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Transformer vs. Diffusion:谁将主宰通用视频生成与世界模型的未来?

探讨 Sora 背后的技术革命,以及为何新一代架构指明了通向 AI 世界的道路。


引言:一场静悄悄的技术范式转移

2024 年初,OpenAI 发布的 Sora 模型震惊了世界。它生成的视频不仅时长、清晰度惊人,更在于其对物理世界细腻的理解和惊人的一致性。许多人将其归功于 Diffusion(扩散模型)的胜利,但业内专家清楚地知道,这背后是一场深刻的技术架构范式转移:从以 U-Net 为核心的经典 Diffusion 架构,转向了以 Transformer 为核心的新一代 Diffusion 架构

本文将深入对比这两种技术路径,探讨为何 Transformer 正在成为通往通用视频生成和世界模型的更优道路。


一、核心概念厘清:两种架构是什么?

在深入对比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讨论的对象。

1. 经典 Diffusion 架构 (U-Net Based)

这是我们过去几年在文生图(如 Stable Diffusion)、文生视频(如 Runway Gen-2)领域最常见的技术。它的核心是一个 U-Net 网络——一种编码器-解码器结构,通过跳跃连接保留细节。它的任务是迭代地对噪声数据进行“去噪”,最终生成清晰的图像或视频帧。

特点:专为图像生成设计,强依赖于卷积操作。

2. 新一代 Transformer 架构 (DiT Based)

这是 Sora 所采用的核心技术,通常被称为 Diffusion Transformer (DiT)。它做了一個大膽的取捨:完全摒弃了 U-Net,而是将噪声化的输入数据打成 Patch(图像/视频块),连同时间步、条件提示等信息一起,输入一个标准的 Transformer 模型(包含自注意力层和前馈网络)来预测噪声。

特点:将视觉生成问题转化为类似 NLP 的序列建模问题。


二、技术全方位对比

下表从多个关键维度对两种架构进行了直观对比:

对比维度经典 Diffusion (U-Net based)新一代 Transformer (DiT based)对通用视频生成与世界模型的意义
核心网络卷积U-NetTransformer根本性差异,决定了模型能力上限
归纳偏置局部性、平移不变性。擅长处理图像像素间的局部空间关系。全局性、可缩放性。自注意力机制天然建模全局和长程依赖关系。Transformer 在理解视频的全局时空语义、长序列依赖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可缩放性 (Scalability)较差。U-Net 的深度和宽度增加带来的性能提升有瓶颈。极强。遵循“Scaling Law”。模型参数量、训练数据量、计算资源的增加能带来稳定且可预测的性能提升。这是通向通用化的关键。Sora 的成功证明了,只要大力出奇迹,用 Transformer 架构堆数据和算力,就能涌现出前所未有的能力。
处理长序列/视频吃力。通常需要分别在帧内(空间)和帧间(时间)设计复杂的注意力或卷积模块,结构复杂。天然优势。将视频视为时空补丁(Spacetime Patches)的序列,与处理文本 token 序列没有本质区别。可以统一处理不同时长、分辨率、宽高比的视频。实现了视频生成的“大一统”。这是构建世界模型的基础,因为真实世界的事件是多尺度、可变长度的。
泛化与组合性较弱。生成的视频容易出现帧间闪烁、物体形态不稳定,难以保持长程一致性。极强。得益于全局注意力,能更好地保持主体的一致性、理解复杂的时空指令(如“摄像机环绕拍摄”),并组合不同概念生成全新的场景。世界模型的核心要求:理解物理规则、保持对象持久性、支持逻辑组合。Transformer 架构更接近这个目标。
训练效率相对较高。U-Net 的卷积计算效率高,但对于长视频需要复杂的工程优化。较低。自注意力机制的计算复杂度是序列长度的平方,但对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友好。为了最终的能力,牺牲训练效率是值得的。硬件的发展(更快的GPU/TPU)也在弥补这一劣势。
目前代表模型Stable Diffusion Video, Runway Gen-2, PikaOpenAI SoraSora 展示的质量和对物理世界的理解能力,远超之前的任何模型。

三、深入解读:为何 Transformer 是更优路径?

1. 通向通用视频生成:统一性 (Unification)

经典 Diffusion 模型通常为固定的分辨率、时长和宽高比进行训练,泛化能力受限。而 Transformer 架构通过将视频 Token化 为时空补丁,可以处理可变分辨率、可变时长、可变宽高比的输入和输出。

这种灵活性是“通用”视频生成的前提。Sora 能够生成从宽屏电影到手机竖屏视频的各种内容,正是这种统一性的体现。 它不再是一个为特定任务定制的工具,而是一个通用的视觉内容生成基础。

2. 通向世界模型:涌现 (Emergence) 与组合性 (Compositionality)

世界模型需要对物理世界有深刻的理解,例如:

  • 对象持久性:一个物体在被遮挡后再次出现应该保持不变。

  • 三维几何一致性:从不同角度生成同一个场景。

  • 因果关系:理解“因为A,所以B”的事件逻辑。

  • U-Net 架构:其卷积的局部性使得它难以在长视频中维持全局一致性,容易“遗忘”或“扭曲”之前帧的信息。它更像是一个强大的“模式补全器”,而非“世界模拟器”。

