制 初级手札】1.7 离子、离子反应 【化学基础】
作者:电控工程手札
本博文内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
目录
- 1. 离子
- 2. 离子反应
- 3. 离子方程式
电解质是化学中描述物质 “导电能力” 与 “电离特性” 的核心概念,以及发生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描述电解质溶液间反应本质的最佳工具。
1. 离子
离子 是原子或分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带电粒子。
阳离子:原子或分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因净电荷为正而带正电(荷)。如钠(Na,Z=11),价电子为 1,失去电子后变为 Na⁻。
阴离子:原子或分子获得电子,形成阳离子。因净电荷为负而带负电(荷)。如氯(Cl,Z=17),价电子为 7,获得电子后变为 Cl⁻。
2. 离子反应
(1)定义
离子反应 指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更具体地说是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由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生成难溶物质(沉淀)、难电离物质(如水、弱电解质)或挥发性物质(气体) 的反应。
离子反应的 本质 是反应前后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的降低。
(2)发生条件
离子反应发生的推动力是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只要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离子反应就能发生:
-
生成沉淀: 反应产生溶解度极小的固体物质。
例:Ag⁺ + Cl⁻ = AgCl↓ -
生成气体: 反应产生挥发性气体逸出体系。
例:CO₃²⁻ + 2H⁺ = CO₂↑ + H₂O -
生成弱电解质: 反应生成水或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的物质。
例:H⁺+ OH⁻ = H₂O -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某些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生成新的离子或物质。
例:Zn + Cu²⁺ = Zn²⁺ + Cu
3. 离子方程式
(1)定义
离子方程式 指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它揭示了离子反应的本质。
(2)书写步骤
-
写: 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BaCl₂ + Na₂SO₄ = BaSO₄↓ + 2NaCl -
拆:将易溶于水且完全电离的强电解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单质、氧化物、气体、沉淀、弱电解质以及非电解质,保留化学式。
例:Ba²⁺ + 2Cl⁻ + 2Na⁺ + SO₄²⁻ = BaSO₄↓ + 2Na⁺ + 2Cl⁻ -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称为“旁观离子” )。
例:Ba²⁺ + SO₄²⁻ = BaSO₄↓ -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
原子守恒:原子种类和数目是否守恒
电荷守恒: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是否守恒
(3)意义
-
揭示了离子反应的实质,哪些离子结合了,以及生成了什么。
-
表示一类反应,而不仅是一个特定反应。
纯手工码字,如果你觉得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吝啬你的一键三连哟!!!(^U^)ノ~Y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