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加盟 2025 创始人 IP+AI 万人大会:AI 时代,IP 破局增长的实战方法都在这

做知识付费的老师、IP 创作者大概率都有过这种挫败感:明明有硬核干货,做 IP 半年粉丝没破万;课程内容优质,销量却始终低迷;看着 “AI+IP” 的风口,却不知道从哪下手 —— 这不是专业能力的问题,而是缺乏 “AI 时代的 IP 运营和变现逻辑”。
深耕商业 IP 打造 20 年、实战经验丰富的张琦,将在 2025 年 11 月厦门举办的行业交流活动中,分享 “AI+IP” 的落地方法论。她的分享不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是针对所有知识付费场景,不讲空泛趋势,只给可直接复制的实操技巧,帮助所有创作者把专业能力转化为长期变现资产。
张琦的实战:为什么能帮所有知识付费人做 IP?
张琦最厉害的地方,是能把复杂的 IP 逻辑拆成 “听得懂、用得上” 的步骤。她从基层做起,亲手操盘过上千场课程、数百万字文案,帮数十家教育机构完成 IP 升级,自身更是成为全网亿粉的现象级 IP—— 她的方法论,不管是教英语、编程、理财还是兴趣爱好的老师,都能直接复用。
对知识付费创作者来说,她的实战案例极具参考价值:曾帮一位书法老师破局,用 AI 生成基础字帖模板,让老师专注讲 “笔法里的文化内涵”,3 个月涨粉 10 万;帮一位 Excel 老师优化内容,用 AI 分析用户画像,调整渠道和场景化文案,1 个月课程销量翻 3 倍;帮一位心理学老师做 IP 定位,用 AI 避开同质化话题,打造 “宝妈心理疏导” 标签,私域粉丝从 2000 涨到 3 万。
这种 “不丢专业、只优化方法” 的思路,正是所有知识付费人做 IP 最需要的核心能力。
所有知识付费人做 IP 可落地的 3 个核心技巧
张琦的分享聚焦 “AI+IP” 的实战应用,每个技巧都结合不同领域案例,可直接上手:
1. AI 提效:把创作者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很多知识付费人做 IP,被课件制作、文案撰写、视频剪辑等基础工作占用大量时间。张琦建议,用 AI 解决这些重复劳动:教英语的老师,输入 “小学英语时态教学”,AI 能自动生成课程大纲、场景案例和练习题,老师只需补充教学风格;做职场 IP 的,用 AI 将长干货文拆成 “3 分钟教你化解职场冲突” 的短视频脚本,自动生成字幕和剪辑思路;教烘焙的,用 AI 生成 “新手学烘焙常见问题” 的答疑文案,节省回复时间。
2. IP 定位:用 AI 找到差异化,避开同质化内卷
知识付费 IP 最容易陷入 “别人教什么我教什么” 的内卷,张琦分享了 “AI+IP 三维定位法”:第一步,用 AI 分析同领域 IP 的内容方向,避开 60% 的重复话题 —— 比如教数学的别只讲 “解题技巧”,可以讲 “数学思维在生活里的应用”;教瑜伽的别只拍 “动作教程”,可以主打 “上班族 15 分钟放松瑜伽”;第二步,挖个人特质,结合从业经历打造标签 —— 比如 “教了 10 年初中数学的班主任”“从程序员转行的 Python 老师”“宝妈出身的亲子教育讲师”;第三步,用 AI 分析用户需求,把知识点和场景结合 —— 比如教理财的不说 “基金定投技巧”,说 “月光族每月存 500 元的理财方法”。
3. 商业变现:从 “单一卖课” 到 “多渠道增收”
很多知识付费 IP 变现只靠卖课,抗风险能力弱。张琦分享了 3 种适合所有创作者的变现路径:“课程 + 工具” 组合 —— 比如卖 Python 课程的同时,推出自动化脚本模板;“基础课 + 高阶营” 分层 —— 基础课引流,高阶营提供一对一指导溢价;“IP + 资源对接”—— 通过 IP 吸引企业客户,提供内训服务,或者和同领域 IP 联合开课(比如教职场穿搭的和教沟通的合开 “职场形象课”),销量比单卖翻 4 倍。
适合关注的人群
- 所有知识付费老师(K12、职业技能、语言学习、理财、兴趣爱好等):想做 IP 但没方向,涨粉慢、变现难;
- IP 创作者:内容没人看、粉丝增长慢,想靠 AI 提效和优化运营;
- 职场人 / 新手:想打造个人 IP,为副业增收或职业转型做准备;
- 知识付费机构讲师:想提升个人影响力,实现个人 IP 与机构品牌双赢。
写在最后:AI 是放大器,专业是核心
张琦强调:“未来的知识付费创作者,不是比谁懂的多,是比谁能把专业和工具结合得好。” 对所有创作者来说,AI 不是替代者,而是放大专业价值的工具。做好 IP 的核心,依然是专业深度和用户信任,AI 只是帮助大家更高效地传递价值。
2025 年 11 月的厦门交流活动中,张琦将带来更多 “AI+IP” 的实战细节。对每一个想把专业能力转化为长期收益的知识付费人来说,这些技巧能帮你少走弯路,快速实现 IP 破局和变现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