  • Transformer 架构

    • 全局注意力:允许视频中任何位置的补丁与任何其他位置的补丁进行交互。这意味着模型可以在第一帧就“看到”最后一帧,从而规划中间的内容,保持物体的持久性和状态。
    • 涌现能力:当 Transformer 模型被 scaled up 到足够大时,会涌现出令人惊讶的能力。Sora 能模拟出粗糙的物理规则(如镜头撞击后的破碎)、数字世界(Minecraft)以及情感表达,这些能力并非被明确编程,而是从海量数据中学习到的统计规律,这种规律无限接近真实的物理规律
    • 组合性:Transformer 在 NLP 中已展现出强大的组合能力(例如理解“骑着马的宇航员”)。在视频生成中,这种能力表现为将文本描述中的不同概念、动作和场景流畅地组合成一个连贯的、符合逻辑的视频序列。

四、结论与展望

领域正在从专门化的、基于U-Net的Diffusion模型转向统一化的、基于Transformer的Diffusion模型。这类似于 NLP 领域从 RNN/CNN 转向 Transformer 的范式迁移。

  • 经典 Diffusion 架构:并未过时,它在特定、可控的视频生成任务(如图生视频、视频编辑)上因其效率和高成熟度,仍会有一席之地。它是一个强大的“专家”系统。
  • 新一代 Transformer 架构:是通向通用视频生成和世界模型的更有潜力的路径。它的可缩放性和对长序列、全局关系的强大建模能力,使其能够通过 Scaling 来不断逼近对物理世界的模拟。Sora 是第一个强有力的证明。

未来的发展将集中于:

  1. 更高效的 Transformer:降低其计算复杂度,例如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如 Mamba)、混合专家(MoE)等。
  2. 更好的 Tokenization:如何更有效地将视觉信息离散化或转化为 token。
  3. 与多模态的深度融合:将文本、图像、视频、音频、深度信息等统一 token化,训练真正的多模态基础模型。
  4. 从生成到推理:如何让这些模型不仅生成视频,还能进行因果推理、预测和决策,这才是世界模型的终极目标。

简而言之,Transformer架构以其卓越的扩展性和全局建模能力,正在为通用视频生成和世界模型奠定新的、更坚实的技术基础。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起点,未来的发展无疑将更加令人兴奋。


文章转载自:

http://CYI2GKIN.jwcmq.cn
http://UALpDrUK.jwcmq.cn
http://icGVTa7H.jwcmq.cn
http://DpzRNcOU.jwcmq.cn
http://rXxUvyK3.jwcmq.cn
http://PxY2oFKG.jwcmq.cn
http://MK48rfKP.jwcmq.cn
http://I3voQxmm.jwcmq.cn
http://XX8Gx0it.jwcmq.cn
http://q5NZKChY.jwcmq.cn
http://THv3E8iS.jwcmq.cn
http://06TkkM6V.jwcmq.cn
http://apYtP7Fs.jwcmq.cn
http://hjJb1IGH.jwcmq.cn
http://qkqvfB63.jwcmq.cn
http://l68eY3jS.jwcmq.cn
http://rSbZtMHf.jwcmq.cn
http://Ep3dEtXx.jwcmq.cn
http://R18yV5pZ.jwcmq.cn
http://RKvOr0R7.jwcmq.cn
http://PT9DbLCI.jwcmq.cn
http://BD6SVwjb.jwcmq.cn
http://aV29STqG.jwcmq.cn
http://JsT67uKd.jwcmq.cn
http://EtKgWfYs.jwcmq.cn
http://4MhxBc7q.jwcmq.cn
http://AjJcfjUo.jwcmq.cn
http://TjgFxznl.jwcmq.cn
http://AVs7MwYU.jwcmq.cn
http://d0aPttAL.jwcmq.cn
http://www.dtcms.com/a/376442.html

相关文章:

  • 存储卷配额管理针对海外VPS容器环境的实施流程
  • 前端开发中常见英文缩写及其全称
  • Linux第十五讲:Socket编程UDP
  • Electron 高级 UI:集成 React 或 Vue.js
  • CKAD-CN考试之路----10
  • Linux嵌入式自学笔记(基于野火EBF6ULL):1.配置环境
  • 2025【1460天】网络工程师经验之道
  • 图解设计模式【3】
  • java 将pdf转图片
  • ES(springcloud笔记第五期)
  • Day40 Web服务器原理与C语言实现:从HTTP协议到静态资源服务
  • 利用FFmpeg自动批量处理m4s文件
  • [iOS] ViewController 的生命周期
  • MySQL 核心文件解析:从配置到存储的 “说明书 + 记录仪” 系统
  • 一文了解大模型压缩与部署
  • Jenkins 构建 Node 项目报错解析与解决——pnpm lockfile 问题实战
  • Wazuh 研究记录 | 开源XDR | 安全基线检测
  • 配电网故障诊断与自愈控制工具的智慧能源开源了
  • [邮件服务器core] 安全通信(SSL/TLS) | OpenSSL库管理 | 服务端安全SECURITY.md
  • Workers API 实战教程:45 秒完成 CI/CD 云函数部署
  • MySQL收集processlist记录的shell工具mysql_collect_processlist
  • 计算机毕业设计 基于Hadoop的健康饮食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ava 大数据毕业设计 Hadoop毕业设计选题【附源码+文档报告+安装调试】
  • 【nginx基础】Nginx安装指南:CentOS 7.9源码编译安装Nginx 1.28.0完整指南
  • ShardingJDBC实战指南
  • 数据库--MySQL数据管理
  • Java全栈学习笔记33
  • 网络学习笔记
  • GitHub每日最火火火项目(9.10)
  • 基于stm32的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家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 基于PyQt5和阿里云TTS的语音合成应用开发实战[附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