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6.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一、人工智能基本原理

1. 人工智能(AI)定义与范畴
  • 核心目标:模拟人类智能行为(如推理、学习、决策)
  • 分类
    • 弱人工智能(Narrow AI):专精单一任务(如AlphaGo、语音助手)
    • 强人工智能(General AI):具备人类全面认知能力(尚未实现)
    • 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超越人类所有领域的智能(理论阶段)
2. AI技术体系
  • 知识表示

    • 逻辑表示:通过一阶谓词逻辑(FOL)描述事实与规则,例如“若P则Q”的确定性推理。
    • 语义网络:以节点(概念)和边(关系)表示知识,支持非结构化数据的灵活关联,如“中南大学→位于→长沙市”。
    • 框架与本体:通过预定义模板(框架)或层级化概念体系(本体)组织领域知识,增强知识复用与推理效率。
  • 推理机制

    • 确定性推理
      • 演绎推理:从一般规则推导出具体结论(如三段论),应用于专家系统与定理证明。
      • 归结推理:通过子句集化简解决逻辑问题,如数学定理求解。
    • 不确定性推理
      • 贝叶斯网络:基于概率图模型处理不确定信息,如医疗诊断中的概率推断。
      • 模糊逻辑:通过模糊集合与模糊推理处理模糊性知识,如模糊控制系统。
  • 搜索与优化

    • 启发式搜索
      • A*算法:结合启发函数(如欧几里得距离)优化路径规划,广泛应用于游戏AI与机器人导航。
      • 双向搜索:同时从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进行搜索,减少搜索空间。
    • 进化算法
      • 遗传算法:模拟自然选择与遗传机制,通过交叉、变异操作优化复杂问题(如函数优化)。
      • 粒子群优化:基于群体智能调整搜索方向,适用于连续空间优化问题。
  • 支撑技术

    • 机器学习:包括监督学习(如线性回归)、无监督学习(如聚类)和强化学习(如AlphaGo策略优化)。
    • 深度学习:基于神经网络(CNN、RNN)自动提取特征,突破传统算法的局限性。
    • 计算资源:GPU/TPU加速并行计算,分布式架构支持大规模数据处理。
3. 应用与挑战
  • 应用领域
    • 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CNN)、目标检测(YOLO)。
    • 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Transformer)、情感分析(BERT)。
    • 智能决策:博弈论(如AlphaGo)、强化学习(自动驾驶)。
  • 核心挑战
    • 数据依赖:高质量数据获取与偏见治理。
    • 可解释性:深度学习“黑箱”问题。
    • 伦理与安全:AI决策的公平性与隐私保护。

二、机器学习算法与应用

1. 机器学习基础
  • 定义:通过数据训练模型,使系统具备预测或决策能力
  • 学习范式
    • 监督学习(带标签数据):分类(邮件垃圾过滤)、回归(房价预测)
    • 无监督学习(无标签数据):聚类(客户分群)、降维(PCA)
    • 半监督学习:少量标注数据 + 大量未标注数据(如医学影像中结合少量标注与大量未标注数据)
    • 强化学习:智能体与环境交互(如AlphaGo自我对弈、机器人路径规划)
2. 经典算法
  • 线性回归
    • 模型: y = β 0 + β 1 x 1 + ⋯ + β n x n y = \beta_0 + \beta_1x_1 + \cdots + \beta_nx_n y=β0+β1x1++βnxn
    • 损失函数:均方误差(MSE)
    • 优化方法:梯度下降(批量梯度下降、随机梯度下降)
    • 应用:房价预测、股票价格趋势分析
  •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 分裂标准:信息增益(ID3)、基尼系数(CART)
    • 随机森林:多棵树投票,抗过拟合(如客户信用评分模型)
    • 改进:通过特征随机选择和样本Bootstrap抽样提升泛化能力
  • 支持向量机(SVM)
    • 核思想:最大化分类间隔(如人脸识别、文本分类)
    • 核技巧:将低维数据映射到高维(RBF核、多项式核)
    • 改进:引入软间隔处理噪声数据,支持多分类任务
  • K均值聚类
    • 步骤:初始化中心点 → 分配簇 → 更新中心 → 迭代至收敛
    • 优化:K-means++初始化、轮廓系数评估聚类效果
    • 应用:客户分群、图像分割
3. 应用场景
  • 金融风控
    • 逻辑回归预测贷款违约概率(如银行信用评分系统)
    • SVM识别信用卡欺诈交易(实时检测异常模式)
  • 医疗诊断
    • 随机森林辅助癌症分类(基于基因表达数据)
    • 深度学习分析医学影像(如X光片肺结节检测)
  • 推荐系统
    • 协同过滤(用户-物品矩阵分解,如Netflix电影推荐)
    • 矩阵分解结合深度学习(如YouTube视频推荐)

