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 实战:CIFAR-10 图像分类与网络优化
一、引言
图像分类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础任务,CIFAR-10 数据集包含 10 类常见物体的图像,是入门图像分类的经典数据集。本文将使用 PyTorch 框架,从数据加载与预处理开始,构建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 CIFAR-10 图像分类,并对网络进行优化,提升分类性能。
二、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一)数据集介绍
CIFAR-10 数据集有 60000 张 32×32 彩色图像,分为 10 类,每类 6000 张。其中 50000 张用于训练,10000 张用于测试。
(二)代码实现
首先导入必要的库,然后定义数据转换操作,将图像转换为张量并进行标准化,接着加载训练集和测试集,并使用 DataLoader
来批量加载数据。
为了直观查看数据,我们还可以定义一个函数来显示图像:
三、构建基础 CNN 模型
(一)模型结构
我们构建一个包含两层卷积、两层池化和两层全连接的 CNN 模型。卷积层用于提取图像特征,池化层用于降低特征维度,全连接层用于分类。
(二)模型训练
使用随机梯度下降(SGD)优化器和交叉熵损失函数来训练模型,训练 10 个 epoch。
(三)模型评估
在测试集上评估模型的性能,包括总体准确率和各类别的准确率。
四、网络优化
(一)优化思路
为了减少模型参数数量,同时保证一定的性能,我们引入全局平均池化(GAP)层。全局平均池化可以替代全连接层,减少参数数量,还能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
(二)优化后模型
五、总结
本文从 CIFAR-10 数据集的加载与预处理开始,构建了基础的 CNN 模型进行图像分类,然后通过引入全局平均池化层对网络进行优化,减少了模型参数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