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决定更名
大家好,我是小悟。
机器人圈有个不大不小的动静,宇树科技决定把名字里的“杭州”俩字摘了,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成“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宇树科技这次更名,早有铺垫。今年5月,他们刚完成股份制改造,从“有限公司”变成“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上市前的标准动作。
而这次去掉“杭州”,更像是第二步棋,把公司从“区域性企业”的标签里抽出来,往更广阔的舞台推。
有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个名字吗?但对企业来说,名字就是一张名片。早期带“杭州”或许能蹭点地方政策的光,也能让本地客户感觉更亲切。
但现在宇树的产品早就卖到全球了,四足机器人市占率全球近70%,人形机器人H1还上过春晚。

更名的时机也耐人寻味。就在改名前一周,中信证券的辅导报告里提到,宇树正在论证IPO的募资项目,计划年底前提交上市申请。
宇树这么改,可不是光靠胆子大。他们的底气来自实打实的技术和市场表现。
先说技术。今年10月,他们刚发布了新一代人形机器人Unitree H2,身高1米8,体重70公斤,能跳舞、能翻跟头,还能穿着衣服走秀。
这机器人全身有31个关节,比上一代多了19%,灵活得像个真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有H1(春晚同款)、G1(售价9.9万的消费级机器人)和R1(未量产的迷你款),产品线覆盖从高端到入门级。
再说市场。创始人王兴兴今年说过,宇树从2020年起连续盈利,去年营收破了10亿,公司规模近1000人。

四足机器人占了他们收入的65%,主要卖给高校、研究机构和极客玩家。人形机器人虽然占比30%,但增速更快,毕竟这玩意儿代表着未来的方向。
更关键的是,宇树的估值已经冲到百亿级别,C轮融资时腾讯、阿里、中国移动都想着投钱。这样的成绩单,足够让投资人相信:这公司不只是会做机器人,还能把机器人卖成爆款。
有人可能会问:去掉“杭州”会不会可惜?毕竟杭州的创业环境、产业链配套都很成熟。但换个角度看,宇树的格局显然不止于杭州。
首先,品牌定位更清晰。名字里没了地域限制,别人提起宇树,第一反应不再是“那家杭州的机器人公司”,而是“做机器人的宇树”。
这对拓展海外市场尤其重要,老外记不住“杭州”是哪儿,但记住“Unitree”这个品牌就够了。

其次,资本故事更好讲。IPO时,投资人更看重企业的想象空间。一个名字带“杭州”的公司,容易让人联想到“区域龙头”。
而“宇树科技”听起来就像是要干全球生意的。再加上他们本来就有全球订单,这故事一说,估值自然能往上蹿。
最后,技术自信的体现。宇树的底气在于,他们不需要靠地名来背书。就像特斯拉不会强调“美国”,华为不会强调“深圳”,真正有实力的公司,名字本身就是招牌。
机器人行业现在正热,但热闹的赛道上从不缺昙花一现的玩家。宇树能从一众竞争者里跑出来,靠的不是炒作,而是扎实的技术和商业落地能力。
去掉“杭州”之后,他们的目标显然更大了,不是成为“杭州最好的机器人公司”,而是成为“机器人行业里绕不开的名字”。

谢谢你看我的文章,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转发、在看三连吧,感谢感谢。那我们,下次再见。
您的一键三连,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山水有相逢,来日皆可期,谢谢阅读,我们再会
我手中的金箍棒,上能通天,下能探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