三、深度学习与前沿技术

1. 深度学习基础
  • 神经网络架构
    • 前馈神经网络(FNN):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构成,通过全连接实现非线性映射,适用于分类和回归任务。
    • 反向传播算法:基于链式法则计算梯度,通过梯度下降更新权重,学习率控制参数调整步长。
  • 激活函数
    • ReLU(Rectified Linear Unit):通过f(x)=max(0,x)解决梯度消失问题,加速收敛。
    • Softmax:将输出转换为概率分布,常用于多分类任务的最终层。
  • 正则化技术
    • Dropout:训练时随机屏蔽部分神经元,防止过拟合。
    • L1/L2正则化:通过约束权重大小(L1为绝对值和,L2为平方和)抑制模型复杂度。
2. 核心模型与技术
  • 卷积神经网络(CNN)
    • 结构:卷积层(提取局部特征)→ 池化层(降维)→ 全连接层(分类),通过权值共享减少参数量。
    • 应用:ImageNet图像分类(ResNet、VGG)、目标检测(YOLO)、医学影像分析(UNet)。
  • 循环神经网络(RNN)
    • 特点:通过循环连接处理序列数据,捕捉时序依赖关系,但存在梯度消失问题。
    • 变种
      • LSTM(长短期记忆):引入门控机制缓解梯度消失,适用于长序列。
      • GRU(门控循环单元):简化LSTM结构,性能接近但计算更高效。
  • Transformer
    • 自注意力机制:计算序列元素间的全局依赖关系,替代传统RNN的序列处理方式。
    • 典型模型
      • 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双向编码上下文特征,用于文本理解。
      •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预训练模型,通过单向注意力生成文本。
3. 生成模型
  • 生成对抗网络(GAN)
    • 组成:生成器(生成逼真数据)与判别器(鉴别真伪),通过对抗训练提升生成质量。
    • 应用:图像生成(StyleGAN)、数据增强、艺术创作(如Deepfake)。
  • 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
    • 原理:逐步对噪声数据进行去噪,最终生成目标样本(如Stable Diffusion)。
    • 优势:生成过程可控(如文本引导图像生成),质量接近真实数据。

四、自然语言处理(NLP)

1. 核心技术
  • 词嵌入

    • 静态词向量:Word2Vec(Skip-Gram/CBOW模型)通过神经网络学习词汇的分布式表示,捕捉语义相似性;GloVe基于全局词频统计,优化共现矩阵分解以提升向量质量。
    • 动态词向量:ELMo通过双向LSTM生成上下文相关的词向量,解决多义词问题;BERT采用Transformer架构,通过掩码语言模型(MLM)实现双向上下文感知。
  • 文本分类

    • 传统方法:TF-IDF提取文本特征后,结合SVM分类器实现高效分类。
    • 深度方法:TextCNN利用卷积核捕捉局部语义模式;Transformer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建模长距离依赖,显著提升分类性能。
  • 机器翻译

