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与服务器概述
文章目录
- 一、 云计算概述
- 1. IT 发展趋势:从传统到云化
- 2. 云计算核心认知
- 3. 云计算服务与部署模式
- 4. 主流云计算厂家与技术
- 二、 服务器基础
- 1. 服务器核心定义与特点
- 2. 服务器发展与分类
- 3. 服务器硬件组成
- 4. 关键技术:RAID 与管理技术
一、 云计算概述
1. IT 发展趋势:从传统到云化
- 传统 IT 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发展,数据量爆炸式增长,传统 IT 架构面临业务上线慢、扩展困难、可靠性不足、TCO(总拥有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
- 发展方向:IT 基础设施逐步走向云化,从 “传统架构(单服务器运行单 OS 与应用)” 到 “虚拟化架构(单服务器运行多 OS 与应用)”,最终演进为 “企业云化架构(通过 Cloud OS 管理资源池,灵活分配资源)”。
- 产业主流:以云计算为基础的 “第三平台” 成为核心,相比第一平台(大型机)、第二平台(局域网、因特网、服务器),可支持十亿级用户与百万级应用。
2. 云计算核心认知
-
定义
:
- 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定义:通过可配置计算资源共享池,按需提供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等资源,快速供应与释放,减少管理工作量和服务提供商交互。
- 维基百科定义:通过互联网以服务形式提供动态可伸缩虚拟化资源的计算模式。
-
生活与工作应用:生活中常见云视频、云相册、云音乐、云文档;工作中用于云会议、网络直播等场景,满足跨区域协作与大规模内容分发需求。
-
发展阶段
:
- 云计算 1.0:以虚拟化技术为核心(如 VMware ESX、KVM),提升资源利用率。
- 云计算 2.0:实现软件定义与整合(如 OpenStack),标准化资源服务,推动基础设施云化。
- 云计算 3.0:聚焦云原生与业务重构(如 Docker、Cloud Foundry),实现敏捷应用开发与生命周期管理。
-
核心特征:包含按需自助服务(用户自主申请资源)、广泛网络接入(通过网络随时访问)、资源池化(集中管理资源,动态分配)、快速弹性伸缩(根据业务需求调整资源规模)、可计量服务(按使用量计费)5 个特征。
3. 云计算服务与部署模式
-
服务模式
:按分层逻辑分为三类,自上而下覆盖不同用户需求:
- SaaS(软件即服务):云服务商提供完整应用程序,用户通过浏览器等工具使用,无需关注底层硬件与软件维护,如在线办公软件。
- PaaS(平台即服务):提供开发与运行平台(如中间件、数据库),用户可在此平台开发、部署应用,减少基础环境搭建工作量。
-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硬件资源,用户可自主安装操作系统与软件,类似 “云端服务器租赁”。
-
部署模式
:
- 私有云:由单一组织拥有,仅为该组织服务,数据安全性高,适合对数据隐私要求严格的企业(如金融、政务)。
- 公有云:由云服务商运营,向公众或企业用户开放,按需付费,无需自建硬件,适合中小企业或业务波动大的场景。
- 混合云:结合私有云与公有云,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调度资源,平衡安全性与扩展性。
4. 主流云计算厂家与技术
-
头部厂家及代表技术
:
| 厂家 | 核心云平台 | 代表技术 |
|----|----|----|
| 华为 | 华为云 | ECS(弹性计算服务)、OBS(对象存储服务)、EVS(弹性卷服务)、CCE(云容器引擎)|
|Amazon|AWS|EC2(弹性计算云)、S3(简单存储服务)、RDS(关系型数据库服务)|
|Microsoft|Azure | 虚拟机、Azure Blob 存储、Azure SQL 数据库 |
|Google|Google Cloud|Google Compute Engine、Google Cloud Storage|
|Alibaba | 阿里云 | ECS(弹性计算服务)、OSS(对象存储服务)|
|VMware|VMware Cloud Foundation|vSphere(虚拟化平台)、NSX(网络虚拟化)、vSAN(超融合存储)|
-
