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业集团数据治理架构实战:从ERP核心到大数据平台的演进路径
在多元化集团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ERP系统面临大数据处理效率低、数据孤岛严重、应用覆盖不足等共性挑战。某控股集团以供应链运营与房地产开发为双主业,通过构建分层治理架构与大数据平台,实现了从ERP核心系统到数据中台体系的平滑演进。
本文基于该集团数据治理实践,重点解析其技术选型、架构设计与平台实施路径。案例选自《数据治理行业实践白皮书》,为同类企业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框架。
一、核心挑战与业务背景
该集团作为典型的管控型企业,旗下涵盖浆纸、钢铁、农产品等多类大宗商品贸易板块。原有系统架构以ERP为核心,存在三大技术瓶颈:
- 数据处理性能不足:ERP系统难以支撑海量数据的实时计算与存储需求,系统响应缓慢
- 缺乏统一数据工具:缺少大数据平台支撑,数据处理流程分散,管理成本高
- 应用覆盖度低:数据应用以单点建设为主,无法满足跨板块协同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集团从整体规划、架构设计、平台建设三个层面推进数据资产体系建设。
二、三阶段技术实施路径
2.1第一阶段:咨询规划与技术选型
系统现状调研
- 完成内部系统、对外服务平台、外部数据源全面盘点
- 分析以ERP为核心的数据流转链路与交互瓶颈
- 评估各层级数据应用现状与权限管理需求
治理模式确定
基于团队经验与业务特点,选择“自下而上”治理模式,由股份总部数据部门统筹规划,各板块按需承接。
架构规划设计
采用中台化数据体系,在原始数据层基础上建立标准定义与分层模型,设置通用模块与业务独立模块,支持多租户隔离。
数据架构整体框架示意图
大数据平台规划
构建具备多租户能力的大数据平台,实现计算资源隔离,形成集团级数据平台建设雏形。
集团整体大数据平台雏形示意图
2.2第二阶段:架构框架与资产目录建设
业务架构梳理
基于价值链分析模型,梳理决策层、管理层、运营层业务活动,构建三层架构框架。
架构框架示意图
数据资产目录构建
按照业务架构分类采集数据,建立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形成数据资产地图。
数据资产目录示意图
2.3第三阶段:平台搭建与场景落地
开发平台建设
搭建支持实时与离线计算的大数据开发平台,完成原有数据应用迁移。
价格场景深度应用
- 构建价格数据模型,涵盖合同价、到货价、发票价等多维价格类型
- 实现采购净价与到货价对比分析,支持合同盈亏评估
- 开发价格趋势分析、基差分析等智能分析能力
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梳理业务分类与组织架构,建立2300+词根标准,形成统一字段规范。
三、平台成效与技术价值
确立治理模式:明确自下而上治理路径,为持续数据应用扩展奠定基础
统一架构框架:构建标准化数据架构,降低后续数据资产建设复杂度
建成大数据平台:具备实时与离线计算能力,集成数据质量管理工具
验证场景价值:通过价格风险场景打通数据需求-模型开发-应用交付全链路
建立标准体系:形成完善的词根词缀标准,为数据规范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四、总结
该案例展示了传统ERP系统向大数据平台演进的技术路径,通过“规划-架构-实施”三阶段推进,实现了数据治理体系的平稳过渡。价格场景的深度应用验证了数据驱动业务决策的实际价值,为后续拓展风控、运营等场景奠定技术基础。
数据治理是伴随业务持续迭代的系统工程,需要兼顾技术架构与组织协同。欢迎技术同行交流架构设计与平台实施经验,共同推进企业级数据治理的落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