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学习路线
好的,这是一个专为初学者量身定制的、系统化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学习路线。它遵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旨在将你从零基础培养成一名能够胜任项目的工程师。
整个路线分为四个清晰的阶段,如下图所示:
一.第一阶段:基础入门(打好地基)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理解PLC是什么,以及它所在的电气世界。
1.电工与电气控制基础(必学)
电工基础: 掌握交流/直流电、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概念。
电气元器件: 认识并理解接触器、继电器、按钮、指示灯、传感器(接近开关、光电开关)、断路器等元器件的原理和作用。
电气识图: 学会看基本的电气原理图和控制回路图。这是看懂PLC接线图的基础。
2.PLC核心概念(建立框架)
PLC是什么: 了解其定义、特点及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硬件组成:
CPU(中央处理器): 大脑。
I/O模块(输入/输出): 与外部世界(按钮、传感器、电机)连接的桥梁。分清数字量(DI/DO) 和模拟量(AI/AO)
电源模块: 供电
通信接口: 联网。
工作原理 - “扫描循环”: 必须理解 “输入采样 -> 程序执行 -> 输出刷新” 这个核心工作过程。这是理解所有PLC编程逻辑的基石。
3.选择一个主流品牌入门(建议三选一)
西门子(Siemens): 市场霸主,资料最多,就业需求大。建议从 S7-200 SMART 或 S7-1200(TIA Portal平台) 开始了解。
三菱(Mitsubishi): 日系代表,编程思想经典,在东亚地区应用广。建议从 FX系列 开始。
欧姆龙(Omron): 逻辑清晰,也是主流品牌。
建议: 首选西门子,因为其生态和资源最丰富。先精通一个,再学其它品牌会非常快。
二.第二阶段:核心编程(实战演练)
这个阶段是核心,需要边学边练,掌握编程语言和逻辑。
1.学习标准编程语言
梯形图(LD): 必学! 最直观,类似于电气原理图,非常适合逻辑控制,入门首选。
结构化文本(ST): 强烈建议学习! 类似于高级语言(如Pascal),适合复杂的数学计算、算法和数据处理。
学习重点: 主攻梯形图(LD)和结构化文本(ST),这是应用最广泛的组合。
2.掌握基本指令与功能
位逻辑指令: 常开/常闭触点、线圈、置位/复位等。这是所有逻辑的基础。
定时器与计数器指令: 理解接通延时(TON)、断开延时(TOF)和计数器(CTU)的用法。
比较指令、数学运算指令、移动指令等。
3.软件安装与仿真
安装你所选品牌的编程软件(如西门子的 TIA Portal, 三菱的 GX Works3)。
学会使用软件仿真功能! 这是自学者最强大的工具,没有硬件也能验证程序、调试逻辑。
4.从小项目开始实践
电动机的启保停控制。
小车自动往返控制。
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
交通灯控制。
方法: 先自己设计梯形图,然后在仿真器中调试,观察现象是否与预期一致。
三.第三阶段:进阶与系统集成(成为项目工程师)
当你能独立完成基本逻辑编程后,需要向更综合的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迈进。
1.通信与网络
现代自动化系统的灵魂。
PROFIBUS / PROFINET(西门子主导)
Modbus(RTU/TCP): 通用性极强,必须掌握。
Ethernet/IP
学习如何配置PLC与变频器、触摸屏、其他PLC之间的通信。
2.人机界面(HMI)
学习如何使用组态软件(如西门子的WinCC)为PLC程序制作操作界面。
实现画面切换、数据显示、参数设置、报警历史等功能。
3.变频器与伺服驱动器
了解变频器如何控制电机转速,伺服驱动器如何实现精确定位。
学习如何通过PLC的I/O点或通信网络来控制它们。
4.模拟量与PID控制
学习如何处理温度、压力、流量等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PID控制是工业自动化的核心算法,理解其原理并能在程序中使用PID功能块(如温度恒温控制)。
5.结构化编程
学习使用函数(FC)和功能块(FB) 来构建模块化、可重用的代码。
建立良好的编程习惯,如注释、程序架构规划。
四.精通与专家(领域深化)
这个阶段没有终点,需要在项目中不断积累。
1.大型系统架构与项目管理
参与或主导中大型PLC项目,学习系统选型、网络规划、程序架构设计。
2.安全PLC(Safety)
学习专门的安全标准(如ISO 13849)和安全PLC的编程,用于实现紧急停止、安全门等安全功能。
3.标准化与代码管理
制定公司的编程规范、标准化功能块。
4.跨品牌学习
尝试学习另一个主流品牌的PLC,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