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us仿真】AT89C51单片机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仿真
目录
0案例视频效果展示
1基础知识补充
1.1串并转换芯片(74164)
1. 功能一句话
2. 引脚图(DIP-14,顶视)
3. 真值表
4. 时序要点
5. 典型应用
6. 与 74165 的“兄弟”对比
7总结
2 AT89C51单片机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仿真
2.1电路原理图
2.1.1电路组成及接线
2.2控制程序
2.2.1控制程序步骤
2.2.2源代码
3 硬件工程师笔试面试相关文章链接(部分链接)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AT89C51单片机和74164串并转换芯片的数据转换系统。74164是一款8位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移位寄存器,通过时钟信号将串行数据转换为8位并行输出,常用于驱动LED、数码管等设备。系统采用AT89C51的串口模式0,通过RXD发送数据、TXD输出时钟信号,实现数据转换并通过LED显示。文中详细说明了硬件连接方案和单片机控制程序,并提供了相关硬件工程师面试题资源链接。该系统展示了串并转换在单片机应用中的典型实现方法。
0案例视频效果展示
例子37:基于AT89C51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
1基础知识补充
1.1串并转换芯片(74164)
74164是经典的 8 位“串行输入 → 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TTL/CMOS 兼容,DIP-14 封装,常用于把 MCU 的 1 根串行数据线扩展成 8 根并行输出口,驱动 LED、数码管、继电器等负载。
1. 功能一句话
“1 根串行进,8 根并行走;来一个时钟移一位,8 个时钟后 8 位并行稳态输出。”
2. 引脚图(DIP-14,顶视)
- DS(1、2 脚):两输入“与”后作为真正串行数据,通常并在一起接单片机 TXD/RXD。
- CP(8 脚):时钟上升沿移位。
- MR(9 脚):低电平立即清零全部输出(Q0…Q7 = 0)。
- Q0…Q7:并行输出,三态推挽,可源/灌 25 mA(74HC164 达 35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