华为云优势:提供 240 + 云服务,服务 400 万 + 开发者与 41000 + 合作伙伴,在政务云、金融云、汽车云等领域市场份额领先,华为云 Stack(混合云解决方案)与 FusionCompute(虚拟化解决方案)可满足不同部署需求,实现 “用户视角一朵云”。
二、 服务器基础
1. 服务器核心定义与特点
- 定义:服务器是高性能计算机,相比普通计算机,运行速度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高,主要为用户提供服务,可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三类。
- 核心特点:包含可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易用性、可靠性 5 个维度,确保长期稳定运行并满足业务增长需求。
- 应用场景:覆盖代理、DNS、Web、邮件、文件、数据库等多种服务场景,是各类网络应用的运行载体。
2. 服务器发展与分类
-
发展历程:伴随计算产业演进,从计算 1.0(大型机、小型机,专用计算)、计算 2.0(数据中心,x86 架构,通用计算),逐步迈向计算 3.0(全栈全场景,智能计算)。
-
硬件形态分类
:
- 塔式服务器:外观类似台式机,适合小型企业或分支机构,扩展性较好但占用空间大。
- 机架服务器:采用标准机架式设计,可统一安装在机柜中,空间利用率高,是数据中心主流类型。
- 刀片服务器:多个服务器模块(刀片)集中在一个机框内,共享电源、散热等资源,高密度设计,适合大规模数据中心。
3. 服务器硬件组成
以华为 TaiShan 200 服务器为例,核心硬件包括 9 大部件:
部件 | 功能描述 |
---|---|
机箱 | 承载所有硬件组件,提供物理保护 |
主板 | 连接各硬件的核心载体,传输数据与信号 |
CPU | 中央处理器,运算和控制核心,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构成,主频、外频、总线频率、倍频系数决定其性能 |
内存 | 主存储器,暂存 CPU 运算数据与外部存储交换数据,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组成 |
散热器 | 为 CPU 等高温部件散热,防止硬件过热损坏 |
电源 | 提供稳定电力,支持冗余设计,避免单电源故障导致服务器停机 |
风扇 | 辅助散热,与散热器配合维持机箱内部温度稳定 |
硬盘 | 存储设备,主流类型有 SATA、SAS、NL-SAS、SSD,不同类型在转速、容量、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上差异显著 |
导风罩 | 引导气流走向,优化散热效率 |
4. 关键技术:RAID 与管理技术
-
RAID 技术
:
- 定义:独立硬盘冗余阵列,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多个硬盘组合成阵列,提升性能或实现数据冗余。
- 核心功能:包含热备(全局式、专用式)和重构机制,硬盘故障时,热备盘自动顶替并重构数据,保障数据安全。
- 实现方式:分为软件 RAID(依赖操作系统,成本低但占用 CPU 资源)、内置插卡式 RAID(减少 CPU 占用,性能与容错性较好)、外置独立磁盘阵列 RAID(独立于操作系统,适合高端服务器,扩展性与可靠性最优)三类。
-
网卡技术
:
- 定义:又称网络适配器,是计算机接入网络的核心设备,具有固定网络地址(MAC 地址),负责数据的发送、接收、封装、解封、链路管理及编码译码。
- 华为服务器网卡类型:板载网卡(集成于主板,不可更换)、PCIe 标卡(可灵活配置于标准 PCIe 插槽)、灵活 IO 插卡(华为自研,仅适用于华为机架服务器)、Mezz 卡(刀片服务器专用)。
-
BMC 与 BIOS
:
- BMC:主板管理控制单元,是 IPMI(智能平台管理接口)规范的核心,负责采集传感器信号、监控硬件状态、发送告警信息;华为自研 iBMC 系统,实现服务器全生命周期嵌入式管理。
-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固化在计算机中的程序,功能包括检测和初始化硬件、引导操作系统、实现高级电源管理,是硬件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底层控制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