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网每日一题--零窗口要启动的计时器
TCP的四种计时器 | 主要功能 | 启动条件 | 超时处理 | 超时值 |
重传 | 检测数据报文段的丢失,确保可靠传输 | 发送数据报文段后启动 | 重传触发超时的报文段 | 动态计算,即没测得一个往返时间RTT样本就按计算公式计算一次 |
时间等待 | 确保被动关闭方能够收到最后一个确认报文段而进入CLOSED状态 | 主动关闭方收到对自己所发现的FIN报文段的确认报文段时进入TIME-WAIT状态并启动 | 进入CLOSED状态 | 2MSL(MSL为30秒2分钟) |
保活 | 检测TCP连接存活状态 | TCP连接长期空闲(默认2小时) | 发送探测报文段,确定对方是否在线 | 默认2小时,可配置 |
持续 | 避免因零窗口报文段引起的双方互等的死锁局面 | 收到对方的零窗口报文段 | 发送零窗口探测报文段查询对方接收窗口大小 | 一般为5~60秒(指数退避) |
重传计时器:用于超时重传,当报文段丢失或确认丢失时,超时触发重传 时间等待计时器:用于TCP 连接释放阶段,确保最后一个 ACK 到达对方,防止旧连接报文干扰 保活计时器:用于检测连接状态是否存活 持续计时器:当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零窗口报文段时,为防止接收方的 “窗口通告” 因网络丢失而导致发送方永久等待,发送方会启动持续计时器,并周期性发送零窗口探测报文段,查询接收方当前窗口大小。
交换机帧转发表中的条目
作用:交换机帧转发表(MAC地址表)用于记录MAC地址与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关系,以便快速转发数据帧
条目内容:
- MAC地址:学习到的设备MAC地址
- 端口号:与该MAC地址关联的交换机端口
- 老化时间:条目在表中的存活时间,默认通常为300秒(5分钟)。如果在该时间内没有收到该MAC地址的帧,条目会被自动删除,以保持表项更新
学习机制:
交换机通过检查帧的源MAC地址动态学习条目,未知目的的MAC地址的帧会被广播到所有端口(除源端口)
ARP高速缓存表中的条目
作用:ARP(地址解析协议)高速缓存表存储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用于在本地网络中解析IP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
条目内容:
- IP地址:网络层地址
- MAC地址:对应的数据链路层地址
- 类型:分为动态条目和静态条目。动态条目通过ARP请求/响应学习,静态条目手动配置
- 老化时间:动态条目有存活时间,默认通常为20分钟。超时后条目会被删除,需要重新解析
维护机制:
当主机发送IP数据报时,会先查询ARP缓存,如果找不到映射,则发生ARP请求广播
RIP报文的发送周期
作用: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用于在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发送周期:
- RIP路由默认每30秒向邻居路由器发送一次完整路由表更新
- 如果180秒(6个周期)内没有收到某个邻居的更新,则认为该邻居不可达,并将相关路由标记为无效
- 之后在120秒的垃圾收集时间内,如果仍未收到更新,则从路由表中删除该路由
特点:RIP使用跳数作为度量,最大跳数为15,超过即视为不可达
OSPF的HELLO报文
作用: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HELLO报文用于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确保链路状态同步
发送周期:
- 在广播网络(如以太网)和点对点网络上,默认每10秒发送一次HELLO报文
- 在非广播多路访问(NBMA)网络(如帧中继)上,默认每30秒发送一次
死亡间隔:如果路由器在40秒(4倍HELLO间隔)内没有收到邻居的HELLO报文,则认为邻居宕机,并触发链路状态更新
其他功能:HELLO报文还包含路由器ID、区域ID等信息,用于选举指定路由器(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DR)
DHCP的续租
作用: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参数。续租过程确保客户端在租期到期前继续使用IP地址
续租过程:
- T1时间(租期50%):当租期过半时,客户端会向原始DHCP服务器发送单播DHCP REQUEST报文请求续租。如果服务器同意,则回复DHCP ACK,更新租期
- T2时间(租期87.5%):如果续租失败(未收到DHCP ACK),客户端会广播DHCP REQUEST报文,尝试从任何可用的DHCP服务器货期租约
- 租期到期:如果租期到期仍未租约成功,客户端必须停止使用该IP地址,并重新发起DHCP发现过程
默认租期:通常为8天,但可配置。续租时间点(T1和T2)由服务器在初始分配时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