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表解Two Sum问题
Two Sum问题: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目标值 target,要求返回和为 target 的两个数的下标。
直接枚举的时间复杂度较高,主要由于每次查找 target - x 都需要线性扫描数组,导致整体复杂度达到 O(N²)。使用哈希表可以将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降为 O(1),从而将整体复杂度优化至 O(N)。
问题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目标值 target,请在该数组中找出 和为目标值 target 的那 两个 整数,并返回它们的数组下标。可以假设每种输入只会对应一个答案,并且不能使用两次相同的元素。可以按任意顺序返回答案。示例 1:输入:nums = [2,7,11,15], target = 9
输出:[0,1]
解释:因为 nums[0] + nums[1] == 9 ,返回 [0, 1] 。
示例 2:输入:nums = [3,2,4], target = 6
输出:[1,2]
示例 3:输入:nums = [3,3], target = 6
输出:[0,1]
解法
建立一个哈希表,用于存储数组元素及其索引。遍历数组时,检查哈希表中是否存在 target - current_value 的键。若存在,直接返回当前索引和哈希表中存储的索引。若不存在,将当前元素及其索引存入哈希表。
from typing import Listclass Solution:def twoSum(self, nums: List[int], target: int) -> List[int]:hashtable = dict() # 哈希表:数值 → 下标for i, num in enumerate(nums):if target - num in hashtable: # 发现配对成功return [hashtable[target - num], i]hashtable[num] = i # 保存当前数值的下标return [] # 无解(LeetCode 保证有解,可省略)
行 | 作用 |
---|---|
hashtable = dict() | 建一个空字典,用来记录“已经扫描过的数值”及其“第一次出现的下标”。 |
for i, num in enumerate(nums): | 一次遍历,同时拿到下标 i 和元素值 num 。 |
if target - num in hashtable: | 计算“另一半”target - num ,如果它已经在字典里,说明之前某个位置 j 满足 nums[j] + nums[i] == target 。 |
return [hashtable[target - num], i] | 直接返回这对下标:先存进来的那个(j )和当前这个(i )。 |
hashtable[num] = i | 如果还没找到配对,就把当前数值和下标存进字典,供后面查找。 |
return [] | 如果遍历结束都没找到,返回空列表(LeetCode 官方数据保证有解,这句其实跑不到)。 |
这种方法避免了双重循环,显著提升了效率。哈希表的快速查找特性确保了每次查询操作仅需常数时间,同时只需遍历数组一次即可完成。
算法复杂度
- 时间:O(n) —— 只扫一次数组,字典查询/插入平均 O(1)。
- 空间:O(n) —— 最坏情况下字典要存 n-1 个元素。\
例子
nums = [2, 7, 11, 15], target = 9
i=0, num=2 -> 另一半 7 不在字典 -> 存入 {2:0}
i=1, num=7 -> 另一半 2 在字典 -> 返回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