    • 统计机器翻译(SMT):基于规则和统计模型(如HMM)对齐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但依赖人工构建翻译规则。
    • 神经机器翻译(NMT):以Google Translate为代表,采用编码器-解码器架构,结合注意力机制实现端到端翻译,显著提升流畅度。
2. 大语言模型(LLM)
  • 技术演进

    • GPT系列:GPT-3(1750亿参数)通过自回归生成文本,支持复杂推理;GPT-4引入多模态输入(文本+图像/音频),扩展应用场景。
    • 开源模型:LLaMA(280亿参数)和Alpaca(70亿参数)推动技术民主化,降低部署门槛。
  • 应用场景

    • 智能客服:通过意图识别(如BERT)和多轮对话管理(如RAG),实现24小时自动化服务。
    • 代码生成:GitHub Copilot基于LLM解析自然语言描述,生成高质量代码片段并提示调试建议。

五、计算机视觉(CV)

1. 核心任务
  • 图像分类
    • 经典数据集:MNIST(手写数字)、CIFAR-10
    • 模型:AlexNet(2012年突破)、ResNet(残差网络提升性能)、EfficientNet(高精度低计算量)
  • 目标检测
    • 两阶段:Faster R-CNN(候选区域 + 分类)
    • 单阶段:YOLO(实时检测,YOLOv8支持实例分割,应用于自动驾驶)、SSD(单阶段检测)
  • 图像分割
    • 语义分割(FCN、U-Net、DeepLab)
    • 实例分割(Mask R-CNN)
2. 三维视觉
  • 点云处理
    • PointNet(直接处理无序点云)
    • PointNet++(提升小物体处理能力)
  • SLAM技术
    • 视觉惯性里程计(VIO,用于机器人导航)
    • 双目立体视觉(基于视差计算深度)、ORB-SLAM(多传感器融合)

六、工具与框架

1. 开发工具
  • Python库
    • NumPy(数值计算)、Pandas(数据分析)
    • Scikit-learn(传统机器学习)
  • 深度学习框架
    • TensorFlow(静态图,工业部署友好)
    • PyTorch(动态图,研究首选)
    • JAX(自动微分 + GPU加速)
2. 云计算平台
  • AWS SageMaker:托管式机器学习服务
  • Google Colab:免费GPU支持的Jupyter笔记本

相关文章:

  • 通过多线程分别获取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率的H264码流
  • C与C++的区别
  • 大型语言模型中微调和提炼的详细技术比较
  • 【C++】可变模板参数和完美转发
  • 蓝桥杯 之 图形规律
  • rollup是什么?以及它和webpack 和vite的区别
  • 【Web安全方向编程语言学习顺序推荐】
  • 基于 Vue 和 SSM 的前后端分离项目实战:登录与注册功能实现
  • 安卓基础组件Looper - 01 通讯机制简介
  • 【实战 ES】实战 Elasticsearch:快速上手与深度实践-2.1.3时间序列数据优化(Rollover + ILM策略)
  • Leetcode 30. 串联所有单词的子串
  • 小鹏汽车申请注册“P7 Ultra”商标 或为P7车型升级版铺路
  • [java基础知识] java的集合体系Collection(List,Set,Queue),Map
  • 基于python跨平台硬件诊断的工具
  • 刷题 | 牛客 - js入门15题(更ing)5/15知识点解答
  • ubuntu 启动不起来,光标闪烁 解决方法
  • 杰和科技工业整机AF208|防尘+静音+全天候运行
  • GPU/CUDA 发展编年史:从 3D 渲染到 AI 大模型时代
  • 谈谈 HTTPS 的工作原理,SSL / TLS 握手流程是什么?
  • RabbitMQ怎么实现延时支付?
  • 马上评|启动最高层级医政调查,维护医学一方净土
  • 《探秘海昏侯国》数字沉浸特展亮相首届江西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交易会
  • 扬州市中医院“药膳面包”走红,内含党参、黄芪等中药材
  • 证监会:坚决拥护党中央对王建军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57岁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被查
  • 十二届上海市委第六轮巡视全面进驻,巡视组联系方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