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七章
第五六七章
本文为 控制论 第一部分笔记
第五章 计算机与神经系统
这部分维纳表现出了其广泛渊博的学识
前三分之二包含了一些数电、离散数学的内容,大部分信息相关的工科学生显然都是学过的,然后最重点的这部分
维纳认为计算机要拥有比较高级的人类特征,也就是学习能力,考虑了两个概念
- 观念的联合
- 条件反射
观念来自于英国的经验主义学派哲学传统。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约翰洛克 贝克莱 还有怀疑论的巅峰 大卫休谟
著名的休谟第一问题
因果律的前提是什么?或者说,什么东西担保了因果律?
这一问题曾经让人类知识的大厦几乎崩塌,休谟的推论是那么的有道理,太阳照在石头上,今天发热,明天就发热吗?
热造成分子运动,今天运动,明天就运动,就温度升高吗?
经验主义学派的哲学家认为心灵内容由观念构成,单纯观念本身和心灵分开,两者是粉笔字和黑板的关系,但观念是动态的,可以自己通过“活动”联系在一起。
这显然是很唯心的,观念精神这一类的意识,本质依赖于被感知的东西和感知这些东西的主体,也就是人,而不能凭空存在。好像观念可以超脱人而存在,如果认同这一概念,那就没得谈了,这是第一性原理的问题。
后面维纳也举了信息传递的一些有趣的例子,例如在人体里电信号快 而精准 化学信号 慢 但是AOE
比如在矿区,人们通过电话进行交流,但危险一旦发射,则通过打破硫醇,散发臭气,促使大家润。现在可能有更好的手段把吧。
最后,维纳以实践家的身份,说了计算机在解PDE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出了一些非常有高度的原则
“在計算机的机械結构或电结构中,有几个原则应当加以考虑-个原則是,有些比较常用到的机器,象加法机或乘法机,应当装配成只活合某一特定用途的相对标准化的形式;那些不常用到的机器则应当在要用到它时,由一些也能用到其他目的的元件来湊成,与此密切有关的另一个原则是,在这些通用的机构中,各个部件应当根据它的通用性来得到利用,不应当把它們固定地和其他装置特定地联采起来,机器中应当有一部象自动电話交换台那样的装置,能狗自动寻找空着的租成部件和各种连接器,并且在需要它們的时候将它們接通,这样,就会大大避免由于机器中大量元件不經常使用而产生的很大浪费,因为这些元件只能在用到整个机器时才用得上,我們将看到,这个原则对我們考虑神系統的运輸閱题(traffic problems)和过载是很重要的
最后要指出的一点是,一个巨大的针算机,无論是机械装置形式的,或电装置形式的,或是大脑本身,都要浪费掉大量功率,所有这些功率都破废弃掉了,幷且都逸散为热,从大脑中流出的血液,要比进入大脑的血液温度高几分之几度,没有任何一种针算机的能量消耗接近大脑这样經济的程度了,在Eniac或Edvac这类大的計算机中,真空管灯消耗的能量是以千耻针的,如果没有适当的通风和冷却设备,针算机就要出現一种和机械上发热病相当的状态,直到机器的参数由于热度而发生根本的改变,以致停止运轉,但是,机器每个操作的能量消耗还是小得几乎可以不针,些至不能成为机器运轉的有效度量,机械大脑不能象初期唯物論者所主张的“如同肝脏分泌胆汁”那样分泌出思想来,也不能认为它象肌肉发出动作那样能以能量的形式发出思想来,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这一点的唯物論,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
”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这显然是需要批判的,信息就是物质,它可以是不同的物质,可以是可见烽火,可以是不可见的电磁波,它不能不是物质,但信息本身能够作为信息,有赖于能够理解其含义的发送者或者接收者,不管是不是人。
信息首先是物质,但成为信息需要条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第六章 完形与普遍观念
第六章和第七章都是些心理学、神经科学相关的知识,没有什么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