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周刊第43期(2025年10月20日-10月26日)
目录
- 前言
- 全国首家中非数学中心成立
- 兰州大学首登数学四大刊,师徒联手解开斯托克斯方程难题
- 顶科协奖得主孙理察给年轻人三个建议
- 参考文献
前言

在数学发展的坐标系中,每个重要突破都是前人智慧的迭代与超越。当代数学工作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既见证着历史,也在创造未来,既有自我的挑战,也有来自AI的挑战。
从算筹到超级计算机,从莎草纸到arXiv预印本平台,数学记录的载体在变,但数学人追求真理的初心未改。我们最终会理解:历史终将公正地铭记那些推动文明前进的头脑。这或许就是数学给予见证者们最丰厚的馈赠——在永恒真理的星河中,每颗真诚思考的心灵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历史不会亏待她的见证者。
全国首家中非数学中心成立

据浙江师范大学官网融媒体中心消息,10月24日,中非数学研究与教育合作研讨会暨中非数学中心成立仪式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南非、埃及、刚果、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巴西等多国数学界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田刚,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教授史宇光,菲尔兹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Efim Zelmanov,南非数学科学与应用研究所联席主任、国际数学联盟原副主席、南非金山大学原校长Loyiso G. Nongxa,非洲数学联盟主席Basile Guy Richard Bossoto,非洲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席Abdon Atangana,国际数学联盟执委、巴西科学院院士、巴西数学会原理事长Paolo Piccione,非洲数学联盟副主席Mahmoud Abdel-Aty,巴西科学院院士Vyacheslav Futorny,金华市副市长黄慧,浙江师范大学校长邱利民、党委委员刘洋,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教授倪磊,国家级领军人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院长刘鸿武出席。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建珍主持开幕式。
现场,还举行了中非数学中心揭牌仪式,并聘任菲尔兹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Efim Zelmanov为中非数学中心首席专家,聘任浙师大杰出教授倪磊为中非数学中心主任。
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下中非数学研究、教育与应用的新契机”“中学数学教育的本土经验与国际融合”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兰州大学首登数学四大刊,师徒联手解开斯托克斯方程难题

最近国内数学界流出兰州大学在数学界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作者是兰州大学耿俊教授和西湖大学申仲伟教授,两人直接瞄准了流体力学里那个让人头疼的斯托克斯方程。你说这方程有多重要?它就像描述水流怎么流动的数学骨架,可现实中的管道啊河道啊从来不是光滑的,全是坑坑洼洼的边角,以前数学家们只能在理想球面上算来算去,现在倒好,这两位愣是在乱七八糟的边界里找到了通用规律。
具体来说,他们解决的是粘稠流体在非光滑区域里的速度压力问题。比方说你家水管接头处有个毛边,水流过去就会乱窜,传统方法根本算不准最大值。耿俊和申仲伟偏不信邪,他们发现只要知道外力多大,就能直接推出速度上限,连压力波动都能用大尺度平均的思路给框住。这招简直绝了——不跟边界上那些微小波动较劲,转而盯着大范围的平均值,像用渔网捞鱼而不是一根根钓,一下子把问题简化了。
说起这两位数学家,还真是师徒联手的神仙组合。耿俊是云南宣威人,在肯塔基大学读博时的导师就是申仲伟。这位申仲伟教授可是个传奇,十四岁就考进北大数学系,后来在芝加哥大学拿博士,普林斯顿教过书,今年七月刚回国加入西湖大学。现在他们一个在西部兰州,一个在东部杭州,隔着千里却共同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这次师徒二人联手给国内数学界带来如此大的惊喜,注定会流传一段佳话。
顶科协奖得主孙理察给年轻人三个建议

10月24日下午,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名誉讲席教授孙理察(Richard Schoen)亮相上海临港中心,在参加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期间接受了记者采访。
孙理察的获奖原因,是在几何分析与微分几何领域作出了开创性工作。他通过革命性的定理解决了世界难题,创造了重新定义几何分析框架的数学工具,并以其教学洞见与开创性方法激励了几代几何学家。
孙理察给年轻人第一个建议:如果对数学感兴趣,就要尽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识背景。”孙理察说,“我认为,数学家应当了解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我们的世界,取得更多科学发现。”在他看来,拓展自己的知识背景要趁早行动,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他给年轻人的第二个建议是:在大学里不要害羞,要主动向教授请教问题,包括做作业时遇到的难题和学习时产生的各种疑问。“主动提问是一个很棒的习惯,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要这么做,提问会促使你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与主动提问相关联的第三个建议,是积极交流合作。孙理察介绍,如今大多数数学论文不是单人完成的,而是规模较小的合作团队取得的成果。“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与其他数学家的交流合作至关重要。一个数学家在思考问题时,可能会犯一些基础性错误,如果不与同行交流,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意识到这个错误。多与同行交流,还能让我了解到自己研究的问题能否引起很多数学家的关注,及时调整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全国首家中非数学中心,成立‼️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834319
2,上观新闻网——《顶科协奖得主孙理察给年轻人三个建议,这位美国数学家和丘成桐是“兄弟”》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1005550.html
3,兰州大学攻克数学难题,登顶四大刊!西部高校这次真露脸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6737149592987419&wfr=spider&for=pc
4,中国数学家再登数学四大刊,兰州大学首篇,破解斯托克斯方程难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6750990677532284&wfr=spider&for=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