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E录取率上升,中国申请者却减少!除了成绩,这点成关键胜负手
> 论坛上哀鸿遍野,4个A*被拒、笔试不及格、PS不够出色……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录取机制看似“玄学”,背后却是一场精确计算的实力博弈。
“等了快半年,结果一句‘笔试不行’就被打发了”、“手握4个A*申请管理学,因为PS不行被拒”、“3A*2A的大神,只换来一句‘没有竞争力’的评价”。每年申请季,LSE的申请者们总能在论坛上留下无数“惨案”记录。
然而数据显示,中国学生对LSE的申请量已经连续三年下降,从四千四百多份一路降到了三千八百多份。更令人惊讶的是,申请人数减少后,中国学生的Offer率反而从11%涨到了14%。
01 录取现状:看似“玄学”录取,实则有规律可循
LSE作为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之一,在社会科学与商科领域的地位无可争议。2025年,LSE公布了最新的本科申请数据:收到总计28,239份申请,发放了4,612个offer,整体录取率约为16.3%。
从专业竞争强度来看,经济学(BSc in Economics)以3731份申请位居榜首,法律(LLB in Laws)以2964份申请紧随其后,会计与金融(BSc in Accounting and Finance)和管理学(BSc in Management)分别收到2283和2123份申请。
02 成绩门槛:A*AA只是起步,实际竞争远超官方要求
2025年,LSE悄然更新了入学要求。数据科学、数学、统计学与商业和精算学这三个热门专业的A-Level成绩要求从AAA提升到了A*AA。
IB成绩要求保持不变,仍为37-38分。其中高等科目要求766分,“数学:分析与方法”需达到7分。
官网标注的A*AA-AAB只是最低门槛,成功录取者的实际成绩普遍远高于此。一位拿到LSE经济专业offer的同学递交了4个A的成绩,其中数学是实考A,高数、物理、经济全是预估A*。
03 笔试要求:TMUA成为关键筛选器
2025年申请季最大的变化之一是笔试要求的加强。数据科学、精算、数学统计与商业等专业新增了TMUA笔试要求。
经济专业从鼓励参加TMUA变为强制要求所有申请者参加。这一变化使得TMUA成绩成为筛选申请者的重要指标。
成功申请者的TMUA成绩普遍出色。一位被数学与数据科学专业录取的同学,TMUA拿到了8.9分的逆天高分。优异的笔试表现极大增加了获得offer的可能性。
04 个人陈述:没有面试的申请中,PS成为决定性因素
LSE的申请流程中没有面试环节,因此个人陈述(PS)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招生官只能通过PS来了解申请者的学术兴趣、个人特质和与专业的匹配度。
即使是成绩极其优秀的申请者,也可能因为PS不够出色而被拒。有申请者手握4个A*申请管理学,最终却因为“PS不行”被拒。
成功的PS需要展现对专业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对于法律专业申请者,需要展示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和语言理解能力。
05 替代路径:高考+AST模式正成为新选择
不想走A-Level路线的学生,现在可以通过“高考+AST”方式申请LSE。LSE接受中国高考成绩结合AST成绩的申请方式。
高考成绩需要达到本省前10%水平(约600分/750分制)。AST成绩与A-Level等级对应(A=210分,A*=250分)。例如,金融数学专业要求A*AA,对应AST总分需达到710分(数学250+其他两科各230)。
语言要求方面,需要雅思总分7.0且单项不低于7.0,或托福总分100(写作27+,其他单项24+),且必须一次考试达标。
06 中国学生: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整体申请量下降,但中国学生的录取率却在上升。中国内地的申请总量为3822份,发放的offer有554个,录取率约为14.5%。
不同专业的录取难度差异明显。深受中国学生喜爱的数学与经济专业,仅录取了9人,竞争强度可想而知。
真正背景匹配、目标坚定的申请者,反而在这个“隐性红利期”更容易脱颖而出。随着申请总量下降,那些精心准备、全方位提升的申请者获得了更大优势。
TMUA笔试成绩8.9、四个A*预估、精心打磨的PS——这些看似超出常规申请要求的元素,正在成为真正决定成败的关键胜负手。
随着英国高校对国际学生的管理日趋严格,那些真正以学习为目的、经过精心准备的申请者,将更受名校青睐。
LSE毕业生在投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顶尖律所等领域备受青睐。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达£52,000,政治经济学毕业生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年薪超过£48,000。
你有信心成为下一个成功闯入LSE的申请者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申